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先利
教學設想
在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大家都喜歡欣賞美。可以說“優(yōu)美”這詞本身就給人以美感。人們領會、欣賞美的過程就是一種審美活動。而“美”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依托一定的事物而存在,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藝術,或寄托于人的心靈。因此,人們的審美活動離不開具體的事物。反過來說,人們在遇到美的事物時,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審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些審美活動是人類社會文明的象征。
因此,審美對每一個人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席勒說:“從感覺的被動狀態(tài)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動狀態(tài)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通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tài)才能實現;……總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徑是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笨梢?,審美活動是促使人性獲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對于學生來說,培養(yǎng)正確的美學觀念,學會如何欣賞美是很重要的。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在于教學程序的流暢,學生語文知識的擴展,學生閱讀語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學生心靈得以陶冶或震撼。文學作品對人的感染作用是舉世公認的。因此,筆者就嘗試用遲子建的《傷懷之美》來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進行審美教學。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感情是詩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動力之一?!保▌e林斯基)我們常常能從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濃厚的情感?!逗商猎律分凶髡叩母星槭禽^為含蓄復雜的,具有一種含蓄之美。它就像一根系住風箏的線,并不很明顯,但始終存在;有時夾雜在寫景中,有時直接閃現。一會兒是淡淡的喜,一會兒是淡淡的愁。一種想擺脫而有無法擺脫的痛苦困擾著他。他把這種感情用語言傳送給我們,今天就讓我們用前天剛剛賞析過的遲子建的《傷懷之美》來解讀《荷塘月色》中的傷懷之美吧。
二、授之以魚。
1.回憶“傷懷之美”的特征。
明確:①人與自然(或“人、情、景”)融為一體;②景物是美的,情調是憂傷的;③突然降臨,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種宗教情懷,神圣不可侵犯。
2.學生一起背誦在必修一學過的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明確:《始得西山宴游記》具有明確的憂傷之美。
3.師生一起分析歸納出:
①人與自然(或“人、情、景”)融為一體——柳宗元在西山“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②景物是美的,情調是憂傷的——“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和“恒惴栗”。突然降臨,不期而遇——“始指異之”。
③具有一種宗教情懷,神圣不可侵犯——對“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作的佛教和道教解讀。
這就是用遲子建的《傷懷之美》來示范解讀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從而對學生授之以魚。
三、授之以漁。
學生在《荷塘月色》中尋找“傷懷之美”
1.人與自然(或“人、情、景”)融為一體。
明確:
人:朱自清(查找作者相關資料及1927年的時代背景)
情:頗不寧靜(家)——求寧靜(小路)——得寧靜(荷塘)
——出寧靜(家)
景:荷塘之美(第4段)——月色之美(第5段)——周圍環(huán)境(第6段)
討論:人是如何與自然融為一體的?
第4段:人在美景之外,為漸入無我之境鋪墊。
第5段:情融化在月色里,已入無我之境。
第6段:陶醉是短暫的,已經有“我”來關注周圍環(huán)境了,漸出無我之境,入了有我之境。
2.景物是優(yōu)美的,情調是憂傷的。
賞析景物的憂傷之美
引導學生分析第4段的最后一句。荷葉田,滿遮荷面,塘水看不到;作者卻斷定那葉下的水”脈脈”有情,視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還可以啟發(fā)他們從”視覺——嗅覺——聽覺”這一角度來欣賞作者怎樣描寫荷塘,進而還能回扣一個問題:第4段是”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實際上是”情景交融”的問題)。
3.突然降臨,不期而遇。
“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這一句為下文憂傷之美的突然降臨張本。至“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一句時“憂傷之美”已經結束了。憂傷之美的短暫、不可多得及突然降臨,不期而遇由此可見。
4.有一種宗教情懷,神圣不可侵犯。
回顧:《傷懷之美》中遲子建說:“年齡的增長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為的一個可怕過程”的理由是什么?
明確:①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的喧囂會干擾人用心去感悟、體會自然之美,人會逐漸變得世俗或庸碌;②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逐漸失去對“傷懷之美”的敏感。討論: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否認為自己年齡的增長加深了自身庸碌行為?
明確:“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幾句中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結合課文分析作者認為的自身庸碌行為。
5.舉一反三。
結合用《憂傷之美》對《始得西山宴游記》和《荷塘月色》的解讀方法,學生任選一篇課內、課外的抒情詩文,來對其進行解讀和歸納。讓學生感知藝術的美感是相通的。
教學反思
《荷塘月色》是現代散文名篇,自走上講臺以來,已經記不清教過、復習過、聽評過這一課多少次了。所以,今年再備《荷塘月色》時,總不甘心按走過若干遍的套路去教授,卻又為求突破而不得苦惱著。
一次周測,學生做了一篇閱讀理解,文章是遲子建的《傷懷之美》,講授完這篇文章再坐下來備課時,忽然想到:“要是用傷懷之美來解讀荷塘月色會怎么樣呢?”欣喜之余,開始查閱資料、分析貫通、歸納總結,就有了這篇小文。
用《傷懷之美》教授《荷塘月色》時,聽著學生熱烈的爭論,看著他們爭先恐后的舉手,我知道:一顆探究的種子播下了。這種新穎的視角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傷懷之美》深奧抽象(對高一學生而言),用《荷塘月色》這篇感性的文章來感知,傷懷之美才落于實處?!逗商猎律穬?yōu)美含蓄,用《傷懷之美》來解讀,學生才真正理解那種淡淡的憂傷到底來自何處。至本課教授結束,有學生提出這樣的感受:很多名篇都有“傷懷之美”的烙印,像《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匆匆》《綠》等。學生們的這一發(fā)現讓我驚喜萬分,就讓其他學生繼續(xù)舉證,學生很快就找出像陶淵明的《飲酒》、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一大堆詩詞歌賦,越舉證,學生越趣味盎然。最后,我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樣的一句話來收束全課:詩人只有在憂傷的時候才是詩人,詩人在快樂的時候就已經皈依為凡人了。
這一課,我真切的感受到三點:
1.教學相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一定可以不斷形成正能量,促進師生共同提高。
2.任何一篇課文,總能找到一種師生理解的契合點(就是教學的切入點)來打開局面。
3.融會貫通的重要性。學生以學為主,教師不學無以為師,老師的知識是活水,才能對學生這杯水進行注入,從而達到溢出、流動,最終形成一道勢不可擋的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