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煥芝
【摘 要】 目的 探究在診斷胃癌過程中聯(lián)合檢測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50(CA50)以及腫瘤相關抗原242(CA242)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擇我院36位胃癌患者,通過使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原理檢測CEA,CA199,CA50和CA242含量,對比正常健康人群中對應的化合物含量。 結果 相比正常健康人體,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50和CA242含量水平均有差異并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清CEA、CA199、CA50、CA242聯(lián)合檢測對胃癌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胃癌患者 CEA CA199 CA50 CA242 診斷價值
胃癌是指發(fā)生在胃部粘膜的一種癌癥。早期胃癌臨床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甚至惡心,上腹劇痛,胃部灼熱感[1] 。晚期胃癌臨床表現(xiàn)為體重下降,難以下咽并嘔吐,大便帶血,黃疸等[2] 。胃癌細胞極易擴散至肺,肝和淋巴結等部位,而大多數(shù)胃癌都是惡性的,全世界中胃癌在癌癥致死率中排名第三,全球平均五年存活率小于10%,且男性發(fā)病率大于女性。而在我國胃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于首位,五年存活率僅為45%左右[3] ,由此可見,對胃癌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有研究顯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50(CA50)以及腫瘤相關抗原242(CA242)的含量測定可作為胃癌早期預測以及手術后是否轉移的評判指標,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上述四項指標與胃癌的關系以及對胃癌早期診斷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2015年6月初-2016年5月底期間前來就診的胃癌患者資料36例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予以治療前接受纖維胃鏡檢查和病理學確診患有胃癌。在36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齡為35-65歲。本次研究同樣設置對照組,對照組選擇相同時間內體檢結果正常的健康人群36例,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為33-6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血樣采集 要求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與健康人均采集早晨空腹12小時之后的靜脈血3ml,無菌條件下分離血清并密封置于-20℃保存。
1.2.2 CEA,CA199,CA50,CA242的測定 使用科美CHEMCLIN600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和配套試劑,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2.3 診斷指標 比較上述兩組人群各項血清學診斷指標值是否存在差異。
1.3 結果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實施X2檢驗,統(tǒng)計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項指標檢測發(fā)現(xiàn)胃癌患者的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 和CA242的含量檢測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胃癌的發(fā)生可能在人一生的任何時間段,其發(fā)病原因在臨床上也多種多樣,可能涉及到遺傳,環(huán)境影響,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等,但具體原因尚未明確[4] 。而胃癌的預后因發(fā)生部位以及組織類型,治療措施等而不同。因而胃癌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血清中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 和CA242含量的測定可以有效地預測胃部是否發(fā)生病變。
癌胚抗原(CEA)是一種糖蛋白,正常胚胎消化管組織中可以檢測到,內胚葉起源的發(fā)生癌變消化系統(tǒng)中廣泛存在,在人血清中也會有微量存在,大多數(shù)健康成人的血清中CEA濃度小于5.0ng/ml,而發(fā)生了消化道癌的患者CEA增高檢出率約為50%-70%[5] 。CA199是一個無器官特異性同時也沒有腫瘤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對消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的病情監(jiān)測以及預后判斷等。CA242為一種經過唾液酸化的鞘糖脂類抗原,作為一種新的消化道腫瘤標志物有著更為靈敏的功能以及更高特異度,同時不受膽汁郁積或者肝功能異常影響[6] 。CA50是一種唾液酸糖和唾液酸脂蛋白,一般在正常組織中不會檢測到,而當細胞癌變發(fā)生時,糖基化酶被激活從而改變了細胞膜表面糖基結構,變?yōu)镃A50。它也是一種廣譜的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具有與CA199一定的交叉抗原性,可用于胃癌的輔助診斷[7] 。有文獻報道,腫瘤標志物含量的變化對胃癌患者的癌變情況以及預后判斷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次研究中,胃癌患者的CEA,CA50,CA199 和CA242的含量顯著高于正常健康人體內對應標志物的含量,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在胃癌的臨床診斷以及預后判斷中,可以參考腫瘤標志物的含量變化情況。
綜上所述,為了更有效地預防胃部癌變,盡早發(fā)現(xiàn)胃癌以及較為準確預測胃癌預后,臨床測量CEA,CA50,CA199 和CA242的含量,尤其是四種指標聯(lián)合測定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指示。
參考文獻
[1] 李寧, 沈世強, 劉建超.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J].2011, 18( 3): 300-304.
[2] 于海英,呂文輝,郝云霞.癌胚抗原、癌相關糖類抗原在不同病理分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12): 1796-1798.
[3] 何尚運. 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診治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 19(8):1239-1240.
[4] 吳建民. 對腫瘤標志物的再認識[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9, 28 (1): l1-13.
[5] 何思春,龐紅全,焦鑫,等.胃液及血清CA724,CAl99 和CEA 聯(lián)合檢測對胃癌診斷的意義[J]. 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1, 26(2): 117-119.
[6] 梁大立, 李介華, 陸灶其, 等.血清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9-9、糖類抗原724 檢測對胃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 9( 28) : 89.
[7] 方雷, 吳海濱, 陳曉崗. Survivin 基因沉默抑制胃癌MGC- 803 細胞增殖并增強其對塞來昔布的敏感性[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1, ( 11)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