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桃溪中學 殷 敏
?
巧設(shè)問題,激發(fā)探討
——談初中歷史的問題式教學策略
●江蘇省宜興市桃溪中學 殷 敏
問題式教學就是教師結(jié)合課堂教學設(shè)計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帶動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問題作為教學引線。針對歷史科目具有系統(tǒng)性、時間性的特點,初中歷史教學中應(yīng)用問題式教學策略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啟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維,讓學生愿意走近歷史,樂于探究歷史。在教學實施中,教師要注意明確問題設(shè)計的目的以及貼合學生的思維認知。
興趣是知識的引路者,初中歷史教學由于是學生接觸系統(tǒng)歷史的初始階段,因此,興趣引導尤為重要。教師在問題式教學中引入學生關(guān)注的興趣性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主動參與到問題的了解和探討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18課《三國鼎立》時,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資訊作為問題設(shè)計要點。課堂的開始,我對學生發(fā)問:“同學們,近來熱播的《新三國》不少同學都看了吧?你們喜歡劇中的哪個人物呢?對三國的歷史都有什么了解呢?”這個問題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yīng)。有的同學說:“我喜歡呂布,他很帥啊,武功也好?!庇械恼f:“我喜歡諸葛亮,因為他的計謀很厲害?!边€有的同學說:“三國出了很多人才,三分天下各有優(yōu)勢。”一番討論中,學生的注意力都成功地投入到課堂主題。興趣往往來自于學生的娛樂、休閑空間,在實施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興趣指向?qū)W生的心理認知范圍,不能偏移課堂主題。
在歷史問題式教學方式中引入探究性思路,將會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更具條理性,同時也能使學生養(yǎng)成探究精神。
1.注意安排層次,體現(xiàn)主題連續(xù)性。
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的探究性問題設(shè)計,能夠在歷史教學中,串聯(lián)學生的思維,杜絕分散記憶,而多個問題的組合更要保持連續(xù)有序,讓學生的思維能夠統(tǒng)一而清晰。在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4課《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教學中,筆者就利用探究式問題的設(shè)置調(diào)動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習了基本知識點后,我首先提出了“科舉制度于哪個朝代誕生,于哪個朝代完善”的回顧式問題。學生們很輕松給出了“隋、唐”的答案。接著我又請學生對“科舉制度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科舉制度下人才選拔的特點是什么”進行了闡述。隨著問題的深入,學生們也越來越專注。在課堂知識復習到一段落后,我又提出了新問題:科舉制度與歷史上過去的官員選舉制度相比有什么本質(zhì)性的不同?它的正負面影響分別都有哪些?問題不但涉及了當前知識,還聯(lián)系了過去所學進行類比。這次學生們沒有馬上回答出,于是,我給予他們充分的思考時間,同時也提醒學生:“聯(lián)系相關(guān),從各階層的利益變化分析入手。”很快,學生們就給出了正確答案。整個課堂中,學生們都被這些具有梯次效果的問題牢牢吸引著,思維也得以有效發(fā)散,在探究分析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牢固了,思考方式也變得更加理性。
2.注重問題深度,突出歷史學習的意義。
許多教師在問題式教學的過程中,著重點放在知識點的強調(diào)和記憶,忽略了歷史探究的深層次內(nèi)涵。探究性問題設(shè)計,不僅能夠?qū)⒅R點融會貫通,更容易引申出學習歷史的意義,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升華到知識與精神的雙重吸收。例如,在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6課《血肉筑長城》的學習中,就著重展示了問題的深度設(shè)計。簡潔的導入后,我給予學生十分鐘的自學時間,在這中間,我讓學生們帶著這幾個問題進行自學:抗戰(zhàn)爆發(fā)后第一次取勝的戰(zhàn)役是什么?抗戰(zhàn)以來我國取得的最重大勝利又是什么?我國抗戰(zhàn)能夠獲得最后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十分鐘后,學生們給出了準確的答案,尤其是第三個問題,答案角度非常廣。有人說是因為我黨我軍策略得當,有人說是因為我軍戰(zhàn)士不畏犧牲的精神,還有人說是因為日軍士氣不振。我對學生們的靈活思維進行了肯定,同時正式進入課題:“同學們說的各方面原因都是成就我軍取得重大勝利的因素,但是最關(guān)鍵的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堅忍不拔,以血肉之軀捍衛(wèi)國土的精神,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意義,要不忘國恥,銘記危難中的中華民族之魂?!蓖ㄟ^上升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問題引導,學生們的愛國情緒高漲,在我展示抗日戰(zhàn)爭期間珍貴的影像和照片的時候,甚至還有同學忍不住流下了熱淚。
在教學中引入情境創(chuàng)設(shè),是新課程提出的創(chuàng)新性導課方式,問題式教學尤其需要這樣的教學思路。在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1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的教學中,進行了這樣的安排。基本知識的學習結(jié)束后,我提出:“同學們,經(jīng)過剛才的學習大家對宋朝的人文、風貌也有了自己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以這個問題來檢驗大家的記憶,擴展大家的想象力,問題就是:假如我在宋朝,我看見了什么?”這個新鮮的問題很快將大家?guī)肓饲榫持?,我鼓勵學生們把自己想象成宋朝的一名普通百姓,將知識點帶入自己的所看所聞。學生們非常踴躍,有人說:“我看見了精美的瓷器,特別是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美輪美奐?!币灿腥苏f:“天晚了,我就走到瓦子里去,我看見有人說書、有人賣藝,還有歌舞表演?!边€有人說:“我看見街上的人們在使用交子。”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從住宅到服裝,從官民階級區(qū)別到社會文化風氣,都沒有遺漏。我只是進行了簡單的情境問題導入,學生們就能夠靈活展開思維能動性和豐富的想象力,這說明情境問題的創(chuàng)設(shè)最大限度地契合了學生的心理接受度,對學生的思維整合形成自然的推動力。
初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是比較明確的,要讓學生認識歷史、熟悉歷史、走進歷史,在這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強硬式的灌輸手段,為此,問題式教學方式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方向。這其中的關(guān)鍵一定離不開“巧設(shè)”二字,既是教學切入點,又是教學要求,在合理的教學時間提出合理的教學問題,能夠觸動學生勇于探尋分析問題,慣于展開交流探討,使學習歷史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