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底線,夯實根基,從合格走向優(yōu)秀
——芻議初中生自我管理制度化建設
江蘇省海門市開發(fā)區(qū)中學 徐立群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自主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培育高尚的品格、健全的身心。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工作需要實現自管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向習慣要制度,向制度要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底線 習慣 自我管理 治理 制度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新課程標準要求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鼓勵學生自主管理。該怎么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總得有個標準條例。這個標準條例宜粗不宜細,宜易不宜難。這個條例其實就有現成的,這就是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吨行W生守則》從大處著眼,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提出了基本要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從小處著眼,從行為習慣養(yǎng)成入手,提出具體的、操作性較強的要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是對《中小學生守則》的細化,涵蓋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我要求學生在熟讀《守則》和《規(guī)范》的基礎上,熟記《守則》9條要目共9句63字:愛黨愛國愛人民;好學多問肯鉆研;勤勞篤行樂奉獻;明禮守法講美德;孝親尊師善待人;誠實守信有擔當;自強自律健身心;珍愛生命保安全;勤儉節(jié)約護家園。運用班會課,讓學生對這9句話展開充分的學習討論,達成價值觀念的共識。中學生一般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了,通過討論都能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討論中,有學生發(fā)問:誠實就是不說謊,不騙人。如果遇到壞人,也要不說謊嗎?如果探望重病人,也不騙人嗎?如果為了不讓媽媽過分擔心而撒謊了是不是就是不誠實了呢?這些看似問題的問題,學生心中自有一桿秤,自有定論,而且肯定是正確的定論。我就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說服自己,只是做個補充:《英國中小學生守則》十條中有這樣五條——小秘密要告訴媽媽;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這個補充,實際上是給學生自我教育提供一些依據,增添學生一種辯論說服的成就感而已。
共識達成,便是強化意識。就像大會前升國旗奏國歌一樣,每周班會課的序曲就是齊背《守則》63字的要目,使之內化為潛意識。牢記了這63字,其他規(guī)范細則,學生自能對照掛靠。做到了這63個字,也就是守住了底線,形成了習慣,也就是合格的中學生。持之以恒地做好了這63個字,就是優(yōu)秀中學生了。我認為這樣的做法簡單而高效。
先辨別一下“治理”與“管理”的概念。治理是班級運作的一種制度構架,是引領班級發(fā)展方向的一種基本安排。而班級管理是在這種基本的構架和安排下,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指揮、協(xié)調和評價等功能的具體實施來實現班級的目標。治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實現責權的合理安排與制衡,班級管理的目標是實現班級績效的最大化。班級治理的主體偏重于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主體偏重于學生。我認為班級運作有三種境界:學生個體能自我管理,班委能自我治理,班主任只管發(fā)號施令,此為上;學生能相互管理,班委能自我管理,班主任會治理,此為中;學生不能自我管理,班委不能自我管理,班主任親自管理,此為下。筆者認為以“欠”代“扣”的方法可以嘗試。
扣分扣錢都是無需歸還的,而欠債是要還錢的,欠分自然也要還的。我們做老師的似乎習慣了扣分,批作業(yè)扣分,批試卷扣分,品德評定扣分,似乎不扣分體現不出教師的權威。試想一下,假如你某項工作出現了疏漏,校長扣了你的分,你還有多大的自愿來補救疏漏?假如你事假一天,校長讓你欠分,你可以用加班的形式來還清欠分,你又有多大的自愿?人心是相通的,學生也一樣。作業(yè)錯了,訂正了及時加分,積極性會如何呢?作業(yè)做錯了,欠分了,必須訂正且需加倍再能還清,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會不會更高呢?
以欠代扣,這是給犯錯的人一個改正的機會,而不是居高臨下地來作評判決斷。當然,不能欠分亂還,比如純粹地以分還分,而是要欠丁還丁,欠卯還卯,對癥歸還。比如作業(yè)不規(guī)范的,欠分可量人而行,無需拘泥,怎么規(guī)范呢?首先要讓他明白為什么要規(guī)范,怎么樣就算規(guī)范了,引導、鼓勵他堅持規(guī)范下去,如果一個月內的作業(yè)都規(guī)范了,就算還清欠分了。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就要求我們以平等的姿態(tài)來對待學生。我們的靈魂比學生的歷久,所以要允許學生犯錯,要給學生迷途知返,知錯糾錯的良好機會與環(huán)境,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畫腳,動輒訓斥。愛因斯坦說:“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葉圣陶說:“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古羅馬著名政治家西塞羅說:“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毙陆逃宕蠛诵睦砟钪唬航探o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良好的習慣便是一生有用的東西。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習慣乃是人在神經系統(tǒng)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只要我們牢牢鎖定學生的習慣培養(yǎng),步步為營,一天一小步,一月一大步,班級面貌便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班主任便可享受教會學生自管自治習慣的“利息”了。鎖定習慣,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便是學生自我管理制度化的建設。這個建設項目的設計師是班主任,項目經理和建設者則是班委和學生個體。只要我們的學生堅守底線,夯實根基,不愁他不從合格走向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