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琴 仇曉風
王家大院裝飾文化的重中之重
——生命與生殖崇拜
□王海琴 仇曉風
山西靈石王家大院是明清民居建筑,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精美的磚、木、石三雕裝飾,題裁多樣,內(nèi)容豐富,尤其是眾多的生殖崇拜作品,在民間藝人、文人士大夫、畫家的參與下,將裝飾審美意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殖崇拜裝飾文化吉祥寓意
博大精深,是山西靈石王家大院古民居建筑的文化底蘊。其龐大的建筑群,繼承發(fā)展了商周以來的建筑遺風,包涵了長幼有序、貴賤分等、內(nèi)外有別的儒家禮制精神,道家八卦風水取正方位,民族民俗裝飾文化等諸多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雅氣,儒道佛的仙氣,還有民間美術(shù)的俗氣。就裝飾本身來說,不僅有文人士大夫畫家的參與,還有美學家理論上的指導,貫穿了從南朝宗炳的“臥游”到清代李漁的“居游”,這一很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把裝飾審美意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這里的建筑是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王家大院為明清民居建筑,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明萬歷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guī)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F(xiàn)已對外開放的恒貞堡(龍)、視履堡(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在王家大院古建筑群中,視履堡建筑是靜升王氏家族修建的最后一組大型建筑群,由王氏十七世孫王汝聰、王汝成兄弟倆修建于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11年)。視履堡建筑群內(nèi)樂善堂和敬業(yè)堂均為三進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兩廂的繡樓外,還有各自的廚院、塾院,并有共同的書院、花院、圍院(家丁院)等。周邊墻院緊圍,四門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聯(lián)璧合,又獨立成章,其或隱或現(xiàn),多種多樣的門戶,給人以院內(nèi)有院、門里套門的迷宮式感覺。
圖一 石雕“鳳凰鹐牡丹”
敬業(yè)堂是王汝成的住宅,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同時也是王氏家族品位最高的中軸對稱的建筑。前堂是社交活動的空間,也是對外開放的空間,由男人主持。后室私密性、隱匿性很強,是完全封閉的空間,由女人主持,因此后院的裝飾,在強調(diào)婦德婦功多生貴子早生貴子的同時,還注重對子弟進行孝悌忠信詩書禮樂儒家文化的教育。尤為突出的是,有關生殖繁養(yǎng)的雕刻圖紋,從象征婚事生殖,到五嬰戲蓮、五子奪魁、狀元及第、平步青云等,成為一個組織布局謹嚴的系列雕刻。后室垂花門前后四個垂柱,均雕以蓮花,《群芳譜》說“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寓早生貴子,又“蓮”“連”諧音,祝盼“連生貴子”。垂花門兩邊的看面墻,東為石雕“鳳凰鹐牡丹”(圖一),西為“鷺鷥鹐荷花”。俗語有“鳳凰鹐牡丹,兩家都喜歡”,“鷺鷥鹐荷花,結(jié)下好緣法”之說。后室兒孫們居住的東西兩廂房木雕窗欞“魚穿蓮”(圖二)造型獨特,雕刻精細,在所有魚蓮文化中實屬少見,可以說絕無僅有。魚頭從花心向下穿過,從花蒂鉆出,尾在上,頭在下,首尾看得清清楚楚。這一構(gòu)圖是通過對自然界魚蓮文化自然生態(tài)形象的借用,隱喻兩性結(jié)合夫妻和好,是生命繁殖的藝術(shù)化。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蓮花又是生命力極強的水生植物,那么蓮花也就成為婦女生殖的命門。至于魚,則是作為偶合多子的象征,“魚穿蓮”中蓮花作為女性生殖的命門,那么魚就成為男性生殖器官的代指。因此,花寓女陰,魚寓男根。聞一多先生說:“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等于說男與女戲。”當?shù)鼗樗?,結(jié)婚時洞房內(nèi)窗花剪紙有魚戲蓮內(nèi)容,鬧洞房時,常有“魚穿蓮,十七十八兒女全”,“魚兒戲蓮花,兩口子遇上好緣法”,祝夫妻和好早生貴子。
圖二 木雕“魚穿蓮”
圖三 石雕“仙雞送子”
圖四 石雕“麒麟送子”
東廂房墻基石上雕“唐夫人乳姑奉親”、“仙雞送子”(圖三)、“麒麟送子”(圖四),堂屋檐廊木雕掛落為“五嬰戲蓮”,中間一子坐在蓮蓬上,寓蓮蓬生子,其余四子分別坐在四片荷葉上,寓荷葉生子,即是由性崇拜到生殖崇拜的系列構(gòu)圖。正面堂屋四塊墻基石,中間為“五子奪魁”、“指日高升”,兩邊為“飛馬報喜”,全面反映了從兩性結(jié)合到生子教子步入官場的人生大道。西廂房墻基石為“漢江革行傭供母”,它和東廂房“唐夫人乳姑奉親”,同屬道德教育。另外還有“海馬流云”,希望后代海納百川,奮勇向上,前途光明。“吳牛喘月”原是貶義,常和“蜀犬吠日”同時出現(xiàn),如說:“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痹谶@里則是教育后代,為人處世要時刻謹慎小心,約束自己,特別是對清代殘酷的封建政治統(tǒng)治,更應持慎重態(tài)度。樂善堂正廳內(nèi)檐隔扇正中之翼栱上,也雕有化生的題材,其造型是花叢中有四個嬰兒,兩個緊扒在荷葉桿上,兩個尚在水中戲耍。《歲時紀事》載:“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卑瓷沓WR,嬰兒在母體中是在羊水中生存發(fā)育生長的??梢姷袼型尥蓿醋E卧缟F子。這一木雕放在王家檔次最高最尊貴的中心點上,可見對生養(yǎng)繁殖的重視程度。水中化生吉祥多子,在敬業(yè)堂磚雕仿木結(jié)構(gòu)照壁的栱墊板上,雕有二童子戲水于荷花池中。松竹院磚雕門罩下方左右兩邊的花牙子雀替上,雕有“蓮生貴子”(圖五),二童子站在荷葉柄上,均體現(xiàn)了化生求子的風俗文化。
圖五 磚雕“蓮生貴子”
圖六 木雕“荷葉生子”
敬業(yè)堂后室木雕天窗,是宗炳“臥游”到李漁“居游”審美觀念的體現(xiàn)。宗炳是南朝宋山水畫家,一生隱居不仕,好游山水,西陟荊巫,南至衡岳,后還江陵,將所游山水繪于室中,曰“老病俱到,名山恐難遍睹,惟當澄懷觀道,臥以游之?!辈⒅小懂嬌剿颉罚岢觥皶成瘛敝f。清代著名美學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尺幅窗”、“無心畫”,“以山水圖作窗”、“以梅作窗”的審美觀念,使主人足不出戶即置身于丹崖碧水、茂林修竹之間,并欣賞著四季花卉、珍禽異獸,起到了不出戶游天下的暢神作用。難能可貴的是這天窗雕刻內(nèi)涵也和生殖崇拜及鼓勵子弟有關,如“喜鵲登梅”、“鳳穿牡丹”、“一品清廉”、“杏林春宴”、“玉堂安居,五德俱全”等等。一品清廉是說“指日高升”之后,不要忘記廉潔奉公,“杏林春宴”指唐代科考以后,要設宴祝賀新科進士仕途騰達,時間正在二月杏花開放時期。五德指玉蘭配以錦雞,古人認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這里的審美觀念更是高檔次的。
雕刻較完美藝術(shù)價值較高的,是恒貞堡三甲西巷坊門斗栱上的“荷葉生子”(圖六),其造型是一個嬰兒伏臥在荷葉內(nèi),手持兩只含苞欲放的花蕾,形象生動,生機盎然。這一形象早在佛教傳入中國后的魏晉南北朝時即已出現(xiàn)?!峨s寶藏經(jīng)》一卷,有一個鹿女步步生蓮花的故事,說鹿女嫁給梵豫王后,生一千葉蓮,每片葉上有一個小孩,共得一千個兒子。《梵網(wǎng)經(jīng)》上卷說:“盧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生出數(shù)億釋迦佛。”如果說“蓮生貴子”、“早生貴子”是儒家“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生殖崇拜,那么“荷葉生子”、“大葉蓮花”便是王家借鑒于佛家的化生了。
王家大院眾多的生殖崇拜作品,是通過對魚蓮、鵲梅、鳳凰牡丹文化的借用,隱喻人類的性愛和生殖活動。生殖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之一,而魚穿蓮之類的民間美術(shù)作品,正是人類生殖繁衍的藝術(shù)化。這是民間美術(shù)家繼承了五千年傳統(tǒng)藝術(shù)的精華,并加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民族民俗文化作品。大院主人將它借來作為對子孫性教育的嚴肅鄭重的文化結(jié)晶,它散發(fā)著古老文化的氣息,充滿蓬勃的生命欲望。王家大院主人早在二百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時間,就已經(jīng)通過民間美術(shù)作品,對其子弟進行性教育了。在王家大院民間美術(shù)造型中,無論是直接反映對生殖生命的崇拜,還是間接表現(xiàn)對生殖生命的渴求,都反映了人們的感情大于理智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對生命、生殖的熾熱追求,總是沖出藝術(shù)的表面外殼,迸發(fā)出動人的火花。
(作者工作單位:山西省靈石縣王家大院民居藝術(shù)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