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揚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陜西西安 710062)
引進與生成:幼兒園課程引進中存在的實施困境與突破策略
張 揚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陜西西安 710062)
當前一些受限于自身課程開發(fā)能力的幼兒園,更傾向于引進由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作為園本課程開發(fā)的資源,并在引進與實施中極力達到生成新的園本課程。但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幼兒園在引進與實施由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中出現(xiàn)了課程理念偏差、課程評估工作欠缺、課程實施被動化、課程管理與建設不足、家長參與度不夠的問題,從而違背了園本課程開發(fā)的初衷。樹立正確的課程理念,科學評估新課程與本園的資源條件,積極進行園本教研與培訓活動,并發(fā)揮家長群體的參與效用,是當前幼兒園引進與實施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的必由之路。
幼兒園;園本課程;課程引進;課程實施
PDF獲?。?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4.008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和手段。隨著國家與社會對學前教育質量的關注,幼兒園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課程改革上,以期提升幼兒教育的質量。園本課程是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本園幼兒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設計的,更多地關注個體差異,也更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發(fā)展,因此園本課程研發(fā)已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問題。[1]在園本課程研發(fā)中,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基于自身能力水平進行研發(fā),但還有一部分幼兒園受自身開發(fā)實力水平所限,只能先引進一些新課程作為本園課程開發(fā)的重要園外資源,并在引進與實施這些新課程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努力生成新的園本課程。
由于我國并沒有實行統(tǒng)一的幼兒園課程標準,因此幼教市場上的課程開發(fā)團體有了更多為幼兒園提供優(yōu)質課程資源的機會。那些經由課程開發(fā)團體經過市場調查、研究編制、推行實施的新課程,即為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其開發(fā)主體為市場。目前,幼兒園引進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主要有愛朗課程、多元智能寶盒課程、通向數(shù)學課程、國學課程、珠心算課程等等,引進主體又以民辦園居多。但是,部分幼兒園在引進了這些新課程后,直接就拿來使用,并在實施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而破解這些新課程引進與自主生成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促進當前幼兒園園本課程生成與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關鍵?;谶@樣的立場,筆者展開了對幼兒園引進與實施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的現(xiàn)狀研究,以期打破課程實施中的困境,并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策略。
(一)引進緣由:基于幼兒園的發(fā)展需要與運營需求
幼兒園引進新課程的緣由從表面上看來千差萬別,不同園長有不同的表述。A園長說:“我們是民辦園,沒有能力進行園本課程開發(fā),為了彌補課程體系不足,只能靠引進一些市場上開發(fā)的新課程?!盉園長感嘆到:“由于我們不具備課程開發(fā)所需的專業(yè)理念與專業(yè)能力,這導致了幼兒園在園本課程研發(fā)過程中困難重重。然而,幼教市場上一些由專業(yè)團隊開發(fā)出來的新課程往往創(chuàng)新性高,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與幼兒發(fā)展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引進來加以借鑒?!盋園長苦訴道:“作為企辦園,我們需要自負盈虧,為了幼兒園能夠生存下去,也是迫于無奈才引進了一些市場上開發(fā)的特色新課程,來吸引家長為幼兒擇園。”
通過對上述園長訪談話語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幼兒園引進新課程主要是基于幼兒園自身的發(fā)展需要與運營需求。第一,完善課程體系,提升教育質量。第二,借鑒新課程的優(yōu)勢,促成園本課程的生成。第三,保住生源,維持幼兒園的生存。
(二)課程引進:課程決策主體有缺失
很多幼兒園在引進這些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時,往往是由園長帶領幾名骨干教師去考察新課程的實施概況,然后經由他們商議,最后敲定新課程的引進。而在整個引進過程中,很少能看到幼兒家長參與的身影,也很少能聽到來自家長內心的真實想法。因此,有一部分家長會對幼兒園引進一些新課程的緣由表示出了不解,同時也會懷疑這些新課程對于孩子的發(fā)展價值。還有一部分家長會強烈地抱怨幼兒園引進的新課程收費太高,但不去上又怕孩子的發(fā)展會跟不上。有些家長雖然交了費用,但是覺得新課程的實施并沒有收到他們預想的效果。此外,還有一部分家長顯示出了對幼兒園課程的漠不關心。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幼兒園把課程的決策權完全緊攥在自己手中,而忽視了家長作為幼兒園課程消費者參與課程決策的權利。這不僅導致了新課程引進過程中決策主體的缺失,也導致了家長對幼兒園課程的不解和誤解。
(三)課程實施:缺乏有效駕馭課程的實施
課程是在教師手中展開的,教師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通過對教師實施新課程的參與式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些現(xiàn)狀。第一,課程實施缺乏生成。有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完全機械地照搬課程方案。比如情境卡活動的表演環(huán)節(jié),教師就直接讀現(xiàn)成的情境卡內容:“如果你語文考試成績不及格,你會怎么辦?”很顯然,拿出這樣的問題來問幼兒并不合適。第二,課程實施缺乏有效指導。部分教師在新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并沒有成為幼兒有效學習的指導者。比如A幼兒園大一班在進行愛朗課程學習時,有幼兒遇到了一些不會的英文操作指令,教師并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的幫助,而是坐在遠遠的地方寫教案。第三,課程實施準備不足。有教師在新課程實施前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B教師要開展數(shù)學授課只是在課前10分鐘將教材大致瀏覽一遍,然后直接進行教學,結果是課程銜接不流暢,課程重難點沒有把握住。第四,教師素養(yǎng)達不到特定課程的實施要求。有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時會自行地對某些難度大的內容進行刪減,只開展擅長的部分內容,因而破壞了課程內容的完整性。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發(fā)現(xiàn)新課程的開展情況實際上并不理想。教師在新課程實施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實施中沒有能夠進行有效的教學與指導,實施后沒有及時地進行自我反思與提高。
(四)課程培訓:缺乏系統(tǒng)的培訓工作
對于新課程的師資培訓,有一部分幼兒園直接依賴于課程開發(fā)商所提供的培訓活動。但課程開發(fā)商所提供的培訓機會與人數(shù)名額畢竟有限,所以很多教師實際上并沒有接受專業(yè)的課程培訓。還有一部分幼兒園雖然開展了新課程的園本培訓工作,但是大多是走形式過場,表現(xiàn)為培訓目標不明確、培訓時間不固定、培訓內容沒有針對性、培訓者與被培訓者之間缺乏良好的交流與互動等。例如C幼兒園引進了一項新課程,只有三名教師有機會去北京參加為期兩天的課程培訓。為了能使新課程順利實施下去,該園所采取的園本培訓形式就是副園長組織一些教師去觀摩參加過培訓的教師上課,然而在觀摩完之后并沒有就課程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難題組織大家進行交流與研討。甚至還有一部分教師以有事為由而推托參與這樣的觀摩活動。
對教師進行必要的技能和方法的課程培訓是保證教師有效實施新課程的關鍵。綜上可以看出,新課程的專業(yè)培訓機會實際上非常少,培訓的人數(shù)也十分有限。而幼兒園自身開展的園本培訓工作,又缺乏組織性與系統(tǒng)性。
(五) 實施結果:未能全面滿足幼兒的興趣與發(fā)展需要
幼兒是課程的親身體驗者,課程實施的內容最終會落實到幼兒身上,因此課程實施的成效要以幼兒的興趣與發(fā)展需要為根本關注點。通過與班級幼兒的接觸與交談,了解到對于引進的新課程一些幼兒表現(xiàn)出很喜歡,如他們會非常期待每周一次的分享閱讀課程,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非常地專注與享受。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對這些新課程表示出不感興趣,如他們在進行國學課程的學習中,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經常會被迫去誦讀他們不理解的詩文。還有一些幼兒反映由于他們要上的課程太多,致使他們失去了很多的游戲時間。
綜上描述,幼兒園實施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的成效具有差異性,有些課程收效良好,而有些課程效果不佳。此外,引進的新課程數(shù)量是否導致了本園課程容量的失衡?時間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是當前幼兒園需要去關注的問題。
(一)課程理念的偏差
只有堅持科學明確的課程理念,幼兒園課程才能避免干擾,才能真正指向幼兒的全面和諧發(fā)展。[2]189在課程引進與實施過程中,教育者至少要形成如下關于課程的認識。首先,幼兒園課程是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健全發(fā)展并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一切活動的總和。[3]其次,幼兒園課程的本質在于它是幼兒的活動,它必須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4]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明了幼兒園課程目標上的全面性和啟蒙性,內容上的生活性和粗淺性,組織上的整合性和聯(lián)系性,實施上的活動性和體驗性。[2]247而在幼兒園實踐中,由于課程理念的偏差,出現(xiàn)了一些不科學也不合理的現(xiàn)象。比如,一些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訴求,開設了眾多門類的小學化課程;此外還存在一部分幼兒園引進了一些有悖于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而冠之以“特色教育”的課程。
(二)課程評估工作的欠缺
課程評估是借助科學方法和手段,確認并解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相關因素的價值與效果。[5]開展課程評估的目標是規(guī)范課程建設的內容與標準,大力促進課程建設,優(yōu)化教學過程,全面提高課程整體教學水平和人才培訓質量。[6]從應然上來看,幼兒園在引進一項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前,一方面需要借助相關的科學方法與手段,對新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性、適宜性、可行性做一個全面的評估,明確其作為課程的真正價值。另一方面,幼兒園還需要評估本園特定的資源與條件,這樣才能確保新課程的成功開展與實施。但從實然上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園在引進一項新課程前并未對其做一個科學的評估,導致了新課程在引進來之后教師實施起來的難度大,幼兒學習起來也比較吃力。還有一些幼兒園沒有對本園的現(xiàn)有資源與條件,如課程傳統(tǒng)、教師的素養(yǎng)、家長的文化背景和特點、幼兒園內的資源、本園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與需求,做一個客觀的分析,致使這些幼兒園課程的重要依據(jù)和基礎被忽視。[2]248
(三)課程實施主體的被動化
課程實施是指把新的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這要求課程實施者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作出一些調整,包括課程重點、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等一系列工作的重新組織。[7]課程實施的主體是幼兒教師,課程是在教師手中展開的,教師是理想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紐帶,因此教師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8]幼兒園教師在實施引進的新課程時需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本園的條件、幼兒的學習經驗,對所選定的課程計劃或方案進行部分改動與創(chuàng)新,使課程實施能更符合本園的實際。[9]此外,教師將引進的新課程進行園本化,實質上也可以促進其課程意識的增強與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高。然而有些幼兒園教師在實施新課程時,積極性不高,實行“拿來主義”,直接照搬新課程方案;即使自身能力素養(yǎng)達不到新課程的要求,也不主動學習與提升自我。從以往的實踐來看,有教師參與的課程設計與課程組織,教師對課程實施的主動性會更高。由于很多幼兒園并沒有對引進的新課程進行園本化的研究與設計,以及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與能力,致使教師對新課程認同度不夠,參與實施的積極性也不強。
(四)課程管理與建設的不足
對幼兒園課程來說,課程管理是幼兒園本身對幼兒園課程的建設和實踐過程進行的規(guī)范、引導和幫助,即通過一定的方式介入并適度控制幼兒園課程的設計、實施和評價過程,其根本目的是提升課程的成效,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同時促進各類教育者自身的發(fā)展。[10]因此幼兒園課程的管理與建設,對于提升幼兒園課程的質量與品質具有關鍵作用[11]。在實踐中,許多幼兒園沒有適切地對引進的新課程進行園本化的研究與設計,沒有對能力薄弱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培訓,沒有對新課程的實施進行及時的評價與改進。究其原因,還在于有些幼兒園的課程管理與建設工作的不到位,導致其沒有為新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引導,以及形成相應的培訓管理制度。
(五)課程參與主體的單一
一項新課程的開展,如果得不到幼兒家長的支持與參與,那么將是課程資源的一大浪費,課程評價主體的一大缺失。第一,父母對于自己的孩子比較了解,因此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全面的關于幼兒的信息;第二,父母可以為幼兒園課程的開展提供材料與資源,也可以為幼兒提供課程所需的經驗;第三,父母是幼兒園課程的消費者與監(jiān)督者,有權利參與到幼兒園的課程中來,而幼兒園也應為家長與幼兒提供優(yōu)質的課程;第四,父母作為家園合作中的一方,對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權利也有義務作出自己的評價,幫助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共育幼兒成長。[12]而有些幼兒園在引進與開展新課程時,并沒有讓幼兒家長積極地參與進來,導致了家長對新課程的態(tài)度漠然、認同度低,以及支持力度不夠。
總之,一項新課程的引進與實施,并不是簡單的任務完成,它需要我們全方位的考察與評估,適時的調整與園本化的研究,多方的參與與評價,長期的建設與管理。
(一)擁有正確的課程理念,把握幼兒園課程的本質
理念先于行動。只有科學明確的理念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同樣只有科學正確的課程理念作為先導,才能引領我們做出適宜的課程建設。首先,幼兒園園長要加強自身的課程領導力,全面把握幼兒園課程的本質,提高對幼兒園課程的理解力與判別力。其次,幼兒園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主動學習課程方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增強自身的課程意識,掌握科學的課程理念。最后,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還要積極地投身于幼兒園的課程實踐,并在實踐中及時進行經驗總結與自我反思,不斷拓寬和加深自己對課程的認識與理解。
(二)全面評估新課程的科學性、發(fā)展性、可行性
第一,應對新課程的科學性進行分析。即新課程的價值理念是否符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是否科學與準確無誤;課程編排是否具有邏輯性以及靈活性。第二,應對新課程的發(fā)展性進行分析。即新課程的實施能否促進幼兒健全地發(fā)展;新課程的開展能否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以及新課程能否彌補現(xiàn)有課程體系的不足。[13]第三,應對新課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即幼兒園是否具有實施新課程的設備資源;教師素質是否可以保證新課程的有效實施;幼兒當前的認知發(fā)展水平是否可以滿足新課程的需要;以及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和所需經費家長是否可以接受和承擔。
(三)主動研究新課程,促使新課程的園本化
第一步,對新課程的言語進行園本化,使其符合本園幼兒的言語水平與言語習慣。第二步,對新課程的內容進行園本化,在不影響課程基本框架的前提下,最好選擇貼進幼兒現(xiàn)實生活與直接經驗的課程內容。第三步,對新課程的難易程度進行園本化,其難度要控制在本園甚至是本班幼兒的最近的發(fā)展區(qū)內。第四步,要對新課程的玩教具進行園本化,盡量使用本園易獲得與幼兒易操作的玩教具。第五步,對新課程的評價進行園本化,制定適合本園的評價標準,注重過程性評價。
(四)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加強園本培訓
園本教研與培訓被認為是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幼兒園應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活動與培訓活動。[14]首先,園長要積極組織本園教師開展新課程的教研活動,對新課程方案不斷進行研讀、分析、審議、改造和創(chuàng)新生成。其次,教師就新課程的實施要踴躍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通過共同協(xié)商,以便選擇最佳的實施策略。幼兒園可以采取“集體備課-分頭實施-互相觀摩-共同研討-反思提高”的實施策略,不斷提升新課程的實施水平。最后,還可以聘請一些課程教育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對本園教師的業(yè)務水平進行培訓。
(五)完善新課程的管理與評價
幼兒園應加強對引進的新課程的管理,建立三級(園級、組級、班級)課程管理制度,形成課程實施的細則。園長負責課程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年級教研組長負責新課程的研討與學習;班長負責把新課程優(yōu)化實踐出來。此外,還可以開展定期與不定期的課程管理例會,加強各級管理之間的溝通與交流。[15]課程評價有助于了解課程與教學工作的適宜性、有效性,幼兒園應建立完善的新課程評價機制,包括對新課程方案的評價、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課程實施成效的評價,通過多方、及時的評價,推動教師教學工作的改善與課程品質的提升。
(六)大力發(fā)揮家長的參與效用
幼兒園應重視課程審議的必要性以及家長作為課程支持者的重要角色,做到積極主動邀請家長參與到新課程的引進與實施中來,提高家長的參與意識。幼兒園應加強家長委員會的建立,信息公開平臺的建立,課程說明會的召開等等,讓幼兒家長可以有更多的途徑了解新課程、參與新課程、評價新課程。此外,幼兒園還應通過家長會、幼兒園開放日等途徑,提高家長的課程意識與課程素養(yǎng),從而展現(xiàn)家長群體的力量與價值。
[1] 虞永平.試論園本課程的建設[J].早期教育,2001(15):4-6.
[2] 虞永平.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 虞永平.學前課程價值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28.
[4] 鄭三元.論幼兒園課程的本質[J].學前教育研究,2005(3):5-8.
[5] 黃應堂,段清宏,李智軍,梁琪.關于課程建設與課程評估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5(1):38-42.
[6] 黃應堂,李印生,段清宏,李智軍.課程評估實施策略及相關研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5(2):51-54.
[7] 施良方.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30.
[8] 莊春梅.論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導刊,2005(5):4-7.
[9] 嚴仲連.幼兒園課程實施適應取向的內涵、特點及影響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10(2):27-32.
[10] 虞永平.在課程管理實踐中提升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質量——廈門市思明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5(10):22-25.
[11] 虞永平.幼兒園課程中的家長參與和家長發(fā)展[J].學前教育研究,2006(6):56-58.
[12] 宋占美.美國學前教育課程標準的實踐與思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3] 趙南.幼兒園引進市場開發(fā)的新課程的基本原則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11):37-41.
[14] 劉敏,馬波.成都市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6(1):66-69.
[15] 殷靜,向建秋.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問題及對策——渝北區(qū)市級示范幼兒園"課程實施"調研[J].成都教育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2(11):57-60.
[責任編輯 朱毅然]
Introduction and Generation: the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ZHANGYang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Currently, some kindergartens that lack the ability of developing new curriculum incline to introduce the curriculum devised by the market as their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ry to create new ones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tion and practice. But in real practice, problems, including concept deviation, deficient evaluation, passive teaching,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of patriarch, lead to the violation of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developing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kindergartens to develop a proper curriculum idea,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resources of the new course and kindergarten actively carry out research and training activities in the kindergarten, and exert the utility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introduction; implementation
2016-12-11;
2017-02-03
張揚,女,安徽馬鞍山人,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學前教學研究前沿
G612
A
2095-770X(2017)04-0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