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高新園區(qū)中心小學 簡碧藝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逐漸豐富起來。關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將提問視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互動橋梁,利用提問組織學生深入思考語文問題,理解語文知識,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還需要教師積極優(yōu)化課堂提問方式,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思考氛圍。
小學語文 課堂 提問 難度 思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發(fā)生了較大改變。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改革也推進了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關注課堂提問的功能,通過多樣化的提問方式,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
第一,課堂問題難度太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將小學生當成小朋友對待,低估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比如在講解《絲綢之路》時,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絲綢之路》選自哪里呀?”這樣的問題。答案就在課本的注釋中,學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問題。又如在講解《牧童》時,教師會提出“草鋪橫野六七里的下一句是什么?。俊边@樣的問題。問題過于簡單,會影響學生的思考積極性,長此以往,更會讓小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沒意思,不愿意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
第二,課堂提問太枯燥。小學生對于趣味性事物的追求欲望較強,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沒有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與語文學習心理需求提出問題。在提問時,只關注個人教學任務,忽視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感受。像在講解《松鼠》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文章,會提出“第一段講了什么?第二段段意是什么?”等類似問題,極大影響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第三,課堂提問太統(tǒng)一。用同樣的問題引導所有學生,必然會讓部分學生跟不上,讓一些學生認為語文學習過于簡單。在提出問題時不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只顧著將設計好的問題拋給學生,會影響課堂教學的科學性。課堂提問的層次化不強,不利于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升。
1.合理把握課堂提問難度
關注課堂提問的難度,結合小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出問題,用問題調動小學生的思維,才能使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更有意義。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教師要考慮語文教學目標,更要考慮小學生的接受力與思考力。問題過于簡單,會讓小學生產生輕視語文學科的思想,認為語文學習太簡單,導致其課堂學習注意力的分散。問題過難,不利于小學生語文學習信心的建立,會影響小學生個人學習效果。在提問時,教師可先用較簡單的問題試探學生的能力,堅持由易到難的順序提出問題,將課堂涉及到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比如在講解《絲綢之路》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什么是絲綢之路”的問題,了解小學生對絲綢之路概念的理解。再逐步結合文章提出“絲綢之路的關鍵人物是誰?哪一年開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促進了哪兩個國家的交流?絲綢之路在當時有哪些作用”等問題。讓學生關注文章細節(jié),并理解文章存在的意義,促進小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高速運轉個人思維,成為語文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2.提高課堂提問趣味性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養(yǎng)成思考問題與回答問題的好習慣。小學生對于趣味性事物的追求情感較為強烈,尊重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要求教師關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需求。教師用單一、死板的方式提出問題,無疑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期待。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提問方式,豐富課堂提問內容,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才能促進語文課堂提問趣味性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松鼠》時,教師可以先用一個謎語引出文章主題,像“叫鼠不是鼠,尾巴像掃帚,喜歡樹上住,松果當食物”這一謎語形象、生動,能夠快速吸引小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認真思考問題。針對文章第二段對松鼠的描述,教師可以通過呈現(xiàn)松鼠圖片讓學生去描述松鼠,再引導學生閱讀第二段尋找差距,用“與課文比賽”的提問方式鼓勵學生盡最大努力思考問題,促進課堂提問趣味化。
3.設計層次化課堂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層次化的問題,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出針對性強的問題,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也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方法。對于語文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教師要提出基礎知識相關問題。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設計理解性與開放性的問題。
比如在講解《山中訪友》時,面對語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就生字生詞提出問題,像“梔子花怎么念?”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就文章內容提出簡單問題,像“作者都拜訪的山中哪些友人?”面對語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提出“將山中訪友換成山中看景,你覺得怎么樣?為什么”的問題,關注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重視學生個人看法的提出與表達。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出的問題,必須要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結合教學任務,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課堂問題,調動小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發(fā)散小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1】李曉芳.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探索分析【J】. 科技展望,2016(01)
【2】蔣國琴.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分析與思考【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