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永州一中 劉 鯤
社會轉(zhuǎn)型時期,人心難免浮夸,戾風一度強勁。它吹刮著社會,也悄悄地滲入了校園。曾經(jīng)的曾經(jīng),學生無比純潔;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學生戾氣漸多。戾之為氣,令人心寒。戾氣如此多妖,令無數(shù)教育者竟折腰。一些有良知的教師在行動:狠狠地批評,見一次批一次,直到批臭批倒。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有一個班級學生就用這種方式反抗了,在班主任上課前,在講臺上點上三根香煙,并貼上一紙條,上書:祭某某某……打?棍棒底下出孝子。且不說你能不能打。打不打得過還成問題,老師這一群文弱書生,與小學初中生打還勉強,高中生則未必。視而不見?如此糟糕的課堂,眼睛可以不見,心可以不見嗎?面對充滿戾氣的學生,傳統(tǒng)教育手段似乎不行,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不,治病要找到病因,化解戾氣,同樣要先得探究其產(chǎn)生根源。
據(jù)筆者多年觀察,原因主要來自于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從家庭來看,主要是父母教育缺失,有些家庭父母離異,有些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導致小孩從小缺乏教養(yǎng),性格要么敏感自卑,要么孤僻怪異。有些家庭就獨生子女一個,從小帶得驕縱,天王老子一個,誰也惹不得碰不得,性格要么自傲自大,要么暴躁易怒。從學校來看,舊的教育理念正在消失,而新的教育理念又尚未形成,是素質(zhì)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是放養(yǎng),還是圈養(yǎng)?……老師正在一頭霧水,再加上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曲解,導致有些教師不敢管,不知如何管有戾氣的學生,長期以往,有戾氣的學生面目自然猙獰。從社會來看,轉(zhuǎn)型時期,人心浮躁,大家過于急功近利,自私自利,崇尚弱肉強食,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只要我的孩子不吃虧,其他人的孩子是死是活那才不管呢。
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真的老師,要敢于直面慘淡的事實,敢于笑對暴戾的孩子。面對問題孩子,要化解其戾氣,首先就是要接近他,并讓他能接受你、相信
你。不管與他有不有共同語言,他的邏輯是不是十分荒謬。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是來幫助他的,幫助他是我的職責?!苯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你不改變他誰來改變他。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薄皞鞯馈笔欠旁诘谝晃坏?。面對非常之人有時要用非常之手段。面對網(wǎng)癮極強的孩子,你不妨用游戲跟他會友。面對小小年紀就抽煙顯擺的孩子,也可能發(fā)香煙來促交談,總之,就是要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跟他交談,讓他們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心里防線迅速決堤,這樣才可乘虛而入,直達對方心靈。
戾氣的形成是歲月惡習的累積,戾氣的化解也并非一朝一夕,有時是反反復復,經(jīng)歷過百轉(zhuǎn)千折,最終才柳暗花明。因此,唯有真誠非常的師者才能勝任。有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好人,而愛別人不愛的孩子才是教師的崇高境界?!庇辏稽c一點把堅冰融化,讓戾氣消于無形。
哲人說:“欲除雜草,先種莊稼?!蓖瑯?,要想化解根除一個孩子身上的戾氣,就必須給點亮一盞心燈,指明一個出路。這樣才能讓祥和之氣來吹散他心中的戾氣。唯有真誠,唯有發(fā)自心底、毫無做作的真誠,才能包容學生的缺點,高瞻遠矚,為他點亮希望的心燈,驅(qū)散他心中的迷霧。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就是一門十分精細的醫(yī)術(shù),它要醫(yī)治并完全治愈膿瘡,但不承認挖除是個好辦法。同樣的對于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果只是一門心思挖除它,往往事半功倍。孩子的心靈如同田野,稍不留心,“雜草”就會荒蕪孩子的內(nèi)心。要清除孩子心靈中的雜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在孩子心靈中種上莊稼,為他們點上一盞心燈。就用祥和之氣來驅(qū)散迷霧吧,對他們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都要給予誠懇的鼓勵,并對他寄予厚望。這樣閃光處一點一點增多,心里的祥和之氣就會一天一天聚集。祥和之氣擴散了,邪氣自然就消減了。等祥和之氣彌漫的時候,邪氣就蕩然無存了。心理學家研究證明,夸獎的話常被人無意中記在心上,即使不能夠從理性上加以解釋,仍然具有支持鼓舞的力量。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外來的對教育主體的期望,可以轉(zhuǎn)化成一股巨大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主體對目標的追求和實現(xiàn)。因此,在戾氣學生轉(zhuǎn)化過程中,鼓勵與期待起建設(shè)作用,而懲罰、埋怨起破壞作用。就如前面所提的唐班主任,就是發(fā)現(xiàn)了他數(shù)學方面的亮點,加以引導,加以激勵,才把戾氣學生的興趣點從網(wǎng)游轉(zhuǎn)移到對數(shù)學的熱愛,才最終化解了學生心中的網(wǎng)癮。因此,真誠的教師常心存善念,善待學生,用關(guān)切的眼神、會心的微笑、小小的表揚等,去把愛與善的種子播散學生心中,讓他們?nèi)ニ烈庾涕L,形成蔚為壯觀的祥和之氣,去點燃他們的希望之火,去穿透他們心中的迷霧,去驅(qū)散他們心中的戾氣。
惟真誠才能化解戾氣。但是真誠并不是縱容,不講原則。真誠只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適度寬松只是化解有戾氣孩子的過程,向善向上才是我們追逐的結(jié)果。真誠也并不是能讓所有的孩子學業(yè)都突飛猛進、出類拔萃,真誠只是順勢而為,扶正體內(nèi)的善,驅(qū)除體內(nèi)的惡。難道還有什么比一個人的善還要重要的嗎?只要向善,就能向上。所以,化解戾氣,只有真誠、真誠、更真誠!唯有真誠,才能執(zhí)著信念的去直面戾氣,才能迎難而上的去化解戾氣,才能高瞻遠矚的去驅(qū)散戾氣。才能接近、挽救、引導他向善向上。
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最深刻的體會到了三句話: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比激發(fā)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在為人師的過程中,唯有真誠教學最重要。因為真誠教育,才能化解學生心中的戾氣;因為真誠教育,才能催人向善、促人向上;因為真誠教育,才能讓我們看到高高山崖上的無與倫比的壯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