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摘 要:在現階段,教師對于自身的定位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通過分析問題及原因,結合社會和自身的期望和要求,教師對自我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重新定位,有助于幼兒及教師自身的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集體活動;教師角色;角色定位;正確定位
幼兒的集體教學,是幼兒通過游戲、活動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情感體驗以及技能習得的過程。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在社會期望和自我期望中,教師如何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對于教學活動有重大的影響。
一、集體活動中的教師角色定位問題
集體教學是幼兒學習和體驗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幼兒教師在集體活動教學中對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現偏差,導致集體教學活動的效果不能達到預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教學活動內容與幼兒興趣間不同
在集體活動的設計上,教師對于活動選擇的內容會側重于讓幼兒學習到生活的技能以及情感的體驗,然而有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與活動的內容不相同,教師在活動前準備得不充分,顧及不到幼兒的興趣所在。
(二)集體活動內容不夠創(chuàng)新
教師設計的集體教學活動不夠新穎,只是在許多原本已有的教學活動教案上進行修改,使教學活動不能夠較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在《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及《指南》的要求下,教師應該作為課程的開發(fā)者、創(chuàng)新者,而不僅是作為傳授經驗、知識者。教師應該在已有的教學活動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達到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效果。
(三)教師在教學后反思不夠
有些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結束后,沒有對于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接下來組織的活動中,容易重復出現相似的問題。
二、幼兒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角色的正確定位
(一)幼兒體驗的提供者
教師在集體活動中應該擔任幼兒活動體驗的提供者,為幼兒提供體驗的環(huán)境、材料,甚至是幼兒良好的情緒條件,注重幼兒內在的體驗以及對于活動中的探究,而不是活動中的領導者。
(二)幼兒情緒的調節(jié)者
幼兒的情緒具有多樣性、短暫性,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容易與他人發(fā)生摩擦,或者在活動的過程中遇到挫折都會引發(fā)幼兒的情緒轉變。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要對幼兒的情緒具有敏感性,并作出及時的回應,引導幼兒進行情緒的調節(jié),并以較為良好的情緒重新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去。
(三)幼兒興趣的激發(fā)者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當幼兒表現出對其活動不感興趣或者獨自在一旁轉移注意力時,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啟發(fā)幼兒,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例如,一次戶外的集體教學“量一量”活動中,有些幼兒關注到操場邊上的大蝸牛,立刻轉移了注意力,這時教師及時引導幼兒開展了關于蝸牛的談話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初步了解了蝸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老師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也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
(四)集體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者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過程中,集體活動的教學設計是教師的日常工作,在每次進行活動后,教師應當進行適當的總結,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把預設課程和生成課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五)資源的利用者
在多媒體、資源信息發(fā)達的當今社會,教師要學會多方利用資源,無論是教學的內容,還是教學的形式,都可以充分利用與借鑒。例如,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有助于促進幼兒感知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資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家長、社區(qū)是幼兒園的合作伙伴,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學會充分地利用社區(qū)和家長資源為教學服務。
三、幼兒教師正確定位的有效途徑
(一)尋找社會期望與自身的平衡點
教師在社會期望與要求下會有一定的壓力,影響到教師角色的定位。因此,教師要多方了解社會對于幼兒教師的要求,并結合自身的能力與不足,在其中尋找適合自身發(fā)展的學習模式,既符合社會要求與期望,又能有效地促進自身的發(fā)展,不被職業(yè)的壓力所迫而被動學習與發(fā)展。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
教學觀念指導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對于自身的教師角色定位。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樹立良好的教學觀念,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教學實踐積累和自身學習相結合的基礎上,提高教學技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互動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
教師在集體活動教學中,要對幼兒的情緒有敏感性,對幼兒的行為要及時作出回應,積極地與幼兒進行交流,用言語肯定幼兒的行為,和幼兒積極互動,使幼兒表達欲望得到滿足,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使幼兒逐漸把握活動的內容,主動地去探索、體驗,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四)與家長積極溝通,促進家園合作
與家長的溝通技巧也是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幼兒的發(fā)展,一方面是在幼兒園中習得,同時也是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與家長積極溝通,有助于幼兒發(fā)展的一致性、持久性。與家長積極交流,使家長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念,有助于緩解教師的壓力,形成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參考文獻:
[1]馮莉莉.生成性教學中的教師角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王冬梅.論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