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
摘 要 當今世界,新媒體日益發(fā)展。微信自2011年針對iPhone用戶推出1.0測試版以來,備受大學生受眾群體的喜愛。微信中的表情符號成為其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媒介。近幾年,動畫,明星表情包的出現(xiàn),使微信傳播更生動。文章從大眾傳播學之受眾選擇心理的視角出發(fā),以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數字為依據,旨在揭示大學生群體選擇微信表情包的心理動機,從而為微信表情的制作商提供有利指導,研發(fā)出更為大學生受眾群體所喜愛的表情包。
關鍵詞 微信表情;傳播心理;大學生群體;審美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7-0032-03
1 微信表情符號的誕生與發(fā)展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截至2013年11月注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是亞洲地區(qū)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從最初的只有聊天發(fā)圖片,添加聯(lián)系人功能,到如今,已集各類表情包,掃一掃,微信小視頻等功能于一身。微信從最初的只有靜態(tài)表情符號,到如今兼具動態(tài)表情符號、明星表情包等,使人們的信息傳播過程更加豐富。
微信,區(qū)別于書信、短信、飛信,是一種新型的傳播媒介。微信中的表情符號作為意義的載體,使傳播的過程形象化,趣味化。擺脫了傳播過程中僅有文字的枯燥和乏味。隨著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媒體的崛起,微信表情符號已成為新媒體時代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與人們的信息交往活動相交融。微信表情符號以活潑的交流方式,微妙的情感表達著稱。使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呈現(xiàn)一種符號化的特點。其中,明星、動畫片中的卡通人物、動態(tài)的圖片等頗具動態(tài)性,幽默性的形象成為微信表情包的素材源泉。對于大學生群體而言,“瘋狂的兔子、迪士尼公主、櫻桃小丸子”系列等表情包具有形象生動,表達夸張的特點。在緊跟時尚熱點的同時,也傳播著網絡熱詞。如“我已用盡洪荒之力!”“厲害了,我的哥”。使傳播過程的接近性更強。
微信中的表情符號作為一種象征符,新媒體環(huán)境正是其誕生的土壤,而人類的精神交往活動也為這種象征符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魻栔赋觯覀內祟悘某錾_始就生活在一個符號的世界里,符號與它的對應物之間有一種近似的普遍性。對符號意義的準確解讀是完成意義傳遞的目標。符號作為意義傳播的載體,在人際傳播過程中有傳達功能[1]。在信息符號化和意義符號化的過程中,傳播者將所要表達的意義符號化。微信表情包研發(fā)人員作為傳播者,將想要展現(xiàn)的創(chuàng)意經過思考,融于所研發(fā)的微信表情符號之中。微信表情符號作為一種象征符,是存在于具體的情境中的。在情境中,這種象征符傳遞著人們的喜怒哀樂。有時加之聲音的輔助,增進傳播中的趣味性、情感性元素。微信表情作為一種虛擬的情境——“擬態(tài)環(huán)境”[2]中的一種特殊符號,使人們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交流內容和方式更豐富,增強了人們交流的互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tǒng)交流中的局限性。在傳統(tǒng)的傳播活動中,無論是書信的文字傳播還是打電話的音聲語言傳播,都難以形象地表達人們的情感。微信表情符號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是對所傳遞的訊息進行巧妙地包裝。在幾種主要的傳播模式中,無論是拉斯韋爾的5W模式,還是香農、韋弗模式,奧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等,都少不了“訊息”這一重要內容,微信表情通關過生動的形象,可以說是對我們傳播的訊息進行一種包裝。包裝須恰當,合理,更需要掌握受眾群體的心理特征。如,受眾在表達一些言簡意賅的含義時,喜歡選擇表情符號、特別是表情包。對于我們要研究的大學生群體而言,筆者抽取了316位遼寧地區(qū)的大學生,經問卷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當他們在微信中想要表達OK,謝謝,你好等話語時,65.51%喜歡選擇表情包,30.7%的受眾喜歡打字,3.8%的受眾喜歡使用語音。而在傳播中,表情包更能賦予傳播的情境生動,真切。
在傳播的模式中,存在著編碼,譯碼的過程。微信中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雙重譯碼者”。如在傳播訊息的過程中,微信制作商把創(chuàng)意的構想寓于各種表情包之中,實現(xiàn)對所傳遞意義的編碼。微信中的發(fā)消息者通過第一次譯碼,理解表情包所表達的具體含義,從而更好地傳播自己想要表達的訊息。而微信中的消息接收者通過第二次譯碼,明確發(fā)消息者想要表達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進行了兩次譯碼活動,而符號在傳達意義的過程中具有曖昧性,因此微信表情符號的表意須明確。通過這種方式,以防止傳播隔閡的產生,使其更好地發(fā)揮情景意義。
2 大學生群體對微信的選擇
2.1 大學生群體心理特征分析
大學生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群體,其抽象思維迅速發(fā)展,感情色彩濃厚。剛剛脫離家長和老師管理的他們尚處在心理上的斷乳期。作為新一代青年群體,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空間的擴大,思維逐漸延伸。“90后”作為互聯(lián)網時代的原生民,是與互聯(lián)網密切相關的一代。大學生作為伴隨著新媒體成長的一代,微信更是他們廣泛使用的通訊軟件。在微信營造的擬態(tài)環(huán)境中,大學生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用形象生動的表情符號來傳遞信息、表達自己的情感。
為了切實了解大學生的微信使用情況及意愿,筆者設計了《關于大學生微信表情包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選取遼寧地區(qū)的316名同學為樣本進行了調查。問卷發(fā)放316份,收回有效問卷316份,有效回收率為100%。調查結果顯示:
在選擇微信表情時,相比于微信靜態(tài)表情,大學生群體更喜歡動態(tài)明星表情包,其中的原因有:38.61%大學生受眾認為動態(tài)表情可以生動地表現(xiàn)用戶的心情,54.75%的大學生受眾認為此類表情包的表現(xiàn)力夸張。明星表情包也成為大學生群體青睞的對象,38.61%因為喜歡這個明星而選擇該表情包,36.08%追求搞怪,12.66%出于從眾心理。
2.2 大學生群體中的意見領袖研究
意見領袖廣泛地存在于社交渠道讓微信表情包的傳播呈現(xiàn)一種網狀的擴散機制。所謂意見領袖,是指活躍在人際傳播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并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在大學生群體中同樣也活躍著意見領袖。在大學生群體中,一些消息靈通,在大學生群體中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如學生會干部,班級干部,掌握信息準確且追求時尚的人。大學生在選擇表情時,容易傾向于這些人的意見。即這些人經常使用的表情包成為一部分大學生的青睞。
同時,離家在外的大學生渴望心理上的地緣親切感,如東北地區(qū)的大學生更喜歡選擇“桃子一家東北話”,廣東地區(qū)的大學生則更喜歡“比德爾廣東話”,上海,閩南地區(qū)的同學更喜歡帶有上海方言的表情包。大學生在選擇微信表情包時,尋求心理歸屬感。經過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外讀大學,喜歡帶有自己家鄉(xiāng)方言的表情包的大學生占比72.47%。大學生群體在選擇微信表情時,采用選擇性接觸的方式。他們常選擇與自己聯(lián)系密切,恰當地表達自己情感的表情包。選擇與自身思維方式一致的表情包。如大學生們喜歡的長草顏團子的日常、野萌君的新年、瘋狂的食物等,巧妙結合了當今大學生的生活,思維特點。
2.3 大學生心理特征對微信表情包設計的啟示
心理學家J.H.福拉維爾指出,了解傳播技巧,個體認知結構具有兩個顯著的特性:一是構成這一認知整體各元素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二是認知結構是主體表面行為背后的基礎,具有某種共通性和潛在性。在這種活動中,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知識經驗、文化背景、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因素。受眾在媒介接觸的過程中,由某方面知識的相關性構成的信息單元——圖式形成后,就會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刻板印象[3]。在接觸微信表情的過程中,由于傳受雙方處于一種交互式的關系中。因此,當受眾接受到了傳播者給予他的訊息后,則會間接地形成固有的看法。這種固有看法,思維方式,持續(xù)性強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
在制作微信表情包時,使用與滿足理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大學生群體在選擇微信表情符號時,是將自身的情感訴求和所要意愿進行滿足。因此,要重視大學生受眾群的心理選擇,研究受傳者的心理以促進微信表情更好地發(fā)展。恰當地采用大眾傳播中的分眾理論,對受眾市場進行合理細分,研發(fā)出適合大學生群體使用的微信表情符號??蓪⒋髮W生受眾按地理區(qū)域,年齡,心智分為不同類別,分別制作表情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適合受眾的需要。
3 微信表情包的設計與未來發(fā)展
首先,在微信表情包的生產與傳播中,應當使微信表情包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需求,積極弘揚主旋律?!伴L征精神”成為中共中央弘揚的民族精神,一組名為“長征路上的小紅軍”表情包在微信中問世。如2016年里約奧運會勝利召開之后,傅園慧的表情包被廣傳播。表情包上富有表現(xiàn)力的“洪荒之力”成為年度熱詞。微信表情包作為一種符號,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應融入中國元素。尋求與時俱進,生產出有中國特色的微信表情包。
其次,在微信表情包的生產與傳播中要注重受眾的需求,適當展開市場調查。未來學家約翰·可比特說:整個信息社會的特點是從供給轉為選擇。在受眾即市場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信息的洪流之中,我們的設計者要充分發(fā)揮能動性,把握信息傳播的方向,施拉姆有這樣一個公式:選擇的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4]。大學生受眾在選擇表情包時,費用也會成為他們考慮的因素之一。據調查結果顯示,50.32%的大學生在選擇明星表情包時會考慮是否付費。最重要的是,作為把關人的微信表情符號制作商,要增強創(chuàng)新思維,生產適合受眾需要的微信表情App,從而讓讓受眾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自己喜愛的微信表情。在調查中,48.73%的大學生受眾表示愿意自己設計制作表情包并且自己為之配音,認為這樣具有創(chuàng)意性。我們在研制微信表情包時,要充分發(fā)揮受眾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設計自己喜歡的微信表情包。微信表情傳播豐富了傳播的內容,擴展了傳播的渠道。需要微信表情的生產商增強自己的分眾觀念,充分考慮大學生的心智特點,合理設計。
在微信表情包的制作和研發(fā)過程中,要注意受眾的思維結構,思維定勢能動地將所要表達信息進行重組和建構。(思維定勢是人們運用已獲得的知識經驗,以某種現(xiàn)成的模式解決問題而表現(xiàn)的思維活動傾向)[5]在一定條件下,要敢于創(chuàng)新,但是,在處理微信表情包時,也不要過分地追求新穎,否則會使受眾出現(xiàn)逆反心理。當一些微信表情包制作商盲目地追求新意,搞笑。對某些明星的形象大加改造,夸張,產生許多負面效果。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不僅僅需要信息的傳遞,更需要感情的融通。可將受眾劃分為不同的需求群體,更需要有針對性地生產各類表情包。微信表情包的制作要具有審美感、理智感。
同時,還應注意與受眾之間的反饋環(huán)節(jié),從而有利于表情包的設計和改進。例如,定期展開調查,以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受眾對微信表情包的需求。還應指出一點,在傳播活動中,整體美學設計也是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傳播受眾主體固定接觸媒體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獲得快感—形成依賴—產生沖動—固定習慣。受眾不僅需要在傳播過程中,了解自己關心的外部世界,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傳播者更要加強自身美學修養(yǎng),使美的文本創(chuàng)造與美的接受主體實現(xiàn)完美統(tǒng)一[1]。其中,審美的過程體驗一般經過:信源—產品的審美創(chuàng)造—產品的審美鑒賞。
在進行表情包設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美的源泉,加之美的文本性創(chuàng)造——傳播主體,美的接受性創(chuàng)造——受眾主體,美的傳播途徑——媒體,實現(xiàn)微信表情包制作的創(chuàng)新式發(fā)展[1]。在這里,需要培養(yǎng)傳播者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藝術修養(yǎng),微信表情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傳播者具備審美感知力,審美情感和審美理解能力。在感知美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整合各種有益的元素,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使微信表情包具有美感,帶給受眾愉悅感和使用滿足感。
微信表情包的制作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心理需求,受眾在選擇明星表情包時,47.47%的大學生考慮準確表達情緒,在界面美觀問題上,34.49%的大學生受眾對卡通表情包有較高的訴求。因此,微信表情包研發(fā)者需要掌握傳播學、美學等相關知識,實現(xiàn)傳播效果最優(yōu)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微信表情符號制作商要把握規(guī)律,增強創(chuàng)意,使微信表情引領一種微潮流。在創(chuàng)新中謀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尋美感,促進微信更好地發(fā)展與繁榮。
參考文獻
[1]張涵.當代傳播美學[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156-192.
[2]林之達.傳播心理學初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47-73.
[3]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2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112-113.
[4]劉京林.新聞心理學原理[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12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