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軍
口語交際能力是言語表達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種能力的有機組合。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當前口語訓練的癥結(jié)所在,加強創(chuàng)設,著力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創(chuàng)設源動力
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的,創(chuàng)設情境,能讓兒童從感受、體驗形象中開始,而兒童在感受、體驗形象時,觀察的客體和詞語之間就會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會使詞語與形象溝通起來,同時,語言與思維也隨之發(fā)展。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和教材內(nèi)容巧設情境,形成源動力,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動機。例如認識水果,可以把葡萄、桔子、柚子、柿子、梨、蘋果放在水果盤中,學生的視覺、味覺、知覺一下被喚醒,很快進入到交際的情境中,并在觀察之后調(diào)動原有的知識積累,能說出自己愛吃水果的特點,使交際有序、活躍地進行。
二、創(chuàng)設信心值
口語交際中教師的評價應以肯定和表揚為主,以自己寬大的胸懷去呵護學生在交際中的細微進步。“你觀察得真仔細”、“你說得真棒”、“你聽得真認真”這樣激勵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看到自身在交際中的價值,增強交際的信心。
在交際中常有些同學會沉默不語,有些同學則詞不達意。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常講些科學家、偉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喚醒他們的自信心,并在交際中注意觀察,有意識地提供機會,多加鼓勵,樹立交際的沖動和欲望。
三、創(chuàng)設多樣性
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這應當成為教師的教學追求??谡Z交際訓練的天地是廣闊的,途徑是多樣的。一是通過教材中的專題訓練,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快捷地掌握口語交際的有關知識,提高相關技能。比如高年級一般是:用壓歲錢、講故事、說實驗、請教別人、說成語、演講、辯論等。二是滲透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語文教師課堂上要有訓練的意識,融口語交際訓練于閱讀課和作文課中,使之與課堂主要教學目標水乳交融。如“請大家仔細聽,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這是讓學生聽清楚、聽明白;“請大家評一評剛才某學生的回答。”這是指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學會思考、學習給別人提看法;“別著急,吸一口氣,再慢慢說。”“你講的很對,能不能說得再響亮些?”這是對學生口語交際信心的激發(fā)和口語技能的強化訓練。
四、創(chuàng)設互動性
師生互動,重在指引、規(guī)范語言。口語交際中教師必須從“說話能力”上對學生的言語進行指導、修正,并做好典范。教師可以組織同桌之間、小組之間互說互議,全班再說再議,讓學生在問、說、評、議、辯中互動交流,各自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另外在交際的過程中還應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說習慣、發(fā)展交際語言。如上完《購物講價》后,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星期天與爸爸、媽媽一起上市場,注意觀察大人們在購買中的討價還價,甚至自己購買一件小物品。這樣的長期訓練,擴大了互動范圍,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口頭語言,還發(fā)展了學生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