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托馬斯·庫恩的真理觀評析

2017-03-08 11:38宋志潤
關鍵詞:庫恩范式信念

宋志潤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托馬斯·庫恩的真理觀評析

宋志潤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31)

真或真理問題是哲學的核心問題,庫恩反對符合論真理觀,早期對真理持消極態(tài)度。庫恩主張科學理論是一種解謎的智力工具,提出知識發(fā)展與生物進化之間的類比,科學理論的發(fā)展并不是越來越逼近真理。評價一個科學理論的最終標準是其解謎能力。在晚年,庫恩基于詞匯系統(tǒng)提出一種新的真理理論??梢哉J為庫恩的真理觀是融貫論和實用論的結合。

庫恩;真理;智力工具;詞匯系統(tǒng)

作為哲學研究的核心問題,關于“真”(truth)的探討①關于真與真理的關系,陳波(1996)做過深入討論。為方便論述,本文統(tǒng)一稱有關“真”的理論為真理理論。歷來受到哲學家的廣泛重視。自塔斯基提出真的語義學理論以來,真理理論主要的主要形態(tài)可歸為兩類,即收縮論(deflationary theory)和膨脹論(inflationary theory)。收縮論包括冗余論(redundancy theory)和極小論(minimalist theory)等;膨脹論則包括符合論(correspondence theory)、融貫論(coherence theory)、實用論(pragmatic theory)以及近年興起的語境論(contextual theory)等。托馬斯·庫恩對真理符合論持反對態(tài)度,在其學術生涯后期,庫恩基于詞匯系統(tǒng)(lexicon)②Lexicon,中文一般譯為“詞典”,語言學中應用為多,意思與dictionary沒有多少差異,不過該詞似更專業(yè)一點,多指希臘、希伯來、或阿拉伯的詞典,也用于人、語言、知識分科等的特殊詞匯和專門詞匯。在庫恩思想的語境里,該詞用來描述詞項與詞項、詞項與對象之間形成的整體關系,故本文參考王新力(2004),以“詞匯系統(tǒng)”譯之。lexicon是描述世界的先決條件,而“詞典”一詞因人們?nèi)粘J褂蒙远?,給人的直觀感覺是純語言的,而且有一種詞匯按字母順序排列的印象,因而似未能更有效反映lexicon中詞匯與世界、詞匯之間的一種內(nèi)在的結構性關系?;蛟~匯分類學提出一種新的真理理論,筆者認為庫恩這種觀點融合了實用論和融貫論的特點,頗具特色,值得玩味。

一、科學發(fā)展并非逼近真理

庫恩1962年出版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以下簡稱《結構》)是20世紀最具影響的學術著作之一,該書討論科學和科學理論,但很少涉及到真理,如庫恩自言,“現(xiàn)在我們該注意到,直到前兩頁為止,‘真理’一詞在本書中只在引自弗蘭西斯培根的一句話中出現(xiàn)過。即使在前兩頁中出現(xiàn),它也只是作為科學家的一個信念的來源?!盵1]153(庫恩顯然弄錯了,《結構》第八、十二、十三章都出現(xiàn)過“真理”一詞)庫恩對真理持如此態(tài)度與當時的公認觀點即符合論真理觀有關。

庫恩研究科學革命的結構,認為科學發(fā)展包括常規(guī)研究階段和革命性選擇階段,科學發(fā)展無需一個設定好的目標,達爾文進化論表明生物進化適者生存,并不朝向某個目標有目的地進化,科學發(fā)展也類似,“我們可能不得不拋棄這么一種不管是明確還是含糊的想法:范式的轉變使科學家和向他們學習的人越來越接近真理?!盵1]153庫恩反對當時占主流地位(主要是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累積進步發(fā)展觀。庫恩認為,所謂常規(guī)科學是在范式支配下進行的解謎研究,是一種范式支配下的掃尾工作。在現(xiàn)有范式遭遇反常,反常不斷積累而導致科學危機并發(fā)生科學革命,新的范式形成,進而形成新的常規(guī)科學。范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只要范式提供的工具能繼續(xù)表現(xiàn)出有能力解決它所規(guī)定的問題,通過有信心地使用這些工具,科學就能得到最快和最深入的發(fā)展?!盵1]70科學理論是一種解謎工具,在通過科學革命實現(xiàn)范式轉換的過程中,科學家解決謎題的工具得以更換,變得更加有效。

庫恩在《哥白尼革命》(1950)中在談到牛頓對哥白尼宇宙結構給出的機械論解釋時說,“最近兩個半世紀已經(jīng)證明,這場革命中形成的宇宙概念,是一個遠比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宇宙有用得多的智力工具?!盵2]257在庫恩看來,盡管哥白尼和牛頓的成就是永久性的,但是使這些成就成為可能的基本概念卻并非不可變,雖然“由于牛頓的概念為大量信息提供了一種經(jīng)濟的總結,它們還在使用。但是,它們越來越只是因其經(jīng)濟性而被使用,就像古代的兩球宇宙被現(xiàn)代的航海家和測量員使用一樣。它們對幫助記憶仍然有用處,但已經(jīng)不再對未知事物提供可靠的引導?!盵2]257科學理論作為一種概念圖式,沒有什么永恒的體系,一切都會隨著人認知視野的拓展而發(fā)生改變。作為一種工具,每個時代的概念圖式都有相似的經(jīng)濟性的表現(xiàn),用庫恩話說就是“為大量的重要觀察材料提供了一個簡明的總結”[2]37,可以積累起眾多有關自然的詳盡信息,以簡潔的方式(也即規(guī)律)記錄之??茖W的發(fā)展過程有積累(常規(guī)科學階段),也有因突變(科學革命)而重新積累,科學理論不斷給人以新的經(jīng)濟性的智力工具來標記自然和解釋自然,以及利用自然來滿足人的需要,給人以便利。

科學理論是智力工具,其發(fā)展并非在不斷逼近真理,“我們可能不得不拋棄這么一種不管是明確還是含糊的想法:范式的轉變使科學家和向他們學習的人越來越接近真理?!緯枋龅陌l(fā)展過程是對一個從原始開端出發(fā)的演化過程,其各個相繼階段的特征是對自然界的理解越來越詳盡,越來越精致。但是這一進化過程不朝向任何目標?!盵1]153庫恩認為我們可以把科學看作是從某一時刻科學共同體的知識狀態(tài)出發(fā)的演化過程,“如果我們能夠學會用‘按我們確實知道的去演進’取代‘我們希望知道的去演進’,許多令人煩惱的問題就會在這過程中消失?!盵1]153這里所謂“按我們確實知道的”,指我們目前已經(jīng)取得的能夠解決目前問題的認識,“我們希望知道的”,指自然的真相,或者真理。筆者贊同庫恩的觀點,人類知識的發(fā)展,就是不斷把我們的認識概念之網(wǎng)結構化、具體化、信息化,并通過科學的內(nèi)部沖突,選擇出科學活動最適宜的路徑,通過積累和更替的過程,形成越來越更嚴密的概念網(wǎng),來解決各種問題。這與生物進化非常類似,生物進化論表明,生物進化不是一個有目的的過程,而是有機體在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之中選擇和適應的過程??茖W發(fā)展也不是要朝向真理。利茲大學的梅內(nèi)爾(H. Meynell)不同意庫恩關于學知識發(fā)展與生物進化的類比,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調(diào)制(concoct)有關的理論,通過尋找目前可以得到的此類證實或否證這些理論的證據(jù),而越來越逼近地發(fā)現(xiàn)過去實際上發(fā)生了什么,這是毫無疑問的,否認這一點是荒謬的。既然在歷史理論和考古學理論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探詢過去得到真理,那在物理和化學方面研究世界過去和現(xiàn)在的結構方面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艿玫秸胬砟??”[3]梅內(nèi)爾主張科學研究有其不斷逼近的真理,但是忽略了庫恩提出理論所依據(jù)的豐富科學史案例;退一步講正如休謨所指出的,即便過去的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了真理,也并不能保證未來我們一定能發(fā)現(xiàn)真理。由于基本立場的差異,梅內(nèi)爾很難真正把握庫恩思想,某種意義上這也印證了庫恩關于范式不可通約的思想。

二、科學理論的評價:實用合理性

科學合理性問題歷來是科學哲學研究的重點,從《哥白尼革命》、《結構》等文獻來看,庫恩這個時期持一種實用合理性立場。庫恩在《結構》中提出科學理論評價標準內(nèi)在于范式的主張(這實質上已經(jīng)具有融貫論特征),認為不存在一種中立的評價程序和規(guī)則。新舊范式之評價,其指標主要是解題能力,甚至包括美感甚至說服的技巧。庫恩進一步提出一些次級標準,包括精確性、一致性、廣泛性、簡單性和有效性,它們“是評價一個理論是否充分的標準準則。……當科學家必須在已有理論與后起競爭者之間進行選擇時,這五種特征具有關鍵作用。它們連同其他類似的特征,提供了理論則的全部共同基礎?!盵4]316不過,這些標準并不具有規(guī)定或強制性,科學家在選擇過程中對不同準則有不同程度的偏愛,一些標準之間甚至互相抵牾,“科學家如果必須在兩種相互競爭的理論中選擇一種,即使兩個人都采用同一張選擇準則表,仍然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盵4]318另外的因素則與選擇者的個人特征有關,比如學術地位、從業(yè)時間、哲學觀念、性格等,“每個人在相互競爭的理論之間進行選擇,都取決于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混合,或者說共有準則和個人準則的混合?!盵4]319庫恩訴諸學術地位、個性等因素無疑會妨害其論證的嚴肅性,解題能力這個標準是重要的,屬于工具主義,這是在科學史上分判理論的一個重要指標。

科學理論不是因為它逼近了真理而為人所接受,新范式戰(zhàn)勝舊范式要經(jīng)歷艱難的過程,“一個范式真的要勝利,它必須得到最初的一批支持者,這些人會去發(fā)展它以期能產(chǎn)生和增殖有力的論據(jù),……科學家是理性的人,他們中的大部分最終會為這個或那個論證所說服?!盵1]143在得到一些支持者的響應之后,在發(fā)展出新的論證過程中,逐漸會有更多的科學家發(fā)生轉變,對范式的研究力度加大,有關該范式的實驗、儀器、論文和著作都成倍地增加,吸引了越來越廣泛的注意,新范式深入人心,直到最后只剩下極少數(shù)的死硬派未改變。哥白尼日心說剛剛提出時,其精確度遠不如托勒密體系,但是個別天文學家出于個人直覺到的美感或適宜感選擇了它,以其進行觀察和研究,最終到18世紀完全轉變,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而這個時候,哥白尼體系除了其基本的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等,其他已經(jīng)與其最初的形式已經(jīng)大相徑庭了。

庫恩認為,雖然范式產(chǎn)生之初,科學家因不同的個人因素接受新范式,但長期來看,理論的效力最終會在解謎能力上表現(xiàn)出來。“對一個科學團體的大部分成員來說,居主導地位的標準,仍然是那種業(yè)已證明的確立和解決自然界提出的謎題的能力?!盵1]184解謎能力的評價包括:預言的精確性,特別是定量的精確性;解決不同種類問題的數(shù)量等。庫恩以學科演化樹為例,現(xiàn)代各門學科像樹由樹根、樹干、樹枝到樹梢那樣不可逆地生長,各門學科內(nèi)部也一樣。不同的理論根據(jù)其與起點的距離,可以就上述的標準進行評價其解謎能力,后期的科學理論在一個較前期更為寬廣的范圍內(nèi)發(fā)展和應用,表現(xiàn)出了更好的解謎能力,“這并非一個相對主義的立場,在它所顯示的意義上,我是一個科學進步的真正信仰者”。[1]184

庫恩反對真理符合論,否認科學理論的發(fā)展是不斷逼近真理,主張科學理論是智力工具,并以范式的解謎能力作為范式評價的最終指標,實際上是從實用合理性角度出發(fā)。就科學合理性觀點而言,庫恩主張的是實用合理性而非真理合理性。庫恩確實在《結構》中較多地談到范式產(chǎn)生之初難以有決定性的判斷依據(jù),認為科學家選擇范式類似于宗教皈依或改宗,而對于范式的解謎能力沒有多加強調(diào),這招致許多批評,與其在《結構》中的論述也有一定責任。

三、基于詞匯系統(tǒng)的真理理論

1980年代,在完成黑體理論研究項目之后,經(jīng)過多年間反思謝弗勒、奇徹、戴維森、普特南等人對他的批評,庫恩不再滿足于科學理論評價標準的模糊性表述,提出了一個基于詞匯系統(tǒng)的比較性的真評價理論,筆者認為庫恩這個標準融合了實用性和融貫性的特征。

(一)信念與信念的變化

庫恩認為,對于一個科學理論來說,對其進行評估的,不是其與外部實在的符合程度,也不是信念①信念和知識的關系在葛梯爾(Gettier)“確證的真信念是不是知識”發(fā)表以來,受到廣泛的討論,庫恩自然也受到一定影響。本身如何,“要加以評價的是一個特殊的信念-的-變化(change-of-belief)的合意性(desirability)”[5]96,所謂信念變化的合意性,有三個意思:其一是評價的基礎,即提出某個或某些特殊信念之前的知識體狀況,它也是這些信念產(chǎn)生的基礎;其二,評價的焦點是該信念相對于原知識體形成的變化;其三是該變化與依據(jù)原知識體形成的預期是否吻合。在庫恩看來,評價一個科學陳述或理論,不是以一個永恒的阿基米德平臺,而只能從一個具有歷史定位的、因不同時代不同共同體而有不同的阿基米德平臺來進行評價,即某個時期公認的知識體。至于說評價的結果是否合理,與知識體本身是真是假沒有關系。正如歷史學家的研究總是由系列事件的開端,當場發(fā)生的事情的狀態(tài)開始,這構成舞臺背景。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就必須回到該事件發(fā)生的時代,使用當時的詞匯系統(tǒng),陳述當時關于現(xiàn)象的信念,并描述隨時間流逝信念發(fā)生變化,講述信念變化發(fā)生于其中的語境的變化,這也是所謂的信念變化的合意性。歷史學家的任務就是去理解為什么人們會改變那些信念。

信念變化的合理性和信念的合理性二者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科學哲學注重評價信念的合理性,認為中立觀察就是評價信念是否合理的最好證據(jù),可以用來確定要求評價的特定信念、定律或理論的真或成真的概率。庫恩則反對中立觀察,主張觀察滲透理論,不可能存在純粹的觀察。傳統(tǒng)的阿基米德平臺無法為信念的合理評價提供一個充分的基礎。而談論信念的變化,則無須訴諸絕對的中立觀察,而只要所援引的觀察對于做決策的團體成員來說是中立的,或為他們所共有,就行了。因而觀察不再需要獨立于所有的在先信念,而只要獨立于那些作為變化結果的信念即可?!拔词茏兓绊懙哪莻€非常大的信念體提供了一個基礎供我們討論變化的合意性(desirability),至于將來的時間里這些信念的某些或全部會被棄置一旁,這就沒有什么緊要了?!盵5]113基于它就可以對某個共同體當前的信念體中發(fā)生的變化進行理性討論和評價。第二個不同,信念變化只有在一個階段之后進行回溯時才表現(xiàn)出來,其本身變化幅度往往很小,所以對信念變化是否合意進行評價不能在當時,而只能在變化一段時間之后。第三,庫恩認為知識不能直接與現(xiàn)實進行比較,只能進行間接的比較性評價,即以目前被接受的知識體為基礎,用一系列的次級標準如精確性、一致性、可應用性的范圍、簡單性等來評價,一個新的知識體可以更精確、更一致、應用范圍更廣,而無須因其真。

(二)基于詞匯系統(tǒng)的真理理論

1990年10月,庫恩在美國科學哲學聯(lián)合會雙年會議上發(fā)表了以“結構之后的路”為題的講演,提出一種基于詞匯系統(tǒng)的比較性的真評價觀點[5]99:

從那時起,我已經(jīng)逐漸意識到(正在進行重新表述),如果不把陳述說成本身為真或為假的話,我的一些核心觀點可以得到更好得多的表述。這樣對于假定的科學陳述進行評價就應該被看作包含兩個很少分開的部分,其一,確定陳述的狀態(tài):它是否具有真/假?對這個問題,如大家很快就看到的那樣,答案是依賴于詞匯系統(tǒng)的(lexicon-dependent)。其二,假定該陳述具有真值,它是否可以合理地斷定?對這個問題,給定了詞匯系統(tǒng),我們就完全可以借助于常規(guī)的證據(jù)規(guī)則找到答案。

要評價一個陳述有兩個步驟,首先,根據(jù)詞匯系統(tǒng),確定其是否具有真值;如具有真值,它是否可以合理地斷定。所謂確定一個陳述的狀態(tài),就是基于所在語言共同體的詞匯系統(tǒng),是否符合該語言共同體語言游戲的規(guī)則。第二步,基于該語言共同體的詞匯系統(tǒng),根據(jù)一般的證據(jù)規(guī)則判斷這個陳述是否可以成立。例如記錄歷史事件的文獻總是由當時的詞匯系統(tǒng)所決定的,這些文獻對于歷史學家現(xiàn)在的詞匯系統(tǒng)來說,不具有真值。歷史學家要判斷其真假,就必須學習過去的詞匯系統(tǒng)。“真假游戲的規(guī)則對于全人類共同體來說就是普遍的。但是應用這些規(guī)則的結果則因共同體不同而異,具有不同結構的詞匯系統(tǒng)的共同體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可斷言性和證據(jù)對于雙方而言就只在兩個詞匯系統(tǒng)的重疊的區(qū)域(總會有相當多這樣的區(qū)域)起著相同的作用?!盵5]100不同語言共同體的人在對話時,由于不同的詞匯系統(tǒng),即使是由相同的詞語組成的同一個陳述,其意義也會有不同,在一個詞匯系統(tǒng)中,可以確定其真值,在另一個中則不能(王新力稱之為“真值間隔”)。這樣兩個理論不可通約,導致雙方在理解上發(fā)生偏差,使得溝通難以繼續(xù)。詞匯系統(tǒng)為使用它的語言共同體給出了一個通向特定集合的可能世界的概念性路徑,詞匯系統(tǒng)本身沒有真假可言,可以辨認真假的是基于詞匯系統(tǒng)形成的命題。庫恩說,“每一個詞匯系統(tǒng)都使一種相應的生活方式成為可能,在這種生活形式中,命題的真或假都可以斷言,并合理地得到辯護,但是為詞匯系統(tǒng)或詞匯系統(tǒng)的變化進行辯護,則只能是實用主義的?!盵6]330

一個詞匯系統(tǒng)可以描述無數(shù)同系可能世界,“科學進步表現(xiàn)為越來越接近于一個單一世界(實際的或真實)的說明?!盵6]76不同的詞匯系統(tǒng)通達的可能世界也不一樣,科學發(fā)展不僅通過逐漸減少同系的可能世界,而且也會通過改變詞匯系統(tǒng),向另一個詞匯系統(tǒng)所描繪的世界轉變。先前描述可能世界的那些陳述,在以后的科學術語中就不能進行翻譯。要理解那些不可翻譯的陳述,就只有學會它的詞匯系統(tǒng),“對一個陳述的真值進行評價,簡言之,就是一種只能以一個已經(jīng)存在的詞匯系統(tǒng)為依據(jù)才能進行的行動,其結果依賴于詞匯系統(tǒng)?!盵6]77王新力對庫恩關于不同科學理論判斷語句之真的觀點進行了總結,不過他認為“承認彼此交流中使用的語句具有真值是實現(xiàn)任何有效的語言交流之基本要素。若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真值間隔,則任何語言游戲所必須遵守的起碼邏輯規(guī)則就會被打破?!盵7]這種說法值得商榷,無論對什么樣的語言共同體,無論是自然語言,還是科學語言,詞匯系統(tǒng)雖然有所不同,但所遵守的邏輯規(guī)則基本相同。出現(xiàn)真值間隔,并不是邏輯規(guī)則被打破,而是推理所依據(jù)的前提發(fā)生了變化,這前提中,詞匯系統(tǒng)是最為基本的。

庫恩早期對真理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后期他的真理觀念實質上具有實用論和融貫論的特色。一方面,庫恩認為科學理論是以范式為基礎解決謎題的智力工具,否認科學理論的發(fā)展是在不斷逼近真理,在新舊范式的抉擇上主張最終的評價標準在于解謎能力,這無疑是實用論的;另一方面庫恩后期提出以科學共同體共享的詞匯系統(tǒng)為基礎的真理理論,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的標準內(nèi)在于詞匯系統(tǒng),而非外在的以客觀事物狀態(tài)或其關系為標準的,這又具有融貫論色彩。庫恩甚至認為科學研究就是科學共同體依據(jù)詞匯系統(tǒng)進行的語言游戲,科學沒有什么既定的本質模式,因而不存在符合論式的外在于科學共同體的真理??茖W史上不斷發(fā)生的理論更迭,就物理學而言,從亞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頓,再到愛因斯坦的理論,很難說是累積發(fā)展不斷逼近什么真理的結果?!翱茖W發(fā)展必須被看作是一個從后面推動的過程,而不是受到前面拉動的過程——就象生物進化是從過去物種進化而來,而不是向什么物種進化而去?!盵5]96庫恩這個類比確屬精當。無論如何,對于一個理論是否為真進行考察必須涉及到判定標準,這個判定標準最終必定如同生物體適者生存適應環(huán)境那樣適應這個世界,因而是實用主義的。

成素梅、郭貴春主張真理的多元性,他們認為符合論、融貫論、實用論、緊縮論等都沒有跳出真理符合論的思維框架,一方面它們都把真理理解為是科學研究的結果,另一方面都假設科學研究的結果一定是純客觀的,排除了主觀性,然后再為這種純客觀性尋找方法論與認識論根據(jù),“在這點上,培根、笛卡兒、萊布尼茲、穆勒等,與波普爾、庫恩、拉卡托斯、費耶阿本德、勞丹、范·弗拉森等人之間,并沒有本質性的差別,或者說,他們的事業(yè)是相同的,他們都運用著同樣的思維方式,支持著共同的基本假設?!盵8]單就庫恩真理思想而言,此觀點有一定可商榷之處。無論如何,中國社會雖然“祛魅化”程度很高,但科學和真理這二者向來受到國人尊崇,在大多科學工作者那里,亦復如是。庫恩否認“神目觀”的真理,主張科學理論不過是解謎的智力工具,這種關于科學理論和真理的觀點確實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值得我們深思。

[1] 庫恩. 科學革命的結構[M]. 金吾倫,胡新和,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庫恩. 哥白尼革命[M]. 吳國盛,張東林,李立,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 Meynell H. Science, the Truth, and Thomas Kuhn [J]. Mind, New Series, 1975, 84(333): 79-93.

[4] 庫恩. 必要的張力[M]. 紀樹立,范岱年,羅慧生,譯.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5] KUHN. Road Since Structur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6] Horwich P. World Chanes [M]. Cambridge : The MIT Press, 1993.

[7] 王新力. 語言分類系統(tǒng)、真值間隔和不可通約性[J]. 世界哲學,2004(5):41-57.

[8] 成素梅,郭貴春. 語境論的真理觀[J]. 哲學研究,2007(5):73-76,128.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omas Kuhn’s View of Truth

SONG Zhiru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The issue of true or truth is a core philosophical problem. Thomas Kuhn, used to hold a negative attitude to the truth, objects to the view of truth of correspondence theory. He maintains that scientific theory is a kind of intellectual tool to do puzzles and rais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eory is analogous to biological evolution. He insis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eory is not more and more nearing the truth and the final standard to evaluate a scientific theory lies in its capability of puzzle-solving. In his later life, Thomas Kuhn puts forward a new theory of truth based on lexical system. It can be assumed that Kuhn’s view of truth is an incorporation of pragmatism and coherence theory.

Thomas Kuhn; Truth; Intellectual Tool; Lexical System

B712.59

A

1674-3555(2017)01-0048-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7.01.00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編輯:朱選華)

2015-10-25

宋志潤(1968- ),男,山西昔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科學哲學,中西哲學比較

猜你喜歡
庫恩范式信念
以寫促讀:構建群文閱讀教學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維
為了信念
孫惠芬鄉(xiāng)土寫作批評的六個范式
發(fā)光的信念
信念
管窺西方“詩辯”發(fā)展史的四次范式轉換
布萊克·庫恩
庫恩集團收購蒙大拿公司
信念的傳承
湘潭市| 大洼县| 海丰县| 衡阳市| 根河市| 古交市| 亚东县| 洛阳市| 神木县| 将乐县| 凤山县| 汉沽区| 平和县| 银川市| 苍山县| 观塘区| 正蓝旗| 明水县| 江源县| 泌阳县| 蚌埠市| 金坛市| 太仆寺旗| 瑞安市| 南乐县| 西贡区| 上饶市| 繁昌县| 台中县| 雷州市| 专栏| 莒南县| 思南县| 柘荣县| 正宁县| 商城县| 河津市| 阿拉善左旗| 千阳县| 青海省|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