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桂香 傅愛瓊 林冬梅
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鐘桂香 傅愛瓊 林冬梅
目的:探討康復護理團隊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穩(wěn)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2014年6月~2016年6月選取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出院時行常規(guī)出院宣教;觀察組出院接受康復護理團隊干預,干預時間為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肺功能及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干預后6 min步行實驗(6MWT)、第1秒用力呼氣量、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最大呼氣中段平均流速均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及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康復護理團隊干預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肺功能,促進患者預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康復護理團隊;慢性阻塞性肺病;穩(wěn)定期;肺功能;生活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群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表現(xiàn)為氣流受限,病情反復發(fā)作,肺功能減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勞動及正常生活[1]。近年研究指出[2],對COPD穩(wěn)定期患者進行有效干預可改善患者運動耐力,阻止患者病情進展,減輕患者臨床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祻妥o理團隊干預模式是由多學科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康復團隊通過對COPD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增加患者膈肌活動度,重建呼吸模式,減輕能量消耗,提高運動耐受性,改善COPD呼吸功能的康復護理手段[3-4]。本研究對COPD穩(wěn)定期患者應用跟蹤式綜合康復護理,取得理想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4年6月~2016年6月選取本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納入標準:(1)年齡均>60歲。(2)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分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2013 年修訂版)[5]相關標準,且所有患者均處于穩(wěn)定期。(3)經(jīng)肺部纖維鏡、X線等影像學手段確診。(4)均于知情同意下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疾病或語言交流障礙者。(2)嚴重呼吸道感染者。(3)對糖皮質激素過敏或β2受體激動劑過敏者。(4)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 38例,女 22例;年齡 61~78歲,平均(65.80±2.80)歲;病程1~10年,平均(3.50±0.80)年;吸煙者 28例,合并高血壓 病22例,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冠心病 20例;學歷:小學 20例,初中 15例,高中 15例,大?;蛞陨?10例。對照組中男 36例,女 24例;年齡 61~80歲,平均(66.20±2.90)歲;病程1~12年,平均(3.90±1.10)年;吸煙者 26例,合并高血壓病10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冠心病 9例;學歷:小學 22例,初中 13例,高中 15例,大專或以上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出院前行出院指導,內容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肺功能康復指導及情緒管理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跟蹤式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患者實施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成立康復護理團隊 團隊成員包括主治醫(yī)師1名,主管護師2名,康復治療師2名,心理咨詢師1名,膳食營養(yǎng)師1名。(1)主治醫(yī)師。患者出院前1 d由主治醫(yī)師對患者基本情況、病情、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收集資料,并與康復治療師共同制定康復護理措施,建立康復治療手冊。(2)主管護師。負責檢查及督促康復訓練開展情況。(3)康復治療師。對患者運動康復肌呼吸功能康復進行訓練,并為患者制定康復治療方案。(4)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及心理干預。(5)膳食營養(yǎng)師。為患者制訂個體化膳食營養(yǎng)方案。
1.2.2 康復護理措施 (1)呼吸功能鍛煉。①呼吸肌功能鍛煉。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適體位,全身放松,使腹部隆起,收縮腹肌,呼吸時雙手按壓腹部及肋下,促進腹肌收縮,每天2次,每次10~15 min??s唇呼吸:患者取臥位、立位、坐位均可,用鼻呼吸,將嘴唇縮成魚嘴狀,并緩慢呼氣。每天練習3次,每次5 min。②康復運動。根據(jù)患者喜好,為患者定量設計步行、蹬梯、上肢運動等。住院期間指導患者進行上肢運動,并發(fā)放圖冊,讓患者回家后能自行學習掌握。每天2次,每次15~30 min。③家庭氧療。指導患者每天運動前、飯前及夜間吸氧,吸氧濃度1~2 L/min。(2)運動指導。根據(jù)患者病情,為患者制訂運動干預方案,患者采用有氧運動,每次運動30 min,每天2次?;顒右陨⒉綖橹?,以患者不感到胸悶或氣促為宜。(3)營養(yǎng)指導。由營養(yǎng)師根據(jù)患者營養(yǎng)狀況、飲食習慣為患者制訂飲食干預方案,飲食應以低糖、高蛋白質的食物為主,鼓勵患者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蔬菜肌水果。鼓勵患者每天飲水1000~1500 ml。(4)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者遇到的困惑,客觀分享患者疾病及治療,支持、鼓勵患者,增強患者治療信心,鼓勵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同時鼓勵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家庭支持,以增強患者康復信心。
1.2.3 干預方法 患者干預時間為3個月,出院時由康復護理團隊對患者進行集中講課,內容包括COPD定義、發(fā)病誘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預防措施等。出院后由康復護理團隊通過電話隨訪、微信隨訪、上門隨訪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復情況,每周隨訪1次。
1.3 觀察指標 (1)呼吸功能 。分別于出院時及出院后3個月應用肺功能檢測儀測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最大呼氣中段平均流速(MMEF)。6MWT測定:由康復治療師記錄患者6 min內步行距離,以不引起患者氣短的情況下測定。(2)生活質量。應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6]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包括癥狀、活動能力及疾病影響評分,共76個條目,各維度得分為0~100分,分值越低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MWT及呼吸功能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MWT及呼吸功能比較±s)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6MWT及呼吸功能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患者需要長期接受規(guī)范化的治療及管理,對于COPD穩(wěn)定期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專業(yè)護理知識指導,導致患者居家康復效果不理想,增加患者再入院率,影響患者生活質量[7]。本研究對COPD穩(wěn)定期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團隊干預模式,出院后由專業(yè)化的康復護理團隊為患者提供肺功能鍛煉、運動訓練、營養(yǎng)指導及心理干預等綜合性康復護理措施,并獲得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6MWT,F(xiàn)EV1,F(xiàn)EV1/FVC,MMEF等呼吸功能指標均大于對照組,表明康復護理團隊干預模式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赡茉蛉缦?(1)實施呼吸體操、呼吸訓練及運動鍛煉可增加COPD患者膈肌活動度,提高患者呼吸肌肌力,提高肺泡換氣量,降低COPD患者呼吸時能量消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8]。(2)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干預能有效維持患者理想體重,增強機體免疫力,減少COPD患者急性發(fā)作頻率及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從而促進患者康復[9]。
COPD患者不僅存在嚴重的軀體癥狀,同時還好誘發(fā)患者心理障礙,可能是由于反復的胸悶、心悸、氣促可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及抑郁情緒,同時多次就醫(yī)會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及心理負擔,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0-11]。因此,康復護理團隊干預不僅對COPD患者進行軀體癥狀干預,同時對患者心理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癥狀、活動能力受限及疾病影響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康復護理團隊干預可提高COPD患者生活質量。這是由于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了解患者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患者加以干預,減輕及消除患者康復過程中存在的疑慮及焦慮感,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復鍛煉依從性,讓患者能積極面對疾病,從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12]。此外,家庭支持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社會支持不足會導致患者對疾病治療過度恐懼及缺乏信心,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支持可讓患者感受來自家庭的關愛,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團隊干預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穩(wěn)定期患者肺功能,促進患者預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李召芳,安振國,楊文東等.臨床護理干預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4,12(2):102-104.
[2] 羅慧潔.肺康復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4,29(3):218-219.
[3] 吳海燕,錢 鈞,郝 建,等.康復訓練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10):1787-1789.
[4] 梅 婷.老年穩(wěn)定期COPD的家庭康復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3,34(14):2799-2800.
[5]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病學組.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病診療指南(2013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32-35.
[6] 張新靜,沈 威,高 蔚.六分鐘步行試驗及圣·喬治呼吸問卷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運動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2):82-83.
[7] 楊麗云.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1):821,824.
[8] 林海清,陳嘉馨,彭惠容,等.早期肺康復護理對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7):1704-1706.
[9] 陽緒容,敖冬梅,秦 勤,等.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4):23-25.
[10]俞志紅,朱利月,葉 莉,等.家庭肺康復護理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2015,34(6):524-526.
[11]齊昌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復護理的探討[J].中國臨床護理,2013,5(5):396-398.
[12]彭 慧.呼吸康復護理對老年COPD患者生存質量的干預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0):238-239.
(本文編輯 陳景景)
Influen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COPD patients
ZHONG Gui-xiang,FU Ai-qiong,LIN Dong-mei
(People’s Hospital of Jiaoling County, Meizhou 514199)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eam o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the stable period.Methods:Selected 120 elderly COPD patients admitted in respiration medicin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and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random,conventional discharge instruction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hen they were charged,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rehabilitation team nursing intervention when they were discharged, with an intervention period of 3 months, and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6min walking test,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of the first second, proportion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of the first second in vital capacity and average flow rate of maximal midexpiratary flow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more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The total scores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limitation of motion, disease influe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Conclusion: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eam intervention model could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elderly COPD patients in the stable period, promote the patients’ prognosis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eam;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able period;Pulmonary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514199 梅州市 梅州市蕉嶺縣人民醫(yī)院
鐘桂香:女,大專,主管護師
2016-10-31)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