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亞男++叢歡++鄒宇++宋娟++王玉春++王曉麗
摘 要:在醫(yī)學專業(yè)中,藥理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傳統的藥理學教學采用單一的LBL模式,即以課堂講授為主要形式,教學質量不如人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教學理念的更新,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模式受到廣泛認可和推崇。微課程建設是對學科建設的重要補充,既可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可以增加課程內涵,對學科與時俱進的發(fā)展有重大意義。筆者學院試圖以微課教學為抓手,推進藥理學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全面提高藥理學教學質量與水平,為學生后繼的醫(yī)學知識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微課 藥理學 教學模式 微課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2(a)-0178-02
藥理學有著理論性強、抽象性強的自身特點,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教師的教學理念、模式及手段落后,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這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與終身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目前,微課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已經十分普及,成為信息時代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因此,有必要利用微課教學的作用與優(yōu)勢,打破當前藥理學教學的弊端,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服務于教與學,促進教與學的雙向成長。
1 微課的內涵及特點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雛形源于美國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s課程,之后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 Penrose先生完善。在國內,2010年,廣東佛山教育局胡鐵生先生率先提出微課概念,現已為國內大部分院校所實施,均取得良好效果。
國內外不同學者對微課概念的論述角度不同,論述的內容也不盡相同。筆者通過分析整理,發(fā)現這些概念的核心內容基本趨于一致:都認同微課形式以視頻為主;都提出微課以短小精悍為最突出特點。根據上述表述,筆者總結出:微課是一種便于移動學習或在線學習的學習內容,其以網絡流媒體視頻形式呈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需強調微視頻時間宜控制在5~10 min以內。微課資源呈現形式以視頻為主,也就是微視頻。但微視頻只是微課資源呈現形式中的一種。
具體來講,微課教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1)教學目標單一。微視頻比較短小,能容納的教學內容有限。所以,它的教學目標比較單一,通常針對某一個教學點而開發(fā)設計,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點中的重難點。
(2)教學時長較短。微視頻一般都不超過10 min,為的是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3)教學內容精簡。由于時間限制,微視頻教學內容不能長篇累牘,必須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找到關鍵教學點,制作成微課視頻,供學生觀看、學習,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4)使用方便、快捷。為了便于學習者隨時學習,微視頻的載體以流媒體為主。對于在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在課下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反復觀看需要鞏固和學習的內容,直到學會為止。這樣既能節(jié)省學習時間,又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2 微課在藥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與意義
在醫(yī)學專業(yè)教學中,藥理學不僅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更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重點學科。傳統藥理學教學采用的LBL教學模式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性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興趣。這與現代醫(yī)學教育教學觀念嚴重背離,不僅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反而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反感、抵觸心理,甚至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
微課使用視頻制作技術,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做到對知識點的反復觀摩與學習,忽視地點、時間等傳統授課條件,授課內容重點突出,時間簡短,使枯燥的內容形象化,非常契合當前學生們喜歡變革、迷戀網絡、熱愛自由的性格愛好,所以將書本重點難點知識、自主學習知識通過微課形象化、線上化、隨身化是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大趨勢。由此可見,微課在我國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很大的可行性。通過微課的應用與實施,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藥理學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移動學習,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以下內容具體闡述了在藥理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的意義。
(1)藥理學為學院專業(yè)基礎課,多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講授。一方面,由于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性;另一方面,大班授課也難以實施TBL、PBL等教學方法,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效果較差,所以引入網絡平臺及微課程等輔助教學手段十分必要。它是對傳統講授教學法的一種有效補充。
(2)藥理學授課內容緊湊,部分學生對重點難點內容易發(fā)生漏聽、難以理解等現象。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特點,篩選部分知識點錄制成微課程資源,將資源上傳至藥理學網絡精品課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校園WiFi、Kingosoft網絡平臺及微課程在課堂之外進行學習。而且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隨時觀看,利用碎片化時間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由于課時或專業(yè)問題部分教材內容需要自主學習,一些學生缺乏主動性,難以掌握相應知識,通過網絡微課程及Kingosoft網絡平臺考核,能夠擺脫書本的枯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及熱情的目的。
3 促進微課在藥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路徑
3.1 制作優(yōu)質的藥理學微課程
微課教學的核心是優(yōu)質的微課程教學資源。要想推進微課模式及手段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必須開發(fā)制作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及興趣的優(yōu)質藥理學為課程資源。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的醫(yī)學基礎課微課程數量少之又少。而且微課程的開發(fā)制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多項技術和多種設備支持,緊靠某個學?;蚰硞€教師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因此,筆者建議國家教育相關部門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組織相關的公司、學校及網絡平臺組成藥理學微課程開發(fā)團隊,建立完善的藥理學微課程資源庫,為微課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保障。
3.2 提高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素養(yǎng)
微課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源呈現形式,而且是一種適應現代信息技術時代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和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及手段意味著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革。教師必須主動適應現代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的潮流和趨勢,積極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和方法,促進自身專業(yè)化成長。這樣在基于微課的藥理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才能扮演好自身角色,有效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復合型醫(yī)學人才。同時,也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 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傳統藥理學的教學實際情況,不斷改進發(fā)展的一種新穎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其獨有的特點,改變了傳統藥理學教學的枯燥、乏味,同時通過微課教學形式,突出了重難點,并進行了視頻美化,增加了藥理學教學、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使學生在這種全新的藥理學學習過程中,對于復雜的概念問題、理論問題,能夠更好地理解消化。因此,有必要利用微課這把“利器”,推進醫(yī)藥學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陳智敏,呂巾嬌,劉美鳳.我國高校教師微課教學設計現狀研究——對2013年“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295個微課作品的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8):20-27.
[2] 侯迎迎.論微課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6(6):3.
[3] 余勝泉,陳敏.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微課設計[J].開放教育研究,2014(1):100-110.
[4] 李巧芳,楊文美.我國微課程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2013(3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