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華
【摘要】高職英語教學要以學生就業(yè)為導向,要以實際應用為目的。本文通過從市場人才需求、高職英語現(xiàn)狀分析等方面,闡述了如何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采取的措施及策略。
【關(guān)鍵詞】高職學生 英語閱讀 能力培養(yǎng)
一、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師要明確高職英語教學是培養(yǎng)具有生產(chǎn)、管理、技術(shù)、服務等領(lǐng)域的“實用性英語人才”,在教學中必須堅持貫徹“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方針,要把教學定位在“為專業(yè)服務”、“為就業(yè)服務”這一根本上。有了明確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時才能做到精心設置、因材施教、服務學生、對癥下藥。
二、要準確把握學生現(xiàn)狀及需求,加強基礎知識訓練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困難和問題,了解學生學習新知識會出現(xiàn)哪些困難,去真正地了解學生,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課堂上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傳授,從詞匯、語法、語句等入手,通過大量的基礎知識訓練,幫助學生獲取新知識。
三、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教師要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就要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zhì)量,要使課堂的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動向,不斷改變教學方法,采取各種生動、有趣、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知識、學會思考、學會拓展、學會創(chuàng)新,提高他們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要堅持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采取靈活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學中注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提倡以教師的“教”為主轉(zhuǎn)向以學生的“學”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給學生更多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教學中,教師既要調(diào)動個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要督促小組組員之間的合作,使學生成為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學習群體,讓學生自覺地把“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
五、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程度,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指導,因材施教,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為此我們應做到:
1.學生分層次。根據(jù)對學生的摸底考試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由于不同層次班級的學生在心理、智力、基礎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因此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學生分層不應是固定的,而是隨著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及時調(diào)整。
2.教學目標分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不同層次教學的階段學習后,要分別達到高職高專英語能力考試的不同級別的考核標準。
3.教學內(nèi)容分層次。各層次的班級采用不同層次的教材,其教學目的、要求、內(nèi)容等都有不同層次的要求,通過分層次教學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的最終預期效果,使各個層次水平的學生英語閱讀都得到提高。
六、要擴大學生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強化學生閱讀量和閱讀速度
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強化閱讀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對英語有更好的理解,才能掌握文意,能夠抓住重點。詞匯量的掌握直接決定著閱讀效果。因此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指導,幫助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
七、要在教學中注重英美文化知識的滲透
英語教學不單純是語言知識的傳授,而且是文化知識的傳播,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進行相應文化的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多講一些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介紹英語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情習俗和有關(guān)文學常識等,給學生播放有關(guān)教學視頻片,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多的了解英語,更加喜歡英語,從而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閱讀策略的指導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著力幫助學生分析語言材料,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敖虒W策略”是指教師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解決行為方式。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多多加強學習方法和閱讀策略的指導。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做到應讓學生掌握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點、理解文章中的具體信息、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生詞意思、根據(jù)上下文作出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作者的見解和態(tài)度等,從而對文章內(nèi)容作出結(jié)論,快速查找相關(guān)核心信息。我們應重視傳授語篇教學法所倡導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針對不同的閱讀目的培養(yǎng)不同的快速閱讀技能,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水平。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完成語篇信息的收集。要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淺出地、逐步地教給學生最基本的、適合他們個體閱讀需要的好的學習方法。朗讀是提高閱讀的重要方法,課堂上可以采取教師范讀,學生自讀、互讀、分組讀、集體讀和分角色讀等,使學生在互讀中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體悟內(nèi)容,理解大意,這非常有助于形成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