陳燕
(江蘇省啟東市新安小學,江蘇南通 226200)
淺談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有效的合作學習
陳燕
(江蘇省啟東市新安小學,江蘇南通 226200)
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在課上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qū)崿F(xiàn)以“優(yōu)”帶“莠”,“優(yōu)”“莠”互補,能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如何實現(xiàn)低年級數(shù)學的有效合作學習,筆者從淡化分工、自主探索、明確方法、恰當評價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淡化分工;自主探索;明確方法;恰當評價
新課標指出:“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小組合作,能凝聚學生的智慧,促進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xiàn)一加一大于二。面對面地合作交流、實踐、操作,更加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何實現(xiàn)低年級數(shù)學的有效合作學習,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想法。
合理分工能收獲高效的合作學習,但過早地給低年級孩子定位組內(nèi)角色,雖然能讓他們把單一的任務完成得更出色,卻無疑讓他們失去了更多發(fā)展的可能性。雖然班級中孩子的智力水平、綜合能力有一定差異,但在低年級,學生的差異并不大,過分強調(diào)差異,給學生貼上優(yōu)劣標簽,只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熱情。所以,低年級的分工,我覺得應以輪流為原則,讓每個孩子又能當組長,又能做組員,既可以做記錄員,又有機會代表小組去發(fā)言展示。教師要做的不是發(fā)掘能人,而是耐心地培養(yǎng)能人。
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看似是一種集體行為,實則與個體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密不可分,它們之間是一種辯證關系。學生要有效地參與討論合作,首先要有自己的認知,而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是無法由小組合作替代的,只有學生有充分的獨立思考作為前提,在小組交流時才能形成思維的碰撞。
例如,教學《9加幾》這一課時,在出示問題“還有多少瓶汽水”后,我并沒有急著組織小組討論,而是引導學生:“你們先自己思考一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碑攲W生有了想法,紛紛舉起小手,急切地想闡述自己想法時,我才將他們引入小組合作交流中去:“同學們,把你的想法告訴小組內(nèi)的其他成員。”在有序而熱烈的交流中,每個小組都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如接數(shù)法、點數(shù)法、湊十法……像這樣建立在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基礎上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建構知識,提升能力。
《新教材》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睂W生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圍繞學生展開,為學生的精彩表現(xiàn)提供展示的舞臺。所以,教師要預設好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活動彰顯生命力。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钡湍昙壍暮⒆又挥衅甙藲q,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如果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chuàng)設情境,就會激起孩子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統(tǒng)計》時,我把課設計成由一個故事引入:熊大過生日。伴隨著《生日快樂歌》,大屏幕上出現(xiàn)了情境圖:熊大戴著生日帽在森林里過生日,小動物們紛紛送來了生日禮物。教師提問:“你能幫熊大統(tǒng)計收到了多少禮物嗎?”隨著問題的引入,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了學習的情境中。在隨后的小組合作、展示交流中,孩子們利用統(tǒng)計的方法:數(shù)一數(shù),分一分,排一排,利用新知識幫熊大解決了問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分享學習的樂趣。
攻克教學的重難點、攻克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是組織小組合作的最佳時機。但在低年級,小組合作還起著另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小小平臺,讓學生通過這個平臺鍛煉自我,找到自信。
低年級的孩子學習熱情高,展示自我是他們獲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徑,但課堂時間有限,在全班面前展示的機會少之又少,于是,小組合作成了孩子展示自我的一個重要平臺。教師應巧抓時機,開展小組合作,滿足每個孩子的展示欲望。
例如:二年級上冊《有趣的七巧板》。當學生發(fā)揮想象拼出了美麗的圖案后,每個學生都想著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輪不到的孩子也許會失落半天。這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孩子們,把你的作品在小組里展示一下,記得配上有自己特色的介紹。”于是,每個孩子都積極投入,臉上洋溢著快樂和滿足。這一刻,他們一定深深地喜歡數(shù)學。
淡化分工,讓孩子們實踐組內(nèi)各個角色;自主探索,為小組合作打好基礎;明確方法,指引孩子們更好地實踐合作;恰當評價,讓合作帶給孩子們信心與快樂。
[1]陳麗.如何讓數(shù)學教學有效地回歸生活[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2).
陳燕,1982年生,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數(shù)學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