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良
西漢大儒董仲舒提出:“量材(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盿這里的“官”是指官職,相當于我們現在所說的“職務”,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根據才能大小來授予合適的官職,根據品德高下來確定適當的地位?!傲坎攀诠佟奔船F在說的“量才授職”,它一直是古人公認的一條用人原則?!傲坎攀诼殹钡哪康氖菫榱饲蟮谩叭耸孪嘁恕薄K^“人事相宜”,就是用人和治事相適應、相協(xié)調,職得其人,人稱其職,人盡其才,事竟其功。
一、為官擇人,人稱其職
“為官擇人”是實現人事相宜的重要手段?!盀楣贀袢恕本褪歉鶕殑盏男枰獊磉x擇合適、稱職的人,反對因人設官。唐太宗十分強調“為官擇人”的重要性,他講:“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眀 他又說:“作為有德君主,任用官員必須做到為官擇人,不可以隨隨便便就起用。”c要做到“人事相宜”,就要“為官擇人”,而不能“為人擇官”。
“為官擇人”說起來很輕松,真正做起來就不容易了。古今用人實踐中經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為人擇官,因人設事。領導者往往看到某人或某群人有功勞了,或資格老、有苦勞了,甚至覺得與自己親近、順意、順眼,就想提拔他們擔任更高的職務,而不在乎他們是不是適合這些職務的要求,甚至額定職位已經滿員,領導者還要想方設法新設一些職位以滿足安排人的需要。
韓非子曾尖銳批評商鞅變法中的某些規(guī)定,他說:“商君的法令規(guī)定:‘斬一顆敵人的首級賜給一級爵位,愿意當官的可以當秩次為五十石(官員等次)的官;斬兩顆敵人首級的賜爵二級,愿意當官的可以當秩次為百石的官。這就將官和爵的升遷與斬首之功對應起來了。假如有法令規(guī)定‘斬獲敵人首級的可以當醫(yī)生、工匠,那他們肯定蓋不成房子、治不好病。因為做工匠的,靠的是手巧;做醫(yī)生的,靠的是懂得藥理;而讓有斬首之功的人去做這些事,則和他們的才能不相符合。同樣,當官理政的,靠的是智慧和才能;斬獲敵人首級的,靠的是勇敢和力氣;用靠勇力立功的人去擔任依靠智慧和才能辦事的官職,就如同讓殺敵立功的人去當醫(yī)生、工匠一樣?!盿
在這里,我們不評價商鞅變法的功與過,單就韓非子所指出的這條規(guī)定看,商鞅的確是犯了一個錯誤,他所采取的辦法就是典型的“以人擇官”,而不是“以官擇人”。即使按照現代人事行政學的觀點來看,韓非子的批評也是完全正確的。殺敵立功,理應受到獎勵;但官職不是獎品,不能用作獎勵。如果要給予精神獎勵,可以記功,給予表彰和榮譽等,如商鞅也采取過“有功者顯榮”b的措施,可他又規(guī)定“欲為官者”可以為官,這就不對了。如果要給予物質獎勵,可以獎給金錢、田地、布帛或其他實物;而官職是有任職要求的,不合乎任職要求,即使有天大功勞也不應任職,否則便違背了“人事相宜”的原則,會把政事搞得一團糟,結果不僅害了國家和百姓,也害了任職者自己。
據《隋書·柳彧傳》,隋朝初年,隋文帝多任用武將擔任各州的刺史,結果“類不稱職”,即一般都不稱職。柳彧擔任治書侍御史,忠誠正直,敢于直言。他上表給文帝說:“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是一代明君,他出身布衣,但深知人才各有長短。他與身邊二十八員武將,披荊斬棘平定天下,及至功成之后,這二十八員開國武將沒有一人擔任行政職務。”在稱贊了劉秀的正確做法之后,柳彧話鋒一轉:“剛才我看到詔書上任命上柱國(勛位第一等)和干子為杞州刺史。和干子已年近八十,到了遲暮之年。以前他任過趙州刺史,由于職務上的事他不懂,政務都交給手下一伙小人處理,結果是賄賂公行,百姓怨聲載道,編出罵他的歌謠到處傳播?!弊詈螅鴱f出了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俗話說:‘耕種的事問農夫,紡織的事問婦女。這就是說人各有所能。和干子精于弓馬武藝,這是他的長處;但管理百姓,履行職務,他就不懂了。陛下一心想把國家治理好,日夜操勞。如果說是優(yōu)待老臣,自可多多賞賜金錢布帛;如果任命他擔任刺史,那國家損失就太大了?!盿隋文帝聽了直說好,便免去了和干子的職務。柳彧這段話有一個看點,就是人各有所長,“耕種的事問農夫,紡織的事問婦女”,以這樣一個淺顯的比喻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國家公職,尤其是那些重要職務,要挑選合適的人來擔任,不能作為獎品、禮品使用;否則任用非人,造成國亂民怨,損失重大。
為了做到人事相宜,古人不但主張用人所長,有時還考慮得更細,即根據職務當時當地的實際需要,選擇作風相合、性情相符的人來擔任,真正做到了知人善任。北宋真宗時,秦州是邊遠地區(qū),曹瑋在知州這個職位上時間已經很久了,多次請求替換。真宗問宰相王旦誰可替代曹瑋,王旦推薦樞密直學士李及。真宗于是任命李及擔任秦州知州。朝廷眾官議論紛紛,都說李及雖然謹慎、厚道,品行可靠(“謹厚有行”),但不是戍守邊境之才,接替曹瑋將“不勝其任”。王旦聽到大家的議論也不解釋。過了一段時間,從邊境傳來了贊揚李及的消息,大家又都說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這才說出了他推薦任用李及的考慮,他說:“曹瑋做秦州知州有七年之久,羌人對他懼怕而順服。對于邊境事務,曹瑋都已妥當處理并形成章法。如果派別人去接替曹瑋,必然為了表現自己聰明且敢于創(chuàng)新,對曹瑋的章法多所變更,從而破壞曹瑋多年治邊得之不易的成績。我之所以舉用李及,只是因為他穩(wěn)重厚道,一定會嚴格遵守曹瑋的規(guī)矩和處理方式而已?!盿聽者嘆服不已。
這件事情說明王旦是一位高明的識人用人者,他不墨守成規(guī)(比如大家都認為守邊疆必須用果敢勇猛之人),而是因時因地而異,做到人事相宜。曹瑋當初擔任知州時的秦州,與李及接任時的秦州大不相同,那時任命一個辦事果敢、銳意改革的人是對的,曹瑋經營七年,盡革其弊,諸事步入正軌,“已盡其宜”。如果接替他的人又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一番,就會盡失其宜,百姓也受不了折騰。而李及的特點是“穩(wěn)重厚道”,穩(wěn)重則不會隨意折騰,厚道就不會為了顯示自己高明,而貶低和推翻前任的成果。所以,李及能守其成。守成并不是守著不動,而是承認原來的基礎,并在原來的基礎上持續(xù)發(fā)展,其中也包括適時進行一些局部的調整和改革??磥?,古人的經驗并不是墨守某些教條式的用人章法,而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治事的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人選,力求人事相宜。
二、大材大用,小材小用
用人如器,人無棄才;但這并不等于說不同的人才重要程度完全一致。人才各有所用,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王安石在講到“任人之道”時,非常概括地說:“人的才能有高低區(qū)別,人的品德有厚薄不同,所以給他們安排職務,就可能有的合適,有的不合適。”只有懂得了這一道理,才算明白了對人的任用之道。這樣,任用人的時候就要努力做到量才授職,人盡其才。王安石進一步說道:“讓那些德厚而才高的人擔任長官,讓德薄才低的人擔任屬員?!盿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明確地論述了量才授職的必要性,他說:“職務有大、小、繁、簡的區(qū)別,才能有短、長、能、否的不同。人與職務相稱,則政務就能做好;能力不適應職務,事情就辦不好……如果任用能力弱的去干需要能力強的職務,將大職務授給小才之人,希望一個人去完成他不能完成的任務,強求一個人去干他干不了的事情,那么,即使設的官職再恰當,人才再加倍,也無濟于事?!眀
古人不但在道理上講清了量才授職的必要性,而且還積累了這方面的一些用人經驗。例如,有人品德方面比較突出,而才能相對差一些;而有人才能比較突出,品德卻不牢靠。王安石說:“就人的一般情況而言,才能、品德各有不同,有的有才能,有的沒才能,有的忠誠,有的不忠誠。知道他有才能,就應讓他承擔重要的任務;知道他忠誠,就應讓他承擔需要誠信的工作?!盿
明成祖在這方面也有自己的經驗,永樂二年(1404)四月,吏部尚書蹇義奏請第二天選拔官吏的事,明成祖將他教導了一番,話講得簡明扼要,其中說道:“用人之道,各隨所長,才優(yōu)者使治事,德厚者令牧民?!眀這里的“治事”與“牧民”是相對的,“牧民”即管理百姓,指擔任各級地方長官;“治事”不是泛指治理各類事務,而是指擔任中央各部門有一定專業(yè)性、行業(yè)性的工作。讓才華出眾的人“治事”,比如翰林院一般都是選拔學識淵博的人在其中供職,興修水利也需要懂治水的專業(yè)人才,等等?!澳撩瘛碑斎灰残枰幸欢ú拍?,但對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的地方官來說,要求他們廉潔奉公,厚生愛民,比要求他們才華出眾更為重要。古人這方面的經驗,確實值得我們細細琢磨一番。
用人是一門大學問,要做到用人得當,人事相宜,并非易事。如果只是簡單地作一番考察,按照固定模式去套用、衡量一個人的德才情況,最多算是了解了一些基本情況或表面情況;要想做到人事相宜,還需要掌握此人的性情特點、思維方式、處事方法等?!秴问洗呵铩分v了一個用人實例:春秋時,齊國的國相管仲得了重病,齊桓公馬上想到了國相讓誰接班的問題。當時有兩個德才兼?zhèn)涞娜丝晒┻x擇:鮑叔牙和隰朋。管仲幫助齊桓公分析了鮑叔牙與隰朋的不同特點:第一,鮑叔牙對己、對人都要求嚴格;隰朋要求自己的標準高,而要求別人的標準低。第二,鮑叔牙不愿意與不如自己的人交往,發(fā)現別人有過錯,總忘不了;隰朋對人寬厚,能諒解不如自己的人,對別人的過錯采取分析態(tài)度,對有些過錯視而不見。第三,隰朋對待事務,抓大放小,舉重若輕,反對事無巨細,事必躬親;而鮑叔牙做不到這樣。管仲認為隰朋這些不同于鮑叔牙的品質,正是做一個高級領導者所必須的,因而推薦了隰朋。a
在用人實踐中,即使認認真真地按照職位要求去選拔人才,也會有任用不當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辦法就是及時調整。西晉時候有個叫庾峻的,曾任御史中丞、侍中等職,是當時官場上公認的“有才思”的人。他在給皇帝的上書中提出了“隨才任官”等建議,其中說:“如果官員能力小,不能擔任較高的職務,就可以降職到較低的崗位上,這也是‘使人以器啊?!眀“能上不能下”曾是困擾我國干部人事制度的一大弊病,主要原因就是人們長期存在“不犯錯誤就不能降職”的陳腐觀念。而古代的有識之士將這種職務調整稱為“使人以器”,認為將不勝任較高職務的人員及時調整到較低職務上,是應當的,是自然的。這真是了不起!
選人之前,首先明確和堅持“為官擇人”的原則,反對“為人擇官”;選人之中,堅持量才授職,大材大用,小材小用;選人之后,可以適時調整,做到人事相宜。這是古人給我們提供的一套完整有效的用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