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斐,王洪娜,劉曉霞,鄭成鳳,王立燕,姚明燕,劉英新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系一種質量管理工具,由6~8名圈員組成,旨在發(fā)現(xiàn)工作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圈員全部參與其中解決完成這一問題。2015年12月—2016年10月筆者所在科運用QCC活動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達到預期目標,現(xiàn)將活動報告如下。
1.1 前期工作 (1)本著自愿報名、擇其所長的原則最終選出8名護士組成QCC小組,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5名。(2)圈員積極參與為小組擬定圈名、圈徽,最終通過打分選定“攜手圈”為該次活動的圈名,并確立了圈徽及其賦予的涵義。(3)擬定活動進程,根據(jù)每位圈員特長分派任務。
1.2 確定活動主題 圈員們提出科室存在的問題,討論并深層挖掘,最終以“1,3,5”打分法選出“降低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為該次活動主題。
1.3 現(xiàn)狀把握 經(jīng)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繪制柏拉圖,根據(jù)柏拉圖二八定律[1],最后得出“降低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外滲、堵管及脫管”是該次QCC活動主要解決的問題。
1.4 目標設定 目標值=現(xiàn)況值-現(xiàn)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1],該次活動目標是將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降低到29.1%。
1.5 原因分析 圖1、圖2、圖3分別從人員、工具、方法及其他四個因素的基礎上細分出導致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外滲、堵管及脫管的中原因,在中原因基礎上再分支出小原因。
圖1 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外滲原因分析魚骨圖
圖2 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堵管原因分析魚骨圖
圖3 老年患者靜脈留置針脫管原因分析魚骨圖
將各項小原因羅列出來,通過“1,3,5”打分法確定要因,最終確定了導致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拔管的要因為:血管選擇不當、無操作流程、護士巡視不到位、管道折疊。
1.6 對策擬定 針對要因、通過“5W1H”原則進行方法學討論[1]。 見表 1。
表1 降低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對策擬定評分表
1.7 對策實施 (1)設計通氣手套,即改良后的約束具。對于煩躁的患者,傳統(tǒng)的約束具可以用手抓撓導致套管針脫落,改良后的約束具由約束帶和網(wǎng)面手套組成,網(wǎng)面便于觀察,上有自粘開口,便于對套管針進行操作。(2)設計手臂固定帶,起到約束及保護套管針的效果。設計透明透氣材質、粘貼式的套管針手臂固定帶,可調(diào)節(jié)松緊度且便于隨時觀察[2]。(3)設計頭皮針u型軌道,防止折疊。頭皮針軟管道易打折引起輸液不暢,將輸液器排氣針的軟管部分做一切口,將頭皮針易打折處嵌于其中可有效避免折疊。(4)組織學習相關血管解剖知識。組織全體護士學習人體手臂血管解剖圖,定期考核相關知識;規(guī)定穿刺部位選擇順序,指導護士選擇粗直、遠離關節(jié)的近端血管作為穿刺部位,避免在踝腕關節(jié)及下肢穿刺[3]。
由圖4可以看出,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由活動前的43.8%降低到活動后的19.5%,實際成效優(yōu)于目標值29.1%。圖5可看出,QCC活動小組無論從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還是自信心、團隊凝聚力、積極性等方面均較活動前明顯提高。
圖4 改善前后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比較柱狀圖
圖5 改善前后無形成果比較雷達圖
通過QCC活動,圈員積極踴躍參與并運用“頭腦風暴”及“‘1,3,5’打分法”,找出了導致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拔管的要因,通過“5W1H”原則確定了可行性對策,通過“使用改良后的約束具、手臂固定帶、頭皮針u型軌道及相關血管解剖知識的學習”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套管針非預期撤管率,使本次QCC活動收到了預期效果,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患者解決問題[4]。
參考文獻
[1]張幸國,王臨潤,劉 勇,等.醫(y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4:8-23.
[2]周曉菲.靜脈留置針留置部位的效果探討[J].臨床護理雜志,2010,9(1):76.
[3]袁 琦,黃 燕.開展品管圈活動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護理理論水平[J]. 護理研究,2010,24(7):1761-1762.
[4]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8:49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