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濱州市鄒平縣黃山實驗小學 王金姝
讓民族器樂在校園內遍地開花
山東濱州市鄒平縣黃山實驗小學 王金姝
在小學階段進行民俗器樂的教學,需要建立準確的課程理解,在實踐中遵循精挑練習曲、教師有效示范、多種練習方式結合,并有效展示等。通過努力成果反思民俗器樂教學,可以尋找到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有效途徑。
小學音樂 民俗器樂 課程開發(fā) 課程實施
2011年版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強調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可以讓學生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國民族器樂音樂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如何在新時期祖國未來接班人身上弘揚民族音樂,傳承優(yōu)秀音樂文化呢?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提倡大課堂、中課堂、小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其中,中課堂指的是在學校課外音樂活動中,通過舉辦民族音樂知識講座、傳統(tǒng)文化講座、民族音樂欣賞會、讓學生親身參加民族音樂興趣小組等活動,使民族音樂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領域;小課堂,指的是在音樂教育的各種類型的民族音樂課程內容的教學中,注意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傳統(tǒng)音樂水平?;诖?,我校以中課堂和小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從最初的民樂隊發(fā)展到具有自己特色的琴韻齋民樂課程,從摸索到探索課程設置的科學化、個性化,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器樂的學習容易枯燥、單調,特別是對于小學生更是如此,基于此,我們進行了如下努力。
首先,我們精心挑選練習曲,不斷增強學生學習民樂的興趣。挑選那些學生熟悉的、節(jié)奏歡快活潑的,對它們進行簡單的變奏,成為器樂學習的啟蒙曲。比如《閃爍的小星》,我們是這樣變奏的:二胡作為樂隊的主奏樂器演奏主題旋律,彈撥樂進行了前八后十六的加花伴奏111笛子則運用吹奏技巧進行這樣的變奏1 1 11 5 5,這樣從一開始就把演奏樂器與表現(xiàn)音樂相結合,既克服了音階練習的枯燥,又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課程開發(fā)和實施中,一定要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因為學生們很少能親眼見到民族樂器演奏,如果我們能給他們現(xiàn)場示范演奏,不僅能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感信任感,還能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我們民樂課程的三位輔導老師李霞老師、石叢叢老師和我,經(jīng)常針對學生的難點進行輔導,或在課間休息時,給學生示范演奏一曲。這樣既能給學生提供更為直接的示范演奏,感染學生,又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民樂的熱情和興趣。
第三,我們在練習過程中主要采用分組練習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不同樂器的練習方法不同,所以在練習時我們把隊員按樂器的不同分為二胡、彈撥和笛子三個組,在同一小組里又采用以老隊員帶新隊員的方法,以便隊員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為了降低難度,練習開始時,我要求學生分樂段練習,遇到難的樂句,老師范奏后學生還要反復練習。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我巡視檢查,逐個輔導,看他的姿勢、音準、節(jié)奏是否正確,仔細聆聽學生的演奏,及時做出評價和指導。練習的后階段,我們注重學生演奏情感地表現(xiàn),讓學生把自己對樂曲的理解融入演奏。通過有目的的反復練習,學生的演奏水平明顯提高。
最后,搭建課堂展示的平臺。例如,在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小青蛙》一課中,為了加深學生對我國民族樂器二胡的了解,我讓民樂選修課程學習二胡的同學現(xiàn)場演奏一曲,這樣既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又能吸引全班同學的眼球,加深對二胡的認識,激起學習的興趣。再者,這部分同學在課堂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同時也為我們吸納新學員打下基礎,加深了全體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
經(jīng)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我們民樂課程取得了豐碩的成績,多次參加市、縣級的各種演出活動。2012年參加鄒平縣中小學器樂大賽,獲得一等獎,同年,在濱州市中小學器樂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3年鄒平縣慶六一文藝會演中,我們作為開場節(jié)目的演出,后來,我們又排練了大型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在開發(fā)民樂課程的過程中,筆者有很深的體會:學校民樂藝術教育對于有效推進我國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樣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校本課程為載體,推進小學民樂藝術教育可以以其獨特的內容和形式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勇往直前,塑造學生完美的音樂素養(yǎng),幫助學生建立審美觀念,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其高雅的情趣,讓學生追求一種高尚的境界。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研究和堅持下去,在學校中形成一種濃厚的藝術氣息,就能夠讓民族音樂藝術教育在學校遍地開花。
[1]吳雅詩.民族器樂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時代教育,2016(20).
[2]潘潔.讓中國民族器樂走進校園[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