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前移
(安徽工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古今互鑒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教學原則釋論
方前移
(安徽工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是以闡述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實際為基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學和科研相互為用的兩種職能,堅持歷史與現(xiàn)實互相借鑒的原則,突出為時代服務的功能,避免教材文本的限制,注重教案與時俱進的撰寫,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古今;互鑒;教學原則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是全國大學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該課程雖然不同于高校歷史專業(yè)的中國歷史課,但不能否認,兩者之間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聯(lián)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與其他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區(qū)別,也主要在于通過對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革命、建設等歷史進程的事實闡述,來達到讓大學生們了解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1840年以來的近現(xiàn)代歷史離我們距離最近,近現(xiàn)代歷史對我們當下的中國影響最深。同時歷史具有綜合的豐富外延和進程持續(xù)的特點,我們可以把過去發(fā)生的一切,稱之為歷史??梢园讶祟惛鞣N活動持續(xù)的過程,稱之為歷史。從歷史時間的順序來說,今天發(fā)生的是當代史。從歷史時間的逆序來說,過去發(fā)生的也是當代史。在歷史的學習中,我們強調史學的借鑒作用,讀史可以明智。強調前事不忘、后世之師,以史為鑒,共創(chuàng)未來。實際上,對于歷史,我們每個人只是存在著接近真實歷史的程度不同,而無法還原歷史本真。因此,為了更加接近真實的歷史,今天的我們需要逆向思考,以今天的當代歷史去挖掘過去的歷史,現(xiàn)代與過去互動,這樣會極大地發(fā)揮出《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的理論教育功能。
就該門課程教學要求而言,一方面由于授課時間的限制,一方面為了起到引領的目的,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科書。作為教學用書,在編寫過程中,必須要對影響中國近現(xiàn)代的重要歷史進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作出一般展現(xiàn)。因而難以顧及到與初中、高中“中國歷史”課的內容重復問題。沙健孫作為該教材編寫組的首席專家,也提醒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把握的原則之一,就是要避免與中學內容過多重復的講述。[1]
因此,在大學課堂授課中,更主要是要求高校老師依據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加強教學的針對性,開闊歷史視野,注意收集和運用綜合性的歷史資料和典型性的歷史資料,盡可能讓歷史事實來說話,[2]來高屋建瓴地宏觀解讀教科書大綱的邏輯內容。
教材編寫組顯然重視這種追求,因此該教科書自2007年第1版以來,到2015年已先后修訂出版6次。并在每章之后,安排了與時俱進的“必讀文獻”和“延伸閱讀文獻”環(huán)節(jié),以增加對歷史與現(xiàn)實互相借鑒作用的發(fā)揮。我們授課教師,也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因時而新,因事而興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善于發(fā)揮以史為鑒作用,也善于從當前的現(xiàn)實考慮,去歷史的故紙堆中尋求珍寶,發(fā)揮以今為鑒的作用,從而古為今用,今為古用,最終達到更好地為現(xiàn)實服務的目的,來統(tǒng)一學生的認識,從而形成統(tǒng)一的價值觀,形成合力。
我們可依據《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教科書內容,試舉具體案例進行分析。
教科書第一章以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為主線。第一節(jié)是資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內容。帝國主義通過軍事侵略侵占中國領土。通過經濟掠奪,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在講述該章節(jié)內容時,我們完全可以結合當下中國的現(xiàn)實進行分析。例如,在領土的侵占中,除了教科書中沙皇俄國攫取的領土之外,我們完全可以增加近代英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造成現(xiàn)在中印兩國之間的領土邊界爭端,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主權爭端問題。借機向大學生闡述如果沒有近代中國的落后,就很難有上述的現(xiàn)實問題。過去落后挨打歷史依然給當代中國造成歷史負擔。在經濟掠奪中,我們可以結合當前我國城市的主動開放,中國加入WTO組織,來與過去歷史比較分析。例如,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種劃分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從此以后,中國進入了不平等條約制度的約束藩籬之中,中國失去了主權獨立。在這樣前提下,列強強迫中國將地理位置優(yōu)越、各地區(qū)域經濟中心的沿海、沿江、沿邊城鎮(zhèn)開辟為通商口岸,雖然促進了中外貿易交流的繁榮,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現(xiàn)代中國城市的格局,但是列強出發(fā)點是利用各地口岸作為路徑網點,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實現(xiàn)高額利潤。今天依然矗立的匯豐、怡和、美孚這樣的西方企業(yè)財團發(fā)展歷史,離不開對近代中國市場的掠奪。為了侵入廣闊的中國市場,自1842年《南京條約》至1858年《天津條約》,西方列強最終完成迫使中國實行5%的進出口稅和2.5%的子口稅的對外貿易關稅政策的工作,是當時世界上最低關稅稅率。在其后約每隔十年的時間,西方諸國總是按照有利于己的原則,要求中國政府修訂相關商約條款,但在南京國民政府之前,從不接受中國政府主要根據物價、匯率變動,要求提高稅率的訴求。關稅自主權,是國家重要的經濟主權,沒有關稅自主權,自然無法保護本國幼稚的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就這一點而言,比不平等政治條約要求賠款給近代中國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中,教師在授課中,完全可以與當下中國開放和貿易政策相比,分析我們開放的自主權,以及在WTO貿易談判中,我們堅持發(fā)展中國家身份的重要意義。幫助大學生們理解在形式類似的表象下,卻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關鍵在于國家主權的獨立與否。因此,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自然成為近代中華民族最主要的歷史任務。
在對第三節(jié)反侵略戰(zhàn)爭失敗及其原因分析時,我們以當下中國的和平共處的五項外交原則來反推清朝統(tǒng)治者的迂腐、閉塞。清中期以來,統(tǒng)治者仍然長期沉迷于萬邦來賀的“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無法認識到中國正處于“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困境之中,從乾隆朝的英國馬嘎爾尼使團,嘉慶朝的亞美士德使團來華,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咸豐皇帝為拒絕外國在北京設立公使館,愿意以增加賠款數額、允許鴉片貿易合法化作為交換條件,這樣的歷史事實說明,在清朝統(tǒng)治者看來,外交禮節(jié)、設立使館均關乎天朝的權威,自然是國家重視的大事,自然不能無原則地讓步??梢娊y(tǒng)治者的迂腐、閉塞。
教科書的第二章是以中國人民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為主線。第二節(jié)安排洋務運動的內容,教師在講授該內容時,不僅可以著眼于世界歷史的視野,將同時期開展的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比較分析,也可以有歷史縱深的考量,將洋務運動與當下的國有企業(yè)改革進行比較分析。在西方列強的威脅之下,東亞的中國、日本同時進行圖強運動,兩國利用國家資本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并沒有明顯區(qū)別,關鍵在于日本注重向西方列強學習先進企業(yè)管理技術,運用于國家企業(yè)之中。在國有企業(yè)壯大之后,傾向于轉讓給民營資本經營,從而產生了今天依然雄立的三井、三菱這樣的跨國財團。而清朝的洋務企業(yè),官員是企業(yè)的管理者,不僅本身缺乏稀缺的管理資源要素,而且任人唯親、裙帶關系濃厚,衙門作風盛行。最終甲午海戰(zhàn)較量,中國戰(zhàn)敗。同時,可以借鑒洋務企業(yè)失敗的教訓,對當下國有企業(yè)改革提出建議。例如,官員與企業(yè)管理者身份必須分離,注重吸收民營資本的優(yōu)勢,等等。
教科書的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是該門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教科書在“導言”部分就明確指出,該門課程教學必須達到以下目的與要求:了解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苦難,了解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要求教師必須緊密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的歷史實際,通過對有關歷史進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主題、主線和主流、本質,懂得珍惜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歷史。[3]2-3抗日戰(zhàn)爭當然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之一。這場中日兩國之間的戰(zhàn)爭是不堪回首的慘痛歷史,也是當前國際秩序的客觀基礎。中國人民取得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奠定了戰(zhàn)后的國際新秩序。當前中日兩國人民對這場戰(zhàn)爭的認識、反思,形成的世界觀,也直接影響著未來的兩國關系。因此教師在講述該章內容時,不僅要講清這段歷史事實,而且必須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從未來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宏觀視角,縱橫捭闔地運用史料闡述我們堅定的原則立場。
“二戰(zhàn)”結束之后,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日本社會右傾勢力興起,也影響著教科書的編寫,出現(xiàn)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的歷史觀。對此,1982年,以鄧小平同志為首的中國政府明確日本承認侵略是處理中日關系的重要原則。近年來,安倍晉三執(zhí)政的日本政府動作不斷,為這場反人道的侵略戰(zhàn)爭翻案,嚴重威脅著亞洲、世界的和平。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2014年9月3日,習近平同志《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更是完整地闡述了我國政府的一貫立場。習近平同志說,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建立和發(fā)展中日關系的重要政治基礎。習近平同志說,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等對日本戰(zhàn)犯的審判,這些審判的正義性質不可動搖、不容挑戰(zhàn)。我們將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堅決維護戰(zhàn)后國際秩序,決不允許否認和歪曲侵略歷史,決不允許軍國主義卷土重來,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今天,日本一些政治組織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認日軍侵略的野蠻罪行,依然在執(zhí)意參拜雙手沾滿鮮血的戰(zhàn)犯亡靈,依然在發(fā)表美化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統(tǒng)治的言論,依然在藐視歷史事實和國際正義,依然在挑戰(zhàn)人類良知。[4]
習近平同志義正詞嚴的講話,闡明了中國人民對這場戰(zhàn)爭的原則立場,和維護世界和平和國際正義的義務。因此,在該章講述時,教師必須對當前日本國內存在的美化侵略戰(zhàn)爭和殖民統(tǒng)治的右傾勢力進行分析,對諸如“不平等條約也要遵守,因為體現(xiàn)的是契約精神”“南京大屠殺是虛構的,從軍慰安婦是商業(yè)性質”“侵華戰(zhàn)爭是解放中國,不是侵略中國”等謬論進行駁斥。同時,大學教師與中學教師相比,科學研究是必須承擔的另一項重要職能,教師應該依據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教學與研究互用,幫助學生拓寬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例如,2006年10月,中日兩國政府為了解決兩國教科書對中日戰(zhàn)爭認識分歧問題,成立了中日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共同研究于2009年12月結束,2010年1月共同發(fā)表報告書。但兩國在戰(zhàn)爭中諸如盧溝橋事件、南京大屠殺、滿洲國等系列問題上分歧依然嚴重。教師在闡述這些分歧之外,還應該運用理論素養(yǎng)幫助學生對這種分歧進行理性分析。例如,可以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已故學者步平,作為這次共同研究委員會的中方首席專家,長期對中日戰(zhàn)爭及戰(zhàn)后評價進行深入研究,提出應該從政治層面、民眾層面、學術層面認識這種分歧的原因。[5]我想,教師通過對典型事件,這樣抽絲剝繭般的分析,一定能夠引領大學生拓寬視野,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形成正確的歷史世界觀。
歷史學家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因為對于人類個體來說,受時空限制,我們對于所處的當下社會也知之有限;對于過去的歷史,我們只能借助閱讀歷史文本,去加強了解,因而只能盡量接近歷史,而無法觸及歷史本真。同時,歷史是持續(xù)的過程,在幾千年的中國文明歷史中,近代百年更是歷史的片段,雖然發(fā)生歷史上未曾經歷的變局,但是近現(xiàn)代仍然是離我們當下最近的歷史。因此無論是作為研究者、還是高校教師,在歷史研究和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都必須融匯貫通,上下為用,前后互鑒,站在人類大歷史的高度,對當下和過去歷史的兩個樣本進行靈活運用,以縮短與歷史本真的距離,并帶動學生走進歷史,從而達到更好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
[1]沙健孫.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材的解讀[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2).
[2]沙健孫.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若干問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9).
[3]本書編寫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2015年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4.
[5]步平.中日歷史問題的對話空間——關于中日歷史共同研究的思考[J].世界歷史,2011(6).
TeachingPrinciplesoftheOutlineofChineseModernHistory
Fang Qianyi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China)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College teachers have to give full play to function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They should break out o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textbook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mutual learning; teaching principles
G642
:A
(責任編輯:宋瑞斌)
1672-6758(2017)09-0005-4
方前移,博士, 副教授,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ClassNo.:G642DocumentM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