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力
摘 要:習題訓練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是對學生課堂學習、教師教學效果最為直接的考查。同時,習題教學也是學生查漏補缺、強化知識點記憶、辨識知識誤區(qū)的有效方式,對生物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我們將針對習題訓練中的變式訓練、一題多解及綜合求解這三類題型,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習題教學;思維品質;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3-068-1
一、變式訓練,培養(yǎng)思維靈活性
變式訓練可以將未知向已知轉化,將知識點之間串聯(lián)起來,從而提高學生解題思維的靈活性及記憶深刻性。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學科,雖說知識點有限,但習題永遠也做不完。對此,我們有必要采用變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系統(tǒng)性,實現(xiàn)生物知識的打包教學。通過這樣的變式訓練,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理解的深刻性,從而揭示習題表象與知識點本質的關系,推動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例:對于果蠅而言,灰身(B)與黒身(b)互為一對顯隱性特征。現(xiàn)若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黒身果蠅雜交,再安排對應的F1代進行自交,得到F2代。此時,讓灰身果蠅進行自交,得到F3代。試問,F(xiàn)3代中的灰身果蠅與黒身果蠅的比例是多少?
變式1:若是在F2代灰色果蠅中挑選基因型相同的個體交配,則得到的F3代果蠅中的灰身果蠅與黒身果蠅的比例是多少?
變式2:若是改變題設條件,除去F2代中的黑色果蠅,并讓F2代果蠅自我交配,F(xiàn)3代中的灰身果蠅與黒身果蠅的比例是多少?
解析:對于原題進行分析,F(xiàn)2代除去黑蠅后,灰蠅的基因型比例是BB∶Bb=1∶2。此時對B、b進行分析,整個基因中,B基因的頻率是1/3+2/3×1/2=2/3,b基因的頻率是2/3×1/2=1/3。在F3代中,對應的基因頻率不變,灰身純合子的基因頻率是BB=2/3×2/3=4/9,灰身雜合子的基因頻率是Bb+bB=2×2/3×1/3=4/9。至此,對灰身的基因型分析已經(jīng)完成,剩下的只有黑色的果蠅,那么可知F3代中的灰身果蠅與黒身果蠅的比例是8∶1。對于變式中的情況,只需要在F2代可以提供的基因型上進行改變,F(xiàn)2代灰身基因型為:BB、Bb、bB這三種,按照對應的變式條件進行選取即可,不難得到變式1、2的結論。
點評:對于原題和變式而言,都是同一個考點,即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但通過題設條件的變化,極大地豐富了考點,實現(xiàn)了由點及面式的習題訓練。
二、一題多解,培養(yǎng)思維嚴密性
對于生物學科而言,不僅題目具有變通性,解答同樣具有很強的變通性,最直接的形式就是一題多解。拿到一道生物習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路,也就存在不同的解法。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維的嚴密性,我們不妨將各類解答聯(lián)系起來,采用一題多解教學,將學生解題的定勢思維轉變?yōu)槎嘞蛩季S。這樣一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學生們會主動尋找新思路、新方法,對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解題的嚴密性有了顯著提高。
例:一對夫婦的孩子得甲類遺傳病的概率是a,無甲類遺傳病的概率是b;得乙類遺傳病的概率是c,無乙類遺傳病的概率是d。那么試問,這對夫妻結婚后,生出的后代只有一種遺傳病的概率是( )
A.ad+bc B.1-ac-bd C.a+c-2ac D.b+d-2bd
解析:因為欲求這對夫妻后代只得一種遺傳病的概率,即是只得甲類遺傳病和乙類遺傳病的概率和。我們將所有情況利用文氏圖表示出來,一共存在四類情況,并結合題中給出的條件,可得各類情況所對應的比值。此時,我們便可以實現(xiàn)多種一題多解教學,通過不同的計算方式得到相同的結論。
解法1:得甲類遺傳病而不得乙類遺傳病+得乙類遺傳病而不得甲類遺傳病=ad+bc;
解法2:概率和-不得甲也不得乙-既得甲類又得乙類遺傳病=1-ac-bd;
解法3:(得甲類遺傳病概率-得甲類也得乙類遺傳病概率)+(得乙類遺傳病概率-得乙類也得甲類遺傳病概率)=a+c-2ac;
解法4:(不得甲類遺傳病概率-不得甲類也不得乙類遺傳病概率)+(不得乙類遺傳病概率-不得乙類也不得甲類遺傳病概率)=b+d-2bd。
綜上可知,本題的答案是ABCD。
點評:對于一題多解類習題訓練,可以讓學生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解題時不能局限一種思維,有時逆向思維、極限思維、劃歸思維,都可以在一道習題中得到應用。通過一題多變,讓學生認識到每個知識點的核心所在,實現(xiàn)思維嚴密性教學。
三、綜合求解,培養(yǎng)思維系統(tǒng)性
在近些年的生物習題中,對單一知識點的考查題型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偏向于綜合性、系統(tǒng)性求解,故常常將幾個知識點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考查。通過綜合求解訓練,可以將各個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實現(xiàn)捆綁記憶,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
例:如下圖所示,是與生命活動相關的幾類能源的關系網(wǎng)絡圖,試根據(jù)圖中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F所表示的生理過程是 和 ;
(2)圖中H所代表的物質是 ;
(3)當B活動發(fā)生在高等生物體內時,得到的產物除了CO2和H2O外還有 。
解析:本題屬于對能量代謝章節(jié)知識點的考查,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對能量傳遞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考查。對于過程A,光能轉化為葡萄糖,即是光合作用,H過程即是化能合成作用。H物質充當能量轉化中介,即是ATP。B過程即是高等生物的呼吸作用,該過程還伴隨有乳酸產生。
點評:該題型將能量轉換知識綜合到一起,通過習題訓練,幫助學生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能量轉化過程實現(xiàn)了系統(tǒng)化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網(wǎng)絡。
總之,習題教學是生物學科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作用顯著。當然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方式遠不只這一種,許多方面還需要我們一線教學人員去發(fā)現(xiàn)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