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偉 張 昕
(吉林師范大學,吉林四平 136000)
著名笛子宗師陸春齡先生曾寄語:“一馬當先,笛藝騰飛”!寫的就是馬迪教授,馬迪先生九歲時開始學習笛子,1978年考入西安音樂學院,跟隨著名笛子演奏家元修和先生習笛。80年考進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先后受益于譚謂裕及陸春齡等老一輩知名的笛子大師。82年畢業(yè)后,就職于陜西省歌舞劇院,擔任首席笛子獨奏演員?,F被聘為西安音樂學院笛子導師。《秦川抒懷》已流傳了近 30年,馬迪在創(chuàng)作作品、竹笛演奏、普及教育、竹笛理論上均體現出大家豐采。
取材于陜北地區(qū),當地的戲曲音樂,激昂豪放地抒發(fā)了對蒸蒸日上的秦川由衷地贊美喜愛之情。聽到此曲時,就會使人聯想到“八百里秦川”的滄桑變化以及陜北漢子奮進、豪放之情。這種豪邁的感情也給與了曲作者生活的積累和真實感情的流露,并且他用自己成功的演奏,通過笛聲的“吹情”,傳遍了中國大江南北。
《秦川抒懷》這部傳世經典,就是大師真實情感的表達與吐露,在曲調與神韻間,在音符與節(jié)奏間,我們都在感受著大師耐人尋味的意境。作為一個竹笛演奏者,想要使自己的演奏不斷獲得進步,就不能使自己的演奏永遠停留在傳統(tǒng)的吹奏方法上,而是要根據現代音樂的發(fā)展來不斷豐富、提高自己的演奏藝術,要善于掌握,創(chuàng)造,要有新的想法,要努力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以提高準確處理曲子的能力。
在學習這首作品之前我大量閱讀了作者的生平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等等一些關于這首作品的資料,這使我更加的對這首作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當時我聽了大量的音頻資料,大部分的人演奏的《秦川抒懷》都聽了,當時反復聽,直到我對這首作品的旋律有了充分的理解和熟悉,這樣我才開始了這首作品的學習。
全曲是由引子和一個三部曲式構成,是一首 E徵七聲調式的笛曲。作曲家從 A樂段統(tǒng)計小節(jié),全曲共158小節(jié)。
引子音樂是全曲之精華所在,正確理解引子音樂的情感與意境是體現演奏者對這首曲子正確理解的最基本要求。開頭第一句要求演奏力度要強,節(jié)奏急而不忙,前五個 sol音舌頭力度與手指“打音”要配合好,不能出現含糊的吐音或手指“打音”拖拍的現象,高音do、re、fa的音程關系要準確,氣息要跟上力度的表現,直接體現出強烈的地方音樂調性,最后一個 sol音力度要由弱漸強,收尾時的氣息要跟住,收音時要果斷;此樂句與上一樂句為前后句,引子雖為散版,但散中有序,節(jié)奏要跟住,前三個 sol音為三吐形式,要演奏清楚,其中有小幅度減慢,為下滑音,手指下按的摩擦要充分不能著急落下,最后落到re音上時要穩(wěn)定,由弱到強力度明顯。為笛子與樂隊的對奏部分,仿佛在八百里秦川奏響笛音后由山川中產生的回音,此句演奏時,力度要明確舌頭的“三吐音”演奏技法要清晰,與樂隊對奏時不能搶節(jié)拍并第二個 sol sol re時要有漸慢,為承接下句做好準備。此句用慢速雙吐音到快速雙吐音的方式演奏,漸快效果要自然,音色效果要清晰。此句是我認為整個引子最有感情的一句,首先四個 sol音中有附點音符的出現,在音樂進行的過程中埋下伏筆為后面揉音的“吹情”做好準備,這四個 sol音要用“單吐”演奏,因為我在訓練中試過用“雙吐”,但清晰度與力度不能充分地表現,最后我確定用“單吐”;三個re、sol的反復出現雖為一樣的音符但力度與節(jié)奏卻不同,前兩個re、sol速度要稍快些,“上滑音”速度要稍快,最后一個re、sol要稍慢,“上滑音”力度要做出兩音交替過程漸強的感覺,手指要充分摩擦;最后這個降 si音是本曲特色音“壓揉”,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了解到,此音是用左手食指全按加上中指按半孔到左手只按食指半孔過程的反復進行產生出的“揉音”,此技法要求兩根手指要緊貼,手腕輕柔發(fā)力,按孔開孔速度適中。在訓練此音前期我由于急于求成,訓練成“顫音”效果,后經老師改正由慢練起,慢慢出現揉音效果。最后一句也出現了降si音,也是用“壓揉”的技法演奏,需要注意不要拖節(jié)奏,此句音樂感情的發(fā)展就像即將要開始講一個抒情故事準備的最后一句話一樣,要緩緩道來,為迎接樂隊旋律做好鋪墊,潛在的節(jié)奏要穩(wěn)定,最后一個 要做漸弱處理。
A段慢板段,此段要充分理解樂曲的情感,要突出情感的對比變化,“點”與“線”的變化要準確,要做好對全局的把握,把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充分表現出來。重點樂句如下:
(1)此句特別突出音樂的語氣感,因此要像人說話似得娓娓道來,要做到“似斷非斷,藕斷絲連”。
(2)是慢板高潮前的鋪墊句,第一個節(jié)奏切分音力度要準確re到sol的漸強力度要明顯,最后一個sol音要穩(wěn)定。
(3)前兩小節(jié)為高潮句,力度要強烈,腦海中要有八百里秦川的壯觀的畫面,感情要到位,后一句 do、sol、do要迅速弱下來,做到弱而不虛,使觀眾心里再度安靜下來并有期待感。
B段快板部分,須有熱情奔放的感情,要盡量使這種熱情奔放的感覺與氣息變化技巧做出一個強有力的對比,循環(huán)換氣長音要盡情抒發(fā),力度變化分明,雖是快板,也要注意揉音的運用,注意音色自然委婉,不要因為速度的變化導致揉音變形。
C段樂曲舒展壯闊,顯示陜北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作曲家主要借用了陜西皮影戲中的“碗碗腔”為素材,演奏時主要注意音樂感覺的連續(xù)性,提升氣息量的積累,多加練習強音長音,并準確運用各種技法,不能拖沓,使此段如瀑布般,傾盆而下,氣勢磅礴。
這首曲子層次分明,生動形象,感情豐富,對比鮮明,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竹笛作品中一件不可多得的作品。從作品中就能看的出作者對陜北民間音樂的掌握之精深,對民間音樂的二度創(chuàng)作的得心應手,在音樂創(chuàng)編上了才華和智慧。
以上是我本人對該作品在學習演奏中的一些體會。除了技術熟練程度達到一定的水準外,我想作為一名新世紀從事竹笛演奏的藝術新人,拓寬思路、放開眼界對音樂本質特征進行深層挖掘與研究更是演奏好這類作品的關鍵。因此,我要不斷努力,將竹笛作品吹奏的更完美。從而也深信竹笛藝術將會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樂壇之上。愿與各位老師同學們共勉。
[1] 王次恒編著.《笛子入門與提高》.金盾出版社
[2] 《中國笛子基礎教程》.陜西旅游出版社出版
[3] 中央音樂學院編著.《民族樂器傳統(tǒng)獨奏曲選集》.人民音樂出版社
[4] 胡結續(xù)編著.《笛子吹奏法》.人民音樂出版社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