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霞++陳長青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波瀾,有起伏,才能精彩吸引人。文章遣詞造句講究,才能奪人眼球,成就華章。正如孔子所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而學會修辭,則是精彩文章至為重要的一環(huán)。修辭,不僅僅是修辭格的使用,它是“對語言材料進行選擇、調(diào)整和組合的過程,目的是為了使語言表達鮮明、生動”。本文從語音、詞語和語句三個方面,就作文如何使用修辭,做點探討,以期對中學生的寫作有所助益。
一、語音修辭
它主要是為了使語句富有節(jié)奏,優(yōu)美動聽,同時使語句富有變化,不呆板。為達到這兩種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運用對偶句。詩是凝練的藝術,更是講究對仗工整的藝術??纯赐醪峨蹰w序》中的語句: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試想,這樣的語句呈現(xiàn)文章中,老師焉能不欣賞。
(二)妙用疊音詞。使用疊音詞,一是讀來朗朗上口,二是可以達到強化內(nèi)容、情感的目的。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三個“深”道出了庭院的廣大與幽靜。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疊音詞的運用道盡了環(huán)境的凄涼和心境的凄慘。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荷塘四周的樹木: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斑h遠近近、高高低低”疊音詞的使用,仿佛我們的眼前盡是樹了。
(三)使用排比。我們知道,使用排比,可以讓文章富有氣勢,如滔滔江水般流淌。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福建優(yōu)秀考生作文開頭:春,是情人的眼眸,那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的顧盼流轉(zhuǎn);夏,是熱烈的靈魂,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與豪情;秋,是愁人的心緒,那是“滿地黃花堆積”的愁情與悵然;冬,是勇士的信念,那是“零落成泥碾作塵”的義無反顧。
(四)運用頂真、反復修辭。頂真,雖在文章中不怎么常用,但在廣告宣傳和歌曲中運用,往往受到很好的表達效果。如豐田車的廣告: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陳慧琳《記事本》:愛的痛了,痛的哭了,哭的累……日記本里頁頁執(zhí)著。反復修辭的使用,一是讀來音律的上口,二是可以強化句意內(nèi)容。魯迅《紀念劉和珍君》: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二、詞語修辭
詞語修辭,就是對所使用的詞語加以選擇和鍛煉,古人所謂的“煉字”,就是這個意思。賈島的“推”“敲”,王安石的“綠”即為典范。再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論《水滸傳》中“那雪正下得緊”,著一“緊”字而境界全出。古希臘賀拉斯所言:“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戶曉的字便會取得新義,表達就能盡善盡美?!蹦敲矗绾巫屛覀兊谋磉_化腐朽為神奇呢?
(一)用心選擇打磨詞語,特別是動詞和形容詞。平常詞,用心選用,進入特定語境,往往變得神奇,富有韻味。請看:
1.樹葉綠得發(fā)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2.他想,走到哪里天黑了,什么地方不能隨便滾一夜呢?(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6.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一剪梅》)
7.今夜,在異鄉(xiāng),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jié),容許一個落魄士子放肆他的憂傷。(張曉風《不朽的失眠》)
8.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了布谷咕咕的啼聲。(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二)詞語超常規(guī)搭配組合。有時,為了達到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詞語之間的搭配可以超越常規(guī)進行組合,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捧起清清的湖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周嘉堤《夏夜》)
2.溫一壺月光,伴寂寞下酒。(山東考生)
3.魯迅走了,民族魂消失了,我們守望的只有一地瘦瘦的蒼涼。(山東考生)
4.步履匆匆回到工棚,一身疲憊躺下,然后蓋上一件風塵仆仆的大衣。(山東考生)
5.世界如此姹紫嫣紅,綻放一樹樹的繁華。(山東考生)
6.于是一曲悲歌唱了千年,一彎秋月注視了千年,一江荻花蒼白了千年。(《弦上月光》)
7.往事的風,淡淡地憂傷,一切的一切都回不來的過去一點點錯開,彌漫著空洞的無奈。(張榮榮《何人夢里無花落》)
8.今夜,月華如水。今夜,為你無眠。我站在歲月的彼岸,隔著雪花的距離,思念成殤。(凌懿《想念你是一種幸?!罚?/p>
(三)使用修辭格,讓表達生動。修辭的妙處,就是原本單調(diào)枯燥的事物,變得豐富生動起來。在詞語修辭中,著重介紹通感和仿詞。通感,有時,也可稱之為“移覺”,即感覺的轉(zhuǎn)化、遷移。如古詩“風來花底鳥語香”,將聽覺的聲音轉(zhuǎn)化為嗅覺的氣味;“鳥拋軟語丸丸落”,將聽覺的聲音轉(zhuǎn)化為視覺的形象。再舉例如下——
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借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隱隱約約,清幽淡雅來表現(xiàn)荷香的若有若無,清幽淡雅,不僅揭示了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好的意境。
2.暮色灰黃而涼爽,本來就寧靜的黃昏,靜止了一般。(陳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視不可感,“涼爽”是感覺效果移用于視覺。
3.被角的濕冷使我驚醒,歌聲還在心的深處長顫。(沈從文《遙夜》)歌聲“長顫”是感覺效果移用于聽覺。
4.“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夢幻一般輕輕的籠罩著我?!保ā蹲咸偬}瀑布》)“夢幻一般”,屬于內(nèi)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與“夢幻”的迷蒙輕靈相似,互為溝通。
三、語句修辭
就是對所使用的關鍵句子或段落加以選擇和鍛煉,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煉句”。語言表達中,使用不同的句式,可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杜甫詩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或許我們達不到那樣的高度,但有那樣的追求,我們的文章一定可以讓讀者刮目相看。
(一)妙用倒裝句。古文中,使用倒裝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并沒有什么特殊表達效果。但如果將古文中的倒裝,尤其是定語后置,運用到現(xiàn)代漢語中,則會讓人喜出望外。
舉例:1.昨天下了一場大雪,紛紛揚揚的。
2.周日,我參加了一個生日派對,冷冷清清的。
3.迎面跑來一群少年,興高采烈的。
(二)整散句并用。整句使用,可以使句子氣勢貫通,聲音和諧;散句使用,則使句子靈活生動,自熱而不呆板。請看:
1.流連一番,天色已晚,該走了。細雨依然。(黃剛《草堂詩魂》)
2.斜陽已成余輝,閣上人去,鳥去空留一片寂寥。(潘碧秀《流淚的滕王閣》)
(三)設問、反問,韻味無窮。本來無需問,卻偏要自問自答;明明是肯定或否定,還要反問一下,這便引起了讀者的思索,同時也加強了肯定或否定的語氣。請看:
1.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艾青《我愛這土地》)這句可謂點睛之筆,被無數(shù)人引用過,經(jīng)典在自問自答中鑄就。
2.如果說冬天已經(jīng)來了,那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西風頌》)反問思考的雪萊,被恩格斯稱之為“天才預言家”,他的一問,透露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周易》云,修辭立其誠。劉勰也說,勿為文造情,而是因情為文。中學時代的文章,不妨華麗些,誠如學者沈紅旗所言,不要總將華麗與華而不實聯(lián)系在一起,華麗,決不僅指詞藻的繁豐、典故的疊用、引用的穿插及句式的靈活多變,辭格的交錯出現(xiàn)等。真正的華麗源于從容的儒雅性格、辯證的思維形式、厚重的文化底蘊、嚴謹?shù)目茖W氣質(zhì)。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在華麗表層基礎上,慢慢進入到真正的華麗中去。
【參考文獻】
修辭無處不在【J】.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