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改革就是將學生當成課堂教學的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在課堂上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主,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以教學經(jīng)驗為例,探討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語文是一門與語言藝術相關的課程,小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鍛煉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與他人溝通交流。同時,語文中的詩詞歌賦等給人以無盡的美感,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接觸這些知識,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下面筆者就來談一談新課改之后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不可避免。相較于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和一本教材統(tǒng)治教學的時代而言,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顯然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多媒體信息技術集聲音、影像、文字于一體,在進行教學展示時更加的形象直觀,符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是教師在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有較多不當?shù)牡胤?,例如,只是簡單地將教材上的?nèi)容搬到多媒體顯示屏上,讓學生觀看,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
筆者認為,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要想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就必須要充分地發(fā)揮多媒體的用途,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比如說,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詠柳》這首詩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現(xiàn)場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一幅柳樹的圖片,小學生的知識面窄,很容易就會被教師的“技藝”所吸引,進而生出學習的欲望,教師適時地創(chuàng)設柳樹的情境,也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詩歌。
二、故事教學,吸引學生探究知識
小學生大部分都喜歡聽故事,還未入學前,可能有不少父母就給孩子講過許多充滿趣味性的故事,家庭的熏陶和小學生的年齡使得他們對故事毫無抵抗力,而小學語文中也不乏生動有趣的故事。教師在教學時,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不妨從講故事開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講解《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再講一些其他有關晏子的故事,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的生動,加深學生印象;再比如,講解詩歌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李白、杜甫、辛棄疾的故事講給學生聽,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由來,再如豪放派的代表詞人辛棄疾又為何會生出“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感慨,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余,將這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講給學生聽,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更濃,也能擴寬小學生的知識面。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靈活教學
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極為廣泛,如人們?nèi)粘K姷膹V告語,大街上的店鋪面都有語文知識蘊含在其中。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因此,教師的教學也必須要與生活實際相關,這樣才能啟發(fā)學生,使他們更好地運用自己學習的語文知識。
在教學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語文教學的方法十分的多,例如,可以在課堂上模仿生活的場景,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三”中的口語交際題目為“勸說”要求學生勸說生活中熟悉的人改變一些不良的習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模擬生活情境,分組扮演勸說和被勸說的人,進行交流,鍛煉學生的能力。再比如,教師還可以找一件物品,讓班上的學生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寫一則廣告語,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時,如果能把握好教學的尺度,聯(lián)系生活實際,靈活地進行教學,必然也能夠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四、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吸引學生
語文是一門與語言相關的學科,“說”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學習了語文知識之后,只有通過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才能顯現(xiàn)出語言的魅力。筆者通過細致地觀察和一些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刻板無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低;反之,教師的教學語言生動有趣,知識淵博,旁征博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教師吸引了,并且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積極地進行互動。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時不但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需要學會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時期,長達六年的語文學習,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關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只會越來越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抓住新課改的發(fā)展機遇,大膽地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4).
[2]滿玉梅.淺談小學語文的“小”和“大”[J].新校園(中旬), 2016(4).
[3]許紅建.動態(tài)課堂:讓小學語文教學彰顯魅力[J].教育, 2016(3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