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航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完善和健全,高校志愿者群體在不斷涌現(xiàn)。高校志愿服務工作在線下的推廣體系已然十分完備。但是,在線上的推廣卻沒有達到比較完美的狀態(tài)。為了探究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網絡推廣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我們在黑龍江大學團委的幫助和指導下,對黑龍江大學青年志愿協(xié)會進行,結合其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和歸納總結。初步了解我國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網絡推廣現(xiàn)狀及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 志愿服務 網絡推廣
一、我國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網絡推廣現(xiàn)狀及問題
近年來,高校志愿服務工作在全國青年志愿者行動中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高校這一方面,志愿服務工作做的尤其不錯。但是,我們也應理性地分析這方面工作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思考對策,爭取推動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繼續(xù)走上坡路。
(一)線上線下銜接機械化,缺乏靈活性
目前黑龍江大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主要以線下活動為主,輔之以線上宣傳的形式進行推廣。這在很多活動的執(zhí)行方面會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比如說為了配合某一線下活動,一定要出一篇線上的稿子進行推廣,但當時并沒有足夠的線上材料去使用,線上平臺的工作人員只能抄取以往的活動素材,這就使線上宣傳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造成線上與線下的機械性銜接,喪失線上宣傳的靈活性。
(二)網絡推廣渠道呈現(xiàn)單一化趨勢
誠然,現(xiàn)在利用率最高的推廣渠道是微信公眾平臺。一條微信推文的轉發(fā)力度達到一定程度,對這篇推文內容的宣傳是很有利的??闪硪环矫?,朋友圈是針對一個又一個圈子的重疊與擴散,只有與其熟識的人才有可能推廣其文。而與之不同的是:微博以及今日頭條的頭條號。微博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ぞ撸粘猛茝V頻率較高;今日頭條是移動端時代與自媒體時代的產物,是大數(shù)據時代發(fā)展迅速的移動的信息搬運工。與微信的封閉式圈子推廣不同的是,頭條號中的優(yōu)質內容隨時會被系統(tǒng)自動推廣,不論是遠在萬里的相識之人,又或是擦肩而過的陌路之人,都有可能是你的下一位讀者。所以,在堅守以往的微信平臺之外,應該開辟新的宣傳渠道,為線下活動和線上活動提供更多樣的宣傳方式。
(三)標題與內容缺乏對應性
標題黨是現(xiàn)今線上推廣最常見的手段,其主要形式就是標題與內容不對應,在標題中使用一些與文章不相符的字眼以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然而,在這個互聯(lián)網媒介發(fā)達的新聞傳播時代,高校志愿服務也不例外,很多事情,標題很新鮮,然而內容卻差強人意。志愿服務的本質在志愿,在服務,而其內容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一筆。但即便是畫龍點睛,也應理性對待。
(四)學生志愿者年級結構分布差距大
高校學生志愿者年級結構分布差距大。在高校志愿者志愿服務的學生中,從大一到大四一般呈遞減的趨勢,大一甚多,大四尤少。這種情況下,學生志愿服務的數(shù)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xiàn)逐年遞減的趨勢。志愿者的流失,不利于高校志愿服務活動穩(wěn)定的開展,也很難對高校志愿服務的效果進行保證。再者,當前志愿服務與網絡推廣在高校與社會聯(lián)系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可行性。在做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中很少有在畢業(yè)后進入社會后依然保持著志愿服務網絡推廣的行為。這便是當前志愿服務網絡推廣結構分布現(xiàn)狀。
二、對現(xiàn)階段高校志愿服務網絡推廣工作的發(fā)展規(guī)劃
(一)利用互聯(lián)網思維,使網絡推廣更具自覺性
志愿精神即“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各高校應加強志愿服務隊伍的網絡推廣方面的素質建設和專業(yè)培訓,對新的學生志愿者,以高年級帶低年級的方式,進行志愿服務網絡推廣的了解與學習;努力建設志愿服務推廣網站,利用互聯(lián)網思維,全力開發(fā)雙微平臺;跟得上時代的潮流,開發(fā)例如:今日頭條的頭條號的開環(huán)APP,構造全方位,多元化,多領域的志愿服務宣傳體系。把志愿服務的網絡推廣知識全面地系統(tǒng)地向學生志愿者及團員青年進行傳遞,在理性地認知中促進志愿服務網絡推廣的自覺性。
(二)線上線下一體化,推動推廣渠道有機統(tǒng)一
現(xiàn)今大多數(shù)志愿服務網絡推廣工作的渠道都是選擇在線上的,但是以黑龍江大學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線上宣傳與線下活動的銜接來講,并沒有達到完美的效果。所謂的宣傳和實踐相結合,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而不是畫蛇添足甚至是狗尾續(xù)貂。在這一方面,志愿服務網絡推廣工作的相關人員應該注重線下活動的實踐和線上宣傳的結合,避免類似“標題黨”的出現(xiàn)。
(三)重根基夯實基礎。以“內容為王”為第一要素
志愿服務網絡推廣應體現(xiàn)在志愿者通過志愿服務所學會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當中。大多數(shù)大學生對志愿網絡推廣的認知僅在于將線下活動的圖片與文字照搬照抄到線上。然而事實上,志愿服務網絡推廣并不僅局限于此。推廣的是志愿服務的精神及活動的內涵與意義。大多數(shù)沒有參加過志愿服務活動的大學生認為志愿服務是一種社會慈善活動,他高校學院也普遍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可見,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網絡推廣有一定程度認知的,但缺乏親身實踐與了解。全面、深刻地認識志愿服務網絡推廣的內涵及精神,是做好志愿服務工作線上宣傳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我們現(xiàn)今該采取措施應對的主要方面。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高校志愿服務中新媒體的傳播效應,重視新媒體文化作為高校志愿服務網絡推廣是當下大學生群體最密切相關的傳播方式,在當下作為社會文明重要標志的高校志愿服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通過構建和發(fā)展完備的高校志愿服務體系的線上線下推廣,可以更好的促使高校志愿服務體系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發(fā)展到一個新的巔峰。
參考文獻:
[1]范忠鋒,吳文銜等.新媒體發(fā)展對大學生志愿服務運作模式的影響及對策[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4).
[2]王哲,范雪菲.對高校網絡志愿服務建設的思考[D].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5.
[3]韋紅霞,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現(xiàn)狀及發(fā)展研究——以貴州大學為例[D].貴州大學,2013.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