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 要: 明代詩人趙時春吟詠崆峒山的詩歌,從不同角度描摹了崆峒山的雄險、秀麗和靈異,并寄寓了詩人面對人生低潮和仕途坎壈時的不屈、失意和無奈之情,詩風率真豪邁,有《詩經(jīng)·秦風》之遺韻。
關(guān)鍵詞: 崆峒山 趙時春 明代詩歌
趙時春(1508—1567),字景仁,號浚谷,平?jīng)觯ń窀拭C平?jīng)鍪校┤?。嘉靖五年?526),18歲的趙時春考了會試第一名、殿試二甲第三名,榮登進士第。天資聰穎的他早年即以詩文名世,是當時的“嘉靖八才子”之一。同時,趙時春喜歡談兵,“幼與群兒嬉,輒列旂幟,部勒如兵法”[1]5300,出仕后不久即在兵部任職,后來又在地方上練過兵,在邊關(guān)帶兵打過仗,所以《明史》將其作為邊將立傳。趙時春文武兼修,卻一生仕途坎壈,三次罷官。從他登第到去世的40年間,在朝廷任職累計不超過10年,而賦閑在家則達30年之久。
趙時春賦閑家居的30年,也是與家鄉(xiāng)山水相依相伴的30年。在平?jīng)霰姸嗌剿坝^當中,趙時春最熟悉且題詠最多的,當數(shù)“西來第一山”的崆峒山,據(jù)統(tǒng)計有55首之多。這些詩歌不僅描寫了崆峒山雄偉秀麗的自然景致,還寄寓了詩人忠君戀闕的真實情愫。
一、崆峒山之雄險與詩人之不屈
嘉靖十年(1531),趙時春寫了一篇《游崆峒記》,其中道:“崆峒得涇而勢愈尊,蓋由鑿前后峽以疏涇。而崆峒始夐出,譬猶正人君子,禮儀以峻其防,巍然莫屈?!盵2]98的就是崆峒山的高峻雄偉,并以威儀巖巖的君子比擬,神韻畢現(xiàn)。嘉靖十三年(1534),趙時春作了《陟崆峒》一詩:“縈回緣鳥道,蹭蹬俯蛇盤。絕壁千重啟,連天一徑蟠。仰高心轉(zhuǎn)迫,回首路方難。險絕更休息,憑誰銜馬鞍?”[3]159從視覺感受和行動感受兩方面,通過比喻、夸張、對比、反問等手法,集中描寫了崆峒山之高峻雄險。但是,估計登過崆峒山的人未必都認可趙時春的這一描寫,正是理解本詩的切入點。這年趙時春25歲,四年前僅僅因為一篇奏疏,他被解職回鄉(xiāng),空留了一腔報效國家、安定黎庶、建功立業(yè)的熱情。正是這次頭破血流的碰撞,使趙時春真正認識到了宦海艱辛和人生不易。他把崆峒山寫得比實際還要高、還要險,實際上是在寫自己的宦途感受和心路歷程。
當然,趙時春并不是總拿崆峒的險峻比擬自己宦途的艱辛。如《次段羲民空同抒懷(之一)》:“兀硉平穿縹緲間,近連天柱號天關(guān)。遠分秦隴三川水,收盡昆侖萬里山?!盵3]324此詩所寫內(nèi)容與前引《游崆峒記》相似,是借崆峒山的雄壯巍峨表達詩人主觀人格意志的。這里與其說是寫山,不如說是寫了一個頂天立地、冠絕古今的偉岸丈夫形象。這首詩作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其時趙時春35歲。五年前,趙時春被朝廷再次啟用為東宮屬官,任翰林院編修、司經(jīng)局校書。第二年,嘉靖皇帝病重,趙時春和另外兩個同僚上疏,“請東宮御殿,受百官正旦朝賀”[1]5301,目的是“以崇國本”[2]529。這讓本來多疑的嘉靖帝頓生猜忌之心,覺得這些人是來逼他退位的,于是龍顏大怒,將三人全部罷官免職。趙時春第二次入朝任職,不到兩年時間就這么匆匆結(jié)束了。但和上次被罷官后不同的是,這次趙時春的心態(tài)明顯成熟了很多,并不為仕途失意而滿懷凄凄,而是豪氣沖天,笑對風云變幻。將他這首詠崆峒山的詩與十年前同一題材的詩歌相比,這點表現(xiàn)得相當明顯。
二、崆峒山之秀麗與詩人之失意
在一首詩中,趙時春這樣寫崆峒山:“層峰上接天,秀色何茫然!”[3]420上句寫高峻,下句嘆秀美??梢?,在趙時春的眼里,崆峒山集雄險與秀麗于一身,好比一個氣干云霄的大丈夫亦有其親切可人之處。他的有些詩還專門描寫崆峒山的秀美,如《招客游空同》:“靈洞曲通幽,飛淙夾澗流。古今稱福地,形勝跨九州。數(shù)與逍遙侶,時為汗漫游。幸逢皇道泰,豈羨赤松游?”[3]323這首詩寫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35歲時。此詩中,崆峒展現(xiàn)出另外一副面目,那就是別開洞天、山泉潺潺、異常秀美。詩的最后兩句卻是筆鋒斗轉(zhuǎn)?!疤笔恰兑捉?jīng)》術(shù)語,象征“天地交而萬物通”,常常用來比喻“君推誠以任下,臣盡誠以事君,上下之志通”[4]?!俺嗨伞本褪莻髡f中的赤松子,《淮南子·齊俗訓》載:“夫王喬、赤誦子,吹嘔呼吸,吐故納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备哒T注曰:“赤誦子,上谷人也。病厲入山,尋引輕舉。”[5]誦子,即赤松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有幸遇到政治清明,像我這樣才華卓絕的人能為朝廷重用,我豈會羨慕效仿赤松子那樣的神仙,整天寄情山水、逍遙避世?
正是棲居林泉非詩人之志,因此描繪崆峒秀美的詩篇,往往伴隨著揮之不去的失落與強顏,間或流露出不屈的豪情。如《次段羲民空同抒懷(之十)》:“不須世外尋幽境,休傍人間學步趨。霽月光風天路闊,丈夫肯負百年軀?”[3]324這首詩完全可以看作“幸逢皇道泰,豈羨赤松游”兩句的注腳和發(fā)揮??梢?,趙時春骨子里始終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雖然現(xiàn)實的不如意使他暫棲山水,秀美之景使他間或忘記這種不如意,但這種忘卻很短暫,短暫得都不能從一首詩的開頭貫通到結(jié)尾,而他的目光和心靈已跨越千里,投向魏闕之下。所以,在趙時春為數(shù)不多的描寫秀麗之景的詩篇中,摹寫客觀景物之句少,直抒主觀情愫之句多,而且往往透露著無奈,激蕩著不屈之豪情。但這些詩篇或詩句非但寫得不好,相反正如一位大手筆的畫師偶然為些清麗小景,其遒勁線條和雄洪氣勢為之注入別樣的骨力和氣韻。
三、崆峒之靈異與詩人之無奈
自從黃帝來向居住崆峒山的神仙廣成子問道之后,這片山水便蒙上了一層靈異之氣,真可謂是山因“仙”而靈。趙時春自小受著標準的儒家教育,長大后科考出仕,骨子里信奉的是孔孟之道,還是偏重于經(jīng)世致用的那一面。他在詩中寫廣成子的傳說和崆峒的種種靈異之處,充其量就是一個平?jīng)鐾林鴮亦l(xiāng)悠久深厚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并未真正深入這種文化。
《和同年楊副郎游崆峒韻(其二)》寫道:“雨師乘鯉曾修道,云帝騎龍更合符。玄甲影搖玄鶴洞,翠微光照翠華驅(qū)。四時花滿盤虬樹,萬劫人爭罔象珠。自有黃庭不背住,枉勞飛舄躡清都?!盵3]275乍一看,詩中物象光怪陸離,道家經(jīng)典和傳說中的奇異之事紛沓而至,頗有楚騷的風致。但這首詩究竟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愫,還需要深入分析、細細體味。首聯(lián),“雨師乘鯉”和“云帝騎龍”其實只是標明天氣狀況。頷聯(lián),“玄鶴洞”和“翠華驅(qū)”都是道家圣地,意在承托仙氣。頸聯(lián)比較有意思,上一句寫景,下一句則用了一則意味深長的典故?!柏柘蟆保础跋筘琛?,據(jù)《莊子·天地》載,離朱、知、吃詬、象罔先后去尋找黃帝遺失的玄珠,前三者均未找到,而象罔卻找到了[6]。其實,四者并非真人,而是虛擬形象,代表四種不同的“求道”方式。趙時春用這典故,并非指求道家之“道”而言,而是以“罔象珠”比喻功名利祿。尾聯(lián),“黃庭”即道家經(jīng)典《黃庭經(jīng)》;“飛舄”用的則是“王喬鳧舄”的典故[7]。這兩句詩大概是說:能夠出世修道,每天與道家經(jīng)藏為伴,何須急急切切跑到京城去做官。但是,這是趙時春真實的心聲么?未必。這首詩作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就在第二年,他又作了上引的《招客游崆峒》一詩,老實地說出了“幸逢皇道泰,豈羨赤松游”的話。
他寫崆峒之靈異的詩還有《暴雨漲毀空同橋(之三)》:“舊俗寡僧道,民間不識經(jīng)。何人開梵宇,華壁駐仙靈。丹出天妃鼎,俱張帝子庭。朝朝鐘鼓動,白象駕輜耕。”[3]318《次段羲民空同抒懷(之三)》:“好隨屏翳馭豐隆,飛上中天氣最雄。三十六宮降伏盡,一雙玄鶴賞元功?!盵3]324但是,正如前論,趙時春在用詩歌觀照崆峒山的道家文化和傳統(tǒng)時,其姿態(tài)始終是局外人的“賞”,借以暫忘現(xiàn)實仕途的不如意。一旦朝廷征召啟用,則真恨不得有雙王喬一樣的“飛舄”,趕緊回到建功立業(yè)的第一線。
對于趙時春的詩歌,《明史·趙時春傳》評曰:“伉浪自喜類其為人?!盵1]5302四庫館臣則曰:“多慷慨自喜,不可拘以格律。胡松序所謂‘秦人而為秦聲,亦其風氣然也?!盵8]這兩者的評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肯定了趙時春詩歌率真豪邁的格調(diào)。從上舉詩歌可以看出,無論是狀寫崆峒之雄險,還是描摹崆峒之秀麗與靈異,都貫穿著一股慷慨豪邁的大丈夫之氣,有《詩經(jīng)·秦風》之遺韻,但是透過不同的景致和這股大丈夫之氣,我們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顆郁郁不得志之心。
參考文獻:
[1][清]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杜志強.趙時春文集校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杜志強.趙時春詩詞校注[M].四川:巴蜀書社,2012.
[4][宋]程顥,程頤.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1:753-754.
[5][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6.
[6]郭慶藩.王孝魚整理.莊子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1:414-415.
[7][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2712.
[8][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