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忠
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項羽之死》,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該文記載烏江之戰(zhàn),有一段話描述了項羽和漢騎司馬呂馬童戰(zhàn)場相見、馬童指認項羽的場景:
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p>
文下對“面之”的解釋是:“面對項羽。因為是項羽故人,呂馬童本不好意思正面相看。此時被項羽發(fā)現(xiàn)相呼,只好尷尬面對?!?;對“指王翳”的解釋是:“(把項羽)指(給)王翳(看)。這一細節(jié)也反映了呂馬童的難為情?!?/p>
但若聯(lián)系《項羽本紀》的具體情節(jié)來看,這兩處注釋是值得商榷的。質(zhì)疑之處在于:一、馬童面對項羽究竟會不會難為情?二、將“指王翳”解釋成“(把項羽)指(給)王翳(看)”,這種解釋是否正確?
先來看一看呂馬童與王翳兩人的身份。上述句子之前還有一句:“(項羽)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可知呂馬童以前曾是項羽的“故人”,而今卻投入了劉邦的軍隊,此次是被派來追殺項羽的,或許是被派來指認項羽的。王翳在《史記》中首次出現(xiàn)就在《項羽本紀》的這段話中。很明顯,王翳也不可能是項羽部下,只能是漢將。因為項羽自殺后,漢軍爭奪其肢體,以此向劉邦邀功請賞。王翳斬斷并搶奪了項羽的一條臂膀,并最終被劉邦封為杜衍侯。如果王翳是項羽部下,他是不可能爭奪主人的肢體去請賞的;從當時的情境分析,如果王翳真是項羽部下,項羽死后,他肯定也會被漢軍殺掉,哪有什么機會去與漢軍爭奪項羽肢體呢。可見王翳是漢將無異。
確認了馬童與王翳的身份,就可以知道“指王翳曰”這句話中的“指”不能直譯成“用手指著”,即用手指物這一動作。因為這樣翻譯的話,“指王翳曰:‘此項王也?!本鸵g為:“指著王翳說:‘這就是項羽?!瘪R童與王翳同為來追殺項羽的漢將,馬童怎么可能指著自己的同伙說對方就是項羽呢。文下注釋也認識到這個問題,沒有把“指”直譯成“用手指著”,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又把“指王翳”譯為:“(把項羽)指(給)王翳(看)?!边@就值得商榷了。
把“指王翳”譯為:“(把項羽)指(給)王翳(看)?!边@種解釋其實是沿襲了《史記三家注》之《史記集解》中如淳的解釋:“指,指示王翳?!雹偃绱景选爸浮弊g成“指示”,即“指”與“示”兩個動作,而非今天通行的“指示”之意;“指王翳”即“指著項羽給王翳看”。這就是《項羽之死》文下注釋的出處。如淳的解釋,從句意上看是通順的,但在訓詁學中屬于明顯的增字強釋。
增字強釋是古漢語解釋中的一大忌諱,其弊病在于所增加的字詞是外在強加的,是原文并未包含的意義?!爸竿豸柙弧卑选爸浮边@個單一的動詞硬譯成“指示”,即“指”與“示”,譯成今義,即“指著”與“給……看”兩個動作。顯然,這里的“示”是外在強加的對“指”的解釋,它與“指”的意思根本沒有必然聯(lián)系,屬于增字強釋的部分。因而文下解釋,不能令人信服,這其實是對“指王翳曰”一句無法正確解釋而作出的牽強附會的理解。
另外,《項羽之死》文下“面之”與“指王翳”的兩處注釋中都認為呂馬童面對項羽,因為被項羽認出,故顯得“不好意思正面相看”“難為情”,這種說法根本經(jīng)不住推敲。因為聯(lián)系《項羽本紀》的情節(jié)看,項羽自刎后,馬童也爭搶了項羽的肢體,并因此被劉邦封為中水侯。像這樣心狠手辣、根本不講故舊之情的小人,面對故人項羽怎么會有羞愧之情?怎么可能會“難為情”?
那么,“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贝司湓撛鯓诱_理解?筆者認為,要正確理解該句,首先要對此句正確加以斷句。此句應該是省略句,即在動詞“指”之后省略了賓語“之”。正確的斷句應為:
馬童面之,指[之,]王翳曰:“此項王也?!?/p>
這樣斷句解釋起來才比較合情合理?!榜R童面之”的“面”,就是“面對”或“打了個照面”的意思。全句可翻譯成:
馬童面對項羽,用手指著他,王翳(得到示意)說:“這就是項羽?!?/p>
古代漢語由于言辭質(zhì)樸,在表情達意的充分性上不如現(xiàn)代漢語,因此在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要充分補充出省略的成分。
馬童在指認項羽時,為什么僅僅用手指著項羽,而沒有說話呢?根據(jù)《項羽本紀》對項羽的描述,原因應當有二:
首先,《史記》是一部史學巨著,同時又是一部文學巨著。魯迅先生稱贊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正說明了《史記》具有史學與文學的兼容性。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刻畫項羽這一人物時,很多地方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突出了項羽的凜凜神威。如巨鹿之戰(zhàn)后,“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睆V武之戰(zhàn)中,“漢有善射者樓煩,楚挑戰(zhàn)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zhàn),樓煩欲射之,項王嗔目叱之,樓煩不敢仰視,手不敢發(fā),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睘踅畤?,項羽雖然被漢軍重重包圍,但仍然勇不可當,“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碑旐椨鹋c馬童打照面時,馬童雖然認出了項羽,但懾于他的駭人氣勢,在心驚膽戰(zhàn)地指認出項羽后就再也不敢說話了。
其次,項羽則不僅認出了呂馬童是自己的故人,并且還對馬童說了一句:“汝非吾故人呂馬童乎?”馬童萬萬沒想到項羽身陷重圍,竟然還認出了自己,一時手足無措,既震驚,又心怯,因而說不出話來。正因為馬童面對項羽膽戰(zhàn)心驚,狼狽不堪,在項羽看來,他似乎是被迫而來,于是下文就有“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分析項羽的脾性可知,他對故人是充滿深情的。如他自刎前,烏江亭長勸他渡江,項羽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至死都不肯渡江;彭城稱霸后,項羽曰:“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因而被人譏為“沐猴而冠”,可見其非常重視故人之誼。但項羽對敵人及背叛自己的人是非常殘暴的。按如淳的解釋,呂馬童一面指認項羽,一面親口告訴王翳,像這樣的賣主求榮之輩,項羽怎么可能愿意慷慨地獻上自己的頭顱呢?這又從反面論證了如淳解釋的不嚴密性。正因為馬童指著項羽,與馬童同來的王翳得到了他的示意,才認出了項羽。
通過對以上這則例句的糾謬可知,由于文言文表情達意的不充分性,所以在對有些難以理解的文句進行訓釋時,要充分揣摩隱含在語句中的潛在意義,補充出省略的成分,在不違背訓詁學原則的基礎(chǔ)上,作出最符合原義的解釋。
[作者通聯(lián):浙江桐鄉(xiāng)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