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庸“射雕三部曲”指《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小說,它們在人物塑造上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具體體現(xiàn)有:以虛寫實,虛實相生;巧妙敘述,以“弱”現(xiàn)“強(qiáng)”;通過人物個性與事件偶然性來展示人生世界的復(fù)雜性?!吧涞袢壳敝腥宋锼茉斓乃囆g(shù)特色豐富多彩,展現(xiàn)出金庸先生作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深厚的寫作功底。
關(guān)鍵詞:射雕三部曲;藝術(shù)特色;人物塑造
作者簡介:陳朝暉(1970.10-),男,貴州錦屏人,凱里學(xué)院附中一級教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08-0-01
金庸先生一生共寫有十五部武俠小說,但奠定其武俠小說史地位的作品則是“射雕三部曲”及《鹿鼎記》?!吧涞袢壳敝浮渡涞裼⑿蹅鳌?、《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小說?!渡涞裼⑿蹅鳌?957年在《商報》上連載,《神雕俠侶》1959年在《明報》上連載,《倚天屠龍記》1961年在《明報》上連載。這三部小說在情節(jié)上一脈相承,在人物塑造上也多有延續(xù),具有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下面試析之。
1.以虛寫實,虛實相生。
從本質(zhì)上來說,小說是文學(xué)虛構(gòu)的產(chǎn)物,即使金庸努力期望還原歷史真實,也無法真實地在小說中刻畫出當(dāng)時的歷史。如《射雕英雄傳》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郭靖,歷史上確有此人。據(jù)《宋史·忠義傳四·郭靖》記載:有郭靖者,……遂赴江而死。這件事發(fā)生在1207年,而《射雕英雄傳》中寫的時代是始于1196年終于1221年,從時間上基本符合的。只是這個俠義人物死得太早,在他死后十幾年成吉思汗才率軍西征。因此,歷史上真實的郭靖并不像金庸筆下的郭靖那樣風(fēng)光八面,在蒙古大軍西征中立下的汗馬功勞更是子虛烏有,此“郭靖”非彼“郭靖”。但《宋史》中這位“郭靖”大義凜然的形象與《射雕英雄傳》中老實木訥卻勇猛擔(dān)當(dāng)?shù)墓感蜗笠灿薪咏?。再如《倚天屠龍記》中主人公張無忌是虛構(gòu)的人物,而張無忌的太師傅張三豐在歷史上則確有其人。張三豐,是橫跨金朝、元(蒙古)朝﹑明朝的著名道士,名子沖,字元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是武當(dāng)拳和太極拳等道教武術(shù)的創(chuàng)始人,張三豐在該小說中的一些事件經(jīng)歷則多為虛構(gòu),但其創(chuàng)立的太極拳則基本遵從了史實。還有《神雕俠侶》中的“全真七子”丘處機(jī)、馬鈺等人,也是虛實結(jié)合。
2.巧妙敘述,以“弱”現(xiàn)“強(qiáng)”。
金庸“射雕三部曲”對人物的敘事方式顛覆了人們對武林高手身體的慣常想象,增加了不可預(yù)測性。這種敘述解放了武林高手的體格,讓厲害的高手不局限寄身于“相貌堂堂”的軀體之中,武功高低與身體的高大強(qiáng)壯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那些“肌肉猛男”,兇惡囂張之人往往是武功較低不堪一擊之徒,而武功真正的高強(qiáng)之士則往往斯文瘦小,甚至老弱病殘,他們經(jīng)常以“弱”現(xiàn)“強(qiáng)”,體現(xiàn)出金庸人物塑造的深刻反差。金庸小說中武林高手身體“弱”的表現(xiàn)有幾種:一是苗條嬌小的身軀。例如《射雕英雄傳》中的小叫花子黃蓉,《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趙敏,二是殘疾缺廢的身體。如《射雕英雄傳》中的洪七公、梅超風(fēng),《神雕俠侶》中的楊過、馮默風(fēng),《倚天屠龍記》中的金毛獅王。三是疾病纏身的身體。一些武功高強(qiáng)者總是病怏怏地呈現(xiàn)出“一副病象”。如《倚天屠龍記》中的紫衫龍王、青翼蝠王。這讓人們對身體與武功之間的詭異關(guān)系不敢輕下判斷,這種打破讀者慣常思維的“陌生化”策略,在金庸小說中十分常見。
3.通過人物個性與事件的偶然性來展示人生世界的復(fù)雜性。
在《射雕英雄傳》中,郭靖起初拜“江南七怪”為師,所學(xué)武功稀松平常。后來他到江南險些喪于楊康之手,如郭靖果沒有與黃蓉的巧遇,沒有給黃蓉的施舍與助人為樂,也就沒有后來黃蓉給北丐洪七公烹飪的心眼運(yùn)作,郭靖不可能得到洪七公武功的真?zhèn)?。郭靖忠厚老實的個性得到了黃蓉的垂青,而聰明風(fēng)流的歐陽克卻反而引起了黃蓉的反感,結(jié)果歐陽克先是被算計廢了雙腿,后來又在稀里糊涂中丟了性命。而木訥笨拙的郭靖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反而成為了一代大俠,并與黃蓉有情人終成眷屬。在《神雕俠侶》中,主人公楊過與小龍女分分合合,其事甚奇。似乎歸于天意與巧合,其實則需歸因于兩人的個性。兩人若非心有靈犀,絕不可能練成雙劍合璧,聯(lián)手退敵。兩人若非鐘情至深,也決不會雙雙躍入谷中,最終得成眷屬。小龍女若非天性恬淡,再加上自幼的修煉,決難在谷底長時獨居;楊過如不生具至性,終于還是同穴而葬。世事變幻,窮通成敗,雖有機(jī)緣氣運(yùn),自有幸與不幸之別,但歸根結(jié)底總歸由各人本性而定。在《倚天屠龍記》中,寫俞岱巖無辜被金剛指斷其四肢;寫張三豐七十高齡為救張無忌委曲求全;寫殷素素改邪歸正后難以求生;寫朱長齡父女陰謀算計張無忌假戲真做;寫張無忌被朱元璋算計攆下明教教主之位。這種種場面并非兵刃相見,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拼死一搏更叫人蕩氣回腸,感嘆不已。謝遜因妻子被辱而充當(dāng)制造武林慘案的兇手。紀(jì)曉芙被迫失身于楊逍,又為女兒取名不悔。周芷若明明愛上張無忌卻被師傅滅絕師太逼迫與張為敵。這種人性中的復(fù)雜難測在小說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射雕三部曲”中人物塑造的藝術(shù)特色豐富多彩,限于篇幅,不一而論。這三部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又展現(xiàn)出金庸先生作為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深厚的寫作功底。
參考文獻(xiàn):
[1]金庸:《金庸作品集》之《射雕英雄傳》(全四冊)、《神雕俠侶》(全四冊)、《倚天屠龍記》(全四冊)[M].廣州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