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模式研究

2017-03-08 19:41:47李居銘
關鍵詞:政治課文學作品文學

李居銘

(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模式研究

李居銘

(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 徐州 221116)

嵌入理論源自西方新經(jīng)濟社會學的概念。當嵌入理論已經(jīng)發(fā)展一般方法論意義上的工具,可將嵌入理論運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過探究出文學作品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與接受對象的一致性前提,聯(lián)系目前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改革現(xiàn)狀,論證出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模式有著現(xiàn)實必要性、理論可行性與實踐可操性,由此探究將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文學作品;高校思想政治課;嵌入理論

一、引言

(一)嵌入理論

嵌入理論來源于西方新經(jīng)濟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對于“嵌入性”這一概念,一般認為由匈牙利的政治經(jīng)濟學家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首先提出。但是,美國的新經(jīng)濟社會學的代表人物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則被普遍認為是真正將“嵌入理論”進行充分的發(fā)掘與發(fā)展并廣泛應用于新經(jīng)濟社會領域的重要人物。Mark Granovetter在論文《經(jīng)濟行為與社會結構:嵌入性問題》(1985)提出的“嵌入”思想為:“個人和企業(yè)的經(jīng)濟行為受到社會關系和社會結構的影響。而這種社會關系是一種基于信任、文化、聲譽等因素的持續(xù)性社會關系?!盵1]并將其劃分為 “關系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與結構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2]兩類。

如今,嵌入理論已經(jīng)成為具有一般方法論意義的工具,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學科的研究之中。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中,可將文學作品作為嵌入的主體,將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作為嵌入的客體,嵌入的方式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究的路徑設計。但是,這里存在一個前提,也是嵌入的可能性:嵌入的主體與嵌入的客體必須存在著某種共性,即“組織之間不僅具有雙邊關系,而且與第三方有同樣的關系,使得群體間通過第三方進行聯(lián)結,并形成以系統(tǒng)為特征的關聯(lián)結構”。[3]

(二)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前提

首先,文學作品與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存在一致性。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精神層面教育與引導的主要載體,是培育大學生對世界、對人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的重要陣地;文學作品是作者運用藝術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反映現(xiàn)實,從中蘊含著作者的高尚情懷,從而對讀者進行精神層面的改造和引導,“一切藝術,當然也包括文學在內(nèi),它的最基本的推動力,就是改善人生、把人類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種熱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盵4]換言之,二者的根本目標都是影響、培養(yǎng)、改造人的思想和精神。

其次,文學作品與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接受對象均是人,尤其是思想與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的年輕大學生,大學生作為聯(lián)結文學作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第三方”,成為嵌入的聯(lián)結點,并構成了嵌入成立的前提。

二、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的現(xiàn)實必要性

在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思想政治課無疑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真正加強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對大學生的教育效果,促進大學生健康、全面、快樂地成長,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則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指向。在對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改革研究中,利用文學作品探究思政課改革的新模式,既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課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更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長遠需要。

(一)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困境,增強課堂教學吸引力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相對于專業(yè)課來說,沒有真正引起學生的重視、沒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沒有真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導致思政課堂的實效性有待提加強。文學作品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目前高校思政課面臨的困境和難題。首先,文學作品能夠有效地轉(zhuǎn)換思政課話語方式。相對于其他學科特點,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獨特性在于其理論性較強,傳統(tǒng)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在臺上填鴨式的枯燥灌輸,臺下的學生未必能夠真正的接受和消化,呈現(xiàn)出一種“偽在場”的狀態(tài)?!霸诟_的意義上講,大學生主體性‘偽在場’是指大學生雖然人在課堂,但并沒有能夠成為課堂有機組成部分,沒有能夠調(diào)動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去參與教學”[5]。文學作品不僅內(nèi)涵廣泛,還有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多樣的形式,可以將理論性、抽象性強的教材知識,轉(zhuǎn)換成學生喜聞樂見的敘事話語,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文學作品能夠參與思政課教師權威的共建。隨著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一方面,新媒體的開放、虛擬、即時等特征,客觀促進了社會的民主、平等、自由,在這種時代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大學生,大多具有強烈的主體性、關注現(xiàn)實、崇尚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導致傳統(tǒng)教師所具有的獨斷權威;另一方面,新媒體帶來的知識傳播的速度、廣度與深度,慕課等新教學形式的興起,資源共享成為現(xiàn)實,也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所無法比擬的,教師沒有了對知識的壟斷,也就沒有了權威。教師權威的重建,需要構建民主型、開放型的課堂氛圍,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具有在潛移默化中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的獨特功能,利用文學作品以情感人、以理動人的感召性可以有效地參與思政課教師權威的共建。

(二)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大學生對高校思政課的接受與認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問題,進一步落實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說服人、如何提高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度,這也是高校思政課的職責所在。在思政課中嵌入文學作品,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增強課堂教育的實效性。

首先,文學作品中歷史事實的敘述,以事實話語的建構增進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文學的來源并不是憑空而想,反映的正是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或者正在發(fā)生的事,但是要經(jīng)過藝術的處理,不是原封不動的照搬。比如中國文壇在上世紀曾有“左翼文學”、“解放區(qū)文學”等說法,這是具有很強現(xiàn)實性與歷史性的文學作品類型,將這些反映中國革命戰(zhàn)爭歷史的文學作品嵌入到思政課中,以事實話語的建構向大學生說明中國革命道路選擇的正確性和必然性。其次,文學作品中經(jīng)典著作的重讀,以邏輯話語的建構提升大學生的政治認同。鑒于思政課較強的理論性與意識形態(tài)性,可以通過引導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原著的重讀,從邏輯話語建構的角度,提升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理論、道路的認同。最后,文學作品中存在著一些經(jīng)典形象的塑造,以情感話語的建構加深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比如《紅巖》中的江姐、小蘿卜頭等英雄形象的塑造,通過英雄的感召力,以精神與情感的隱形教育與感染,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歷史與事實的認識,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在大是大非的政治問題上堅定立場,最終能夠形成堅定而正確的政治觀。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課堂教學延伸度

一般認為,人文精神“具體包含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行為三個方面,人文知識是基礎,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行為是外顯”[6]。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但是,高校往往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方面知識與技能,存在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傾向,單純以就業(yè)為導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對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強化。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載體,更應成為培育學生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主平臺。文學作品嵌入思政課,更有利于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延伸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尤其是文學經(jīng)典,作為人類幾千年優(yōu)秀文化的積淀和濃縮,成為人文知識的集中顯現(xiàn)。人文知識是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可以利用課堂讓大學生多了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恩格斯對作家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曾評價:“甚至在經(jīng)濟細節(jié)方面(如革命以后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的重新分配)所學到的東西,也要比從當時所有的職業(yè)的歷史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統(tǒng)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其次,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飽含著積極的人文精神。讀者從文學作品中汲取了作者寄托的理想與信念,例如杜甫等人的詩詞體現(xiàn)著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鋼鐵是怎樣練車的》體現(xiàn)著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學生在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中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禮。最后,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在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育中,除了大學生自身內(nèi)部的努力,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通過思政課中融入文學作品的課堂研讀、課后研討等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加強校園文化中人文氛圍的建設。

三、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的理論可行性

在對高校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方法的各項改革中,探索通過文學作品的嵌入以增強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效果,有其合理性與可行性,可利用文學的政治功能、審美意識形態(tài)特性和作品類型進行具體分析。

(一)文學的政治功能與高校思想政治課的一致性

文學的政治功能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文學的位置,在上層建筑中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意識形態(tài)對人類的思想和心靈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因此,在以往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文學總是充當時代的號角,“在社會變革和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文化轉(zhuǎn)型的重要時刻,往往充當著先導性角色,預告、召喚并促成政治、文化變革的到來?!盵7]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使文藝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

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這一點上,文學的政治功能與高校的思想政治課這二者無疑具有一致性??梢岳梦膶W的政治功能,通過思政課堂上文學作品的嵌入,引導大學生提升政治信念、政治情感與政治認同,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

(二)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與高校思政課的差異性

總體來看,文學屬于一般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文學更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這是文學區(qū)別于其他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特性。因為在表現(xiàn)意識形態(tài)時,文學常常用審美的方式,這是人所易于、樂于接受的。因此,有利用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將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政課,有利于加強課堂效果。首先,文學作品和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同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都是從思想上教育人、引導人、培育人,做“人”的工作。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重理論、重抽象,加之思政課教師普遍傾向于照本宣科式的宣講,講授的內(nèi)容很難對大學生入腦、入心,也難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說服人、打動人的目標;文學是利用審美的形式,對現(xiàn)實生活作出詩意的反映,通過作者深邃地思考、運用藝術技巧進行加工,審美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傳達的精神更有利于讀者接受。

四、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實踐可操性

目前,高校思政課存在著諸多困境,對于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改革,從理論上看文學作品的嵌入不僅可能,而且可行。具體來說,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政課的實施路徑,可以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情境分別研究。

(一)教學內(nèi)容的嵌入

文學作品可以根據(jù)各種標準劃分為多種形態(tài)。眾多類型的文學作品中,適于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更有利于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大概有以下幾種:

1.古典文學的歷久彌新。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古典文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典型代表與精華濃縮,也是最直觀的載體。從先秦散文到楚辭漢賦,從魏晉筆記到唐詩宋詞,從元朝戲曲到明清小說,都是中國古典文學閃亮的明珠。值得注意的是,古典文中往往蘊含著濃濃的政治色彩。所謂“文以載道”,奠定了中國幾千年來文學與政治的密切關系。熱愛國家、關心政治,也一直是古典文學中永恒的主題和精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古典文學融入思政課堂,更有利于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形成濃厚的所謂家國情懷。

2.紅色經(jīng)典的重點融入。紅色文學是一個特定的、歷史的概念,屬于中國20世紀50-70年代主流文學。在權力話語(甚至多是官方話語)那里受到支持、允許、主張的文學內(nèi)容,是一個與“權力”有關的概念,“是相對于不同階段的那些被接納、被肯定、被推崇的主張和創(chuàng)作而言,是個歷史的概念?!盵8]因此,紅色文學是特定歷史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體現(xiàn)了中國革命時期的豐富革命精神,對年輕人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政治引導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傳播。再高校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融入《紅巖》、《青春之歌》等經(jīng)典的紅色文學作品,有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革命精神感染力。

3.文學作品的衍生形態(tài)。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克思·霍克海默和西奧多·阿道爾諾在其代表作《啟蒙辯證法》中曾提出“文化工業(yè)”,用來描述20世紀30、40年代社會上出現(xiàn)的電影、廣播、雜志等新的文化現(xiàn)象。隨著上世紀90年代商品經(jīng)濟的加速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文學與市場和商品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時間,文學作品的改編成了熱門,許多經(jīng)典文學作品被翻拍成各種形式的文化產(chǎn)品:電影、電視劇或話語等。這種文學作品的衍生形態(tài)以其新穎的形式與更具沖擊力的視聽效果,對年輕的大學生來說,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選取具有較強的思想性、引導性、人文性、藝術性并忠于原著的優(yōu)秀改編作品,作為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的輔助方式,也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課堂熱情。

(二)教學方法的嵌入

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將文學作品嵌入高校思想政治課的課堂中,以輔助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體來說,可以使用文學作品的講授引導、多媒體技術的多種運用、經(jīng)典原著的閱讀研討等教學方法。

1.文學作品的講授引導。講授法作為課堂教學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學方法,主要在主流思想的引導與把控、觀點知識的直接傳授,起著重要作用。文學作品浩如煙海,類型多種多樣,思想藝術水平也參差不齊。思政課教師在講授思政課主要教學內(nèi)容時,可以穿插著相關類型的文學作品。例如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可以向大學生同時介紹《論持久戰(zhàn)》、《矛盾論》等體現(xiàn)毛澤東思想精髓的經(jīng)典文章,對作品的內(nèi)容進行概述,對作品的歷史意義進行評價,從而達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正確引導與直接教育的效果。

2.多媒體技術的多種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課堂教學設備與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年輕人更傾向接受新鮮事物,對多媒體技術更感興趣??梢酝ㄟ^多媒體強大沖擊力的視聽效果和巨大影響力的感染效果,在講授意識形態(tài)性強、理論性強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nèi)容之中,穿插播放對應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翻拍成的電影、電視劇或話劇,如《地道戰(zhàn)》、《英雄兒女》等,也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減少課堂的枯燥性與單向灌輸性,大大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3.經(jīng)典原著的閱讀研討。可以針對思想政治課某個知識點,選取一部內(nèi)容相關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進行細致閱讀,并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研討。從作者自身的經(jīng)歷、作品的寫作原因、藝術手法的運用或者重點段落的解讀等要點,從歷史真實性和藝術審美性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作品研讀與賞析,從而在思想中接受與認同、在歷史中還原與體驗、在情感中影響與內(nèi)化,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學生心。

(三)教學情境的嵌入

1.運用“期待視野”走進接受對象的思想狀態(tài)?!捌诖曇啊笔堑聡囊λ固岢龅囊粋€接受美學的概念。從文學接受的角度看,讀者對文本的閱讀,更是“讀者在特定閱讀經(jīng)驗期待視野的基礎上,在特定接受動機的支配下,在特定接受心境的影響下展開的”[9]。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期待視野”是之前在生活、學習經(jīng)歷中已經(jīng)形成的思想價值觀與行為習慣,和文學作品的接受規(guī)律一樣,應當讓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方式“接地氣”,在課堂中營造出能夠走進學生思想狀態(tài)的教學情境,換言之,就是能夠接續(x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又能夠滿足學生的知識期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運用“對話理論”提供雙方交流的互動平臺。根據(jù)巴赫金的“對話理論”,參與對話的雙方存在一個前提:共同的統(tǒng)覺背景,否則對話雙方將無法進行正常的對話。按照這種理論,思政課教師對學生傳播意識形態(tài)及理論性知識時,應當尤其注意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理論水平,通過學生能夠接受的、樂于接受的方式,例如以文學作品的嵌入為橋梁,為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運用“共情理論”建構情感話語的感染方式??鬃佑醒裕骸安粦嵅粏?,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彼枷胝谓逃钊雽W生腦、深入學生心,情感的感染力同樣也是有力的方法。通過文學作品的藝術性與審美性,講述歷史、剖析人物,營造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情境,因此,通過“共情”,真正通過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化于學生的頭腦與心中,才是更為長久與有效地教育方式。

[1]黃中偉,王宇露.關于經(jīng)濟行為的社會嵌入理論研究述評[J].外國經(jīng)濟與管理.2007,(12).

[2]Granovetter.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pp 481-510 in A JS Volume 91 Number 3(November 1985).

[3]易法敏,文曉巍.新經(jīng)濟社會學中的嵌入理論研究評述[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9,(8).

[4]錢谷融.錢谷融論文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陳建,林立華,王婧倩.高?!八颊n”大學生主體性“偽在場”及喚醒[J].江蘇高教,2012,

[6]趙磊.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內(nèi)涵與提升[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7]董學文,張永剛.文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8]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9]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國礦業(yè)大學2017年度《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專項研究課題“形勢與政策課‘翻轉(zhuǎn)課堂’研究”(2017XS06)

李居銘(1989-),女,江蘇徐州人,就職于中國礦業(yè)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

猜你喜歡
政治課文學作品文學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xiàn)“雨”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新教育(2018年8期)2018-08-29 00:53:10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新課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06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zhì)教育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
如何上好政治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20
文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圍觀者”
語文知識(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昌邑市| 和田县| 太和县| 大同市| 吕梁市| 茶陵县| 昆山市| 清水河县| 湾仔区| 呈贡县| 满城县| 阳山县| 南涧| 盘锦市| 蓬溪县| 抚宁县| 长岭县| 无棣县| 舞阳县| 达州市| 泽库县| 米林县| 璧山县| 安乡县| 安丘市| 南投县| 久治县| 晋宁县| 湘乡市| 辽宁省| 竹北市| 盐津县| 尉氏县| 嘉义市| 金沙县| 昌乐县| 昆明市| 绥阳县| 神木县| 西藏|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