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絨
【摘 要】 通過對我國現(xiàn)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模型的比較分析,結合我國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業(yè)務特點,提出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應綜合運用基準利率加點定價和成本加成定價兩種模型。通過對陜西省商洛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農村信用社實踐經驗的總結,驗證了綜合定價模型的實用價值和可推廣性,同時也指出了這種綜合定價模型在推廣應用過程中應當關注和進一步研究的方面。
【關鍵詞】 農村信用社; 貸款利率; 定價模型
【中圖分類號】 F83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7)05-0112-03
在我國農村地區(qū),農村信用社在信貸中長期處于壟斷地位,對浮動貸款利率的定價基本上都是按基準利率上浮,方法相對單一。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信用社在農村信貸中的壟斷地位受到較大沖擊,郵儲銀行、村鎮(zhèn)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始逐步進入農村信貸市場,行業(yè)競爭壓力開始凸顯[1]。現(xiàn)行的貸款利率定價模式成為制約農村信用社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市場競爭力,必須改變目前傳統(tǒng)的貸款利率定價思維,發(fā)揮自身區(qū)位優(yōu)勢,盡快制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靈活主動的定價模式。
一、我國現(xiàn)行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定價的一般模型
目前,我國多數(shù)金融機構一般采用基準利率加點定價、成本加成定價和客戶盈利分析定價等三種基本貸款利率定價模型[2]。
(一)成本加成定價模型
成本加成定價模型是指貸款的價格必須能夠補償銀行籌集資金的成本、相關的管理費用和貸款風險,從而確保銀行獲取一定的利潤。這是以成本為導向的定價理論,用公式表示為:
貸款利率(%)=貸款資金成本+管理費用+風險補償費+預期收益 (1)
該模型中每部分均可以用占貸款總額的年度百分比表示,根據(jù)農村信用社自身的成本、費用以及承擔的風險等方面確定利率水平。這種模型是從農村信用社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并未考慮客戶的需求、同業(yè)競爭、當前資金市場上的一般利率水平,且難以精確核算各項成本。
(二)基準利率加點定價模型
基準利率加點模型首先選定某種基準利率為“基價”, 然后在“基價”的基礎上針對風險程度和不同的客戶種類加上不同利差的定價模式。它是以價格為導向的定價模型,用公式表示為:
貸款利率=基準利率+風險補償利率 (2)
該模型客觀上要求銀行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考慮不同貸款的違約成本,以一般市場價格水平為出發(fā)點來尋找最優(yōu)貸款價格。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貸款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但因其在定價中未考慮實力強、對貸款有長期穩(wěn)定需求的優(yōu)質客戶對銀行的綜合貢獻,從而對該類客戶缺乏吸引力。
(三)客戶盈利分析模型
客戶盈利分析模型是通過全面分析客戶與銀行資產、負債和中間業(yè)務往來關系中對銀行的貢獻度來尋找最優(yōu)貸款價格的定價模式。這是一種以客戶為導向的定價模型,其定價需滿足以下公式:
貸款額×利率×期限+其他服務收入-營業(yè)稅及附加≥總成本+目標利潤 (3)
客戶盈利分析模型的定價模式考慮是銀行的目標利潤、來自客戶的總收入和為客戶提供服務的總成本三個要素,是一種差別化定價方式,但同時對銀行的成本核算提出更高要求,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難度。
二、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模型的再構建
(一)貸款定價利率模型的確定基礎
農村信用社對貸款利率定價的傳統(tǒng)方法是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進行規(guī)定范圍內的上下浮動,即:貸款利率=貸款基準利率×(1+浮動幅度)。
雖然這種定價方法是實行差別化管理,但是沒有科學具體的定價浮動標準,定價方法較為單一,考慮因素較少,特別是未綜合考慮當?shù)亟洕\行狀況及自身成本、風險、效益和市場戰(zhàn)略等因素。而運用基準利率加點定價、成本加成定價和客戶盈利分析定價這三種定價方法中的任何一種均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定價要求,只有將各種定價模式綜合分析,取長補短,才能找到適合農村信用社的定價方法[3]。
農村信用社在大部分地區(qū)農村金融貸款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其客戶群體中農戶占比較大,農戶貸款規(guī)模小,貸款成本相對較高,貸款利率定價必須考慮成本、利潤等因素。由于農村信用社貸款受地域、客戶種類等影響,貸款風險往往比中小企業(yè)大,貸款利率定價時應該對“風險溢價”做出明確的界定。
基于此,筆者認為,應當綜合運用基準利率加點定價和成本加成定價兩種模型,通過分析,將影響定價的主要因素分為兩大類:一是基本利率,即貸款的基本價格,包括貸款的資金成本、管理費用率、稅負成本率和目標利潤率四個方面;二是風險補償價格,該價格的確定可以借鑒美國經濟學家保羅·享尼授信評估理論中的“5P原則①”,并結合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情況,選擇客戶信用等級、貸款資金用途、擔保方式、存貸比、單筆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六個因素進行風險綜合加權,從而確定貸款的風險溢價。
(二)貸款利率定價模型的具體操作方法
1.基本公式
貸款利率=基本利率+風險補償利率 (4)
2.基本利率的確定
基本利率=資金成本率+管理費用率+稅負成本率+目標利潤率(5)
為了方便估算,基本利率的確定以一年期為標準。其中:資金成本率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估算;費用率=(手續(xù)費支出+營業(yè)費用+其他營業(yè)支出+營業(yè)外支出)/貸款平均余額;稅負成本率=營業(yè)稅金及附加/貸款平均余額;目標利潤率=預計全年盈利額/貸款平均余額。
3.風險補償價格的確定
風險補償價格是在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根據(jù)經過風險調整的因素浮動點數(shù)來確定,結合農村信用社的具體情況,可以將影響浮動點數(shù)的因素歸納如表1所示。(1)客戶信用等級,分為AAA、AA、A、BBB四個等級,所占權重為25%;(2)貸款資金用途分為生產、經營、還債和投資四種,所占權重為10%;(3)擔保方式分為四種:質押、抵押、保證、信用,所占權重為20%;(4)企業(yè)的存貸比例,即企業(yè)在開戶信用社的存款與貸款之比,該比例主要衡量企業(yè)對農村信用社的綜合貢獻度,所占權重為15%;(5)單筆貸款額度衡量企業(yè)貸款管理成本,單筆貸款額度越高,管理成本越低,浮動利率相對越低,該指標所占權重為15%;(6)貸款期限分1年以下、1—3年、3—5年和五年以上四個階段,所占權重為15%。
影響浮動點數(shù)的各因素總權重和每個因素的總浮動系數(shù)均為1,由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結合日常經驗數(shù)據(jù)以及對風險的判斷,確定出各因素的權重和系數(shù)占比。利率浮動點數(shù)根據(jù)企業(yè)貸款各因素的類別,確定相對應的浮動系數(shù)和權重加權計算得出。具體計算公式為:
利率浮動點數(shù)=∑(浮動系數(shù)x權重)x100% (6)
風險補償價格=貸款基準利率×利率浮動點數(shù) (7)
三、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案例
(一)數(shù)據(jù)來源及其說明
為進一步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模型進行實證檢驗,本案例選取陜西省商洛市具有代表性的一家農村信用聯(lián)社作為研究對象,深入調查,采集該聯(lián)社2014年每季度末的各項貸款余額和該季度費用支出情況相關數(shù)據(jù),并取其平均值,以估算該農村信用社的基本利率水平。相關數(shù)據(jù)見表2。
為計算風險補償價格,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農村信用社業(yè)務拓展部經理和信貸工作人員進行廣泛的調查訪談。先根據(jù)他們對風險的判斷完成問卷,再確定各因素的權重和系數(shù)占比。判斷風險越大,其相關系數(shù)則越大;判斷風險越小,則相關系數(shù)越小。相關系數(shù)估算值詳見表3。
(二)貸款利率價格確定
1.基本利率的確定
根據(jù)前述公式5和表2相關數(shù)據(jù)可計算其各項指標,貸款資金成本率根據(jù)2014年一年期基準利率估算,為3.0%;貸款資金成本率為3.0%;費用率為0.72%;稅負成本率為0.02%;據(jù)調查,該聯(lián)社2014年目標利潤為8 674萬元,目標利潤率為2.9%。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基本利率為6.64%。
2.風險補償價格的確定
根據(jù)前述公式6和表3中相關系數(shù)和權重值,計算出Ri(μi j)min和Ri(μi j)max分別為0.11和0.4,即利率浮動點數(shù)的浮動區(qū)間為[0.1125,0.3975],由此根據(jù)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各期限貸款基準利率(見表4),確定風險補償價格浮動區(qū)間為[0.675,2.604]。
3.實例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針對不同貸款客戶,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的區(qū)別,選取該農村信用社四個具有代表性的貸款客戶實例,利用本模型依次計算貸款利率,并將其與該農村信用社的實際貸款發(fā)放利率相比較。
實例1:貸款企業(yè)a,信用等級為A,從事金屬構件制造,貸款950萬元用于經營(流動資金),期限為3年,擔保方式為土地使用權抵押,在信用社無存款,實際貸款利率為10.53%。運用上述貸款利率定價模型計算出其貸款利率為8.46%。
實例2:貸款企業(yè)b,信用等級為AAA,從事酒店經營,貸款1 000萬元用于經營,期限為3年,以商鋪抵押擔保,在信用社入股存貸比為25%,實際貸款利率為8.19%。運用上述貸款利率定價模型計算出其貸款利率為8.11%。
實例3:貸款客戶c,信用等級BBB,從事零售業(yè),貸款5萬元用于經營,期限為1年,擔保方式為信用貸款,在信用社無存款,實際貸款利率為9.6%。運用上述貸款利率定價模型計算出其貸款利率為8.55%。
實例4:貸款企業(yè)d,信用等級BBB,從事廣告業(yè),貸款500萬元用于經營,期限為1年,以保證的方式擔保,在信用社存貸比為12%,實際貸款利率為10.8%。運用本文上述貸款利率定價模型計算出其貸款利率為8.58%。
通過對以上四個實例中實際貸款利率和模型定價利率的比較(見表5),可以看出,由貸款利率定價模型計算的利率與農村信用社實際貸款利率基本相近,但總體來說,農村信用社實際貸款利率還是普遍偏高。通過比較還發(fā)現(xiàn),對于借款期限相同而信用等級、貸款額度、擔保方式、存貸比均不同的貸款,定價模型所計算的貸款利率也不一樣,這反映出差異化定價模型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也反映了貸款企業(yè)的風險溢價水平。
四、結論
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為適應農村金融服務需求,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農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從傳統(tǒng)的利率定價模式中擺脫出來,構建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模型。
(一)模型的設定要充分體現(xiàn)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所設模型全面考慮影響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重要因素,包括資金成本,稅負水平、目標利潤及風險補償?shù)?,能充分體現(xiàn)不同貸款對象、不同貸款額度等方面的差異,具有一定合理性;該模型在數(shù)據(jù)的獲取、計算上都相對較容易,根據(jù)農村信用社的財務數(shù)據(jù)和目標利潤率,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經驗判斷,能夠較方便地估算基本利率水平和風險補償系數(shù),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二)考慮到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以及模型的可操作性,該模型的構建有一些值得關注和進一步研究的方面
一是基本利率的確定中資金成本率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估算,費用率、稅負成本率的計算相對簡單,經營成本選擇范圍較為局限,難以精確反映農村信用社的實際經營成本;二是風險補償價格的確定,由于各風險因素系數(shù)的設定主要依賴于歷史數(shù)據(jù)和信貸人員對風險的經驗判斷而定,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三是影響農村信用社定價的因素選擇空間很大,難以全面覆蓋各個因素。如:產業(yè)政策因素,為有效加大農村信用社對“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國家不斷擴大支農再貸款覆蓋面,對符合支農政策的借款人給予一定優(yōu)惠利率;地區(qū)差異因素,不同地區(qū)信用環(huán)境、區(qū)域風險存在差異。這些問題需要根據(jù)貸款業(yè)務實際情況在模型的實務操作中不斷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黃罡星.農信社貸款定價模型構建研究[J].南方金融,2013(3):54-58.
[2] 戴季寧,樊金元.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模式探索[J].財貿研究,2006(12):69-73.
[3] 孔春麗,張?zhí)忑垼瑥埻?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市場貸款定價理論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3):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