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
法國導演加斯帕·諾在二十四歲就拍出了三十八分二十六秒的《馬肉》(Carne)(以下簡稱“馬”),生猛無畏,與青澀無關,倒是從某些社會的異化現(xiàn)象上插了一刀。故事講一個馬肉販子對癡呆女兒瘋狂的“固戀”,后因保護女兒,誤傷他人而入獄……對應精神分析學上對固戀的解釋,我可以清晰地想起電影里的湖面:“心理停滯在成熟過程中(也就是癡呆女兒的兒童時期,電影中三次出現(xiàn)的木馬鏡頭)較早的某一點上,并表現(xiàn)出與我們看到的現(xiàn)實不符的對立性人格特點(父親給女兒洗澡、擦身,甚至穿內褲)?!?/p>
在我的觀影印象里,他的電影里儲存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不是那種立場虛置,態(tài)度游移的景象。眾所周知,處女作對一個導演日后的風格走向有預言性。很多事物、風景、器具等在其后的作品中,將慢慢形成一種無須刻意營造便具備的氛圍。
加斯帕·諾對觀眾的視覺承受力感興趣——《馬》里的善用“不完整構圖”(一個人的臉常常是沒有額頭和下巴),包括被昆汀塔倫蒂諾曾盛贊的《遁入虛無》(Enter the Void)的頻閃片頭等,有很多熟悉的東西頑固地(甚至突兀地)出現(xiàn)。
加斯帕·諾最有名的電影是《不可撤銷》(Irréversible)。當年,所有對第五十五屆戛納電影節(jié)的報道,難免會提及這部充斥濫交、暴力、情色、兇殺,以及對同性戀和女性惡毒咒罵的片子,以及聲名遠播的九分十六秒的強暴鏡頭……“電影是再現(xiàn)現(xiàn)實”(引自克里斯蒂安·梅茨《對真實電影的印象》),但是一己的現(xiàn)實可靠么?至少,加斯帕·諾在這一點上稍微含蓄了一下:鏡頭從《2001太空漫游》海報上掠過,貝多芬A大調第七交響曲隨之響起。然后,鏡頭下移至美艷的女主角,莫妮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坐在床上,鏡頭在她微隆的肚子上停留二十二秒。二十二秒使故事重陷迷局,再次設問是開始,還是結束?電影倒敘了一個尋仇故事。男主人公在女友遭人強暴后和女友前男友一起找那個兇手報仇。電影開篇是找到兇手,前男友用滅火器砸兇手腦殼的鏡頭堪比地下道強奸戲猛烈。片尾,即是故事的開頭的那二十二秒是發(fā)生在女主角康復出院后,還是之前?我甚至懷疑《撤銷》等于用一個小時三十三分的時長,對“倒敘”進行采樣、分解、再融合、稀釋,卻得出一個令人迷惑的“正敘之果”。
多數(shù)看過他的作品的人,除詬病這個內容,還對它結尾處的狂閃莫名其妙——最初,我也忽略不看。有一次放慢速度,在那四十八秒的閃爍里,我看到了一個不斷往旋轉推進的宇宙。閃爍和音效戛然而止,熒幕進入八秒的死寂。假如,你還未以為電影結束而離開,一段話在第九秒時緩緩從黑暗中浮現(xiàn),它中文意思是“時間摧毀一切”。
2009年加斯帕·諾推出的《虛無》講了一個更古怪的故事:男主人公在電影開始的第二十三分五十一秒被警察一槍斃命。之后的一百二十六分鐘,他變成了無處不在的眼睛(幽靈),穿墻入地,無孔不入。這一點足夠不真實。一般電影中,回憶部分一般以虛幻方式呈現(xiàn)。而加斯帕·諾的不同是在這部作品中,對抗我們的某些觀影習慣,往事成為現(xiàn)在進行時。男主人公一家的生活,尤其那場車禍發(fā)生時,面對父母鮮血淋淋的死狀,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泣在我看來,真實無比,震撼人心。我以為,影片中鏡頭在我的個人觀影史上很新鮮:嗑藥后幻覺的光譜形式,五彩斑斕,像無數(shù)的觸角向四面八方延伸,穿墻已算稀松平常,進入馬桶、耳朵、煙灰缸等等,凡事你能想象到的“洞狀”物體都不在話下,更有甚者甚至進入了女性的陰道……其實,這些鏡頭之下,還是那個反抗著一切的加斯帕·諾。還有,在影片一百二十一分三十六秒時,死去男孩的朋友在一個橋墩上用炭灰寫下:“我想活(I want to live)”。而男孩的視角尾隨而至,切換后,那行字忽然變成:“我想死(I want to die)”。這個細節(jié)印證了我對導演生死輪回觀念的猜想。或者,從電影語言層面上,這也毋寧看作是男孩想對他的朋友,進一步說,對觀眾真實的表達。
我們回溯加斯帕·諾的電影履歷。據(jù)說,法國盧米埃爾學院充斥技術實驗的氣息。他們的畢業(yè)生無視“言說”。強調視覺、風格和價值批判上的追求。于是,作為優(yōu)秀學生代表的加斯帕·諾的作品對劇情自然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處女作短片獲得戛納電影節(jié)國際影評人周獎后,朋友勸加斯帕·諾迎風而上,于是,他用七年時間拍攝了一部加強了先前那種效果的《站立》。從此,他自己成了一陣席卷巴黎電影圈的狂風。當然,另一個角度上看來,他走向了更嚴重的對現(xiàn)有世界看法的偏執(zhí)。對人際交往,對社會問題絕不讓步,聲稱“槍左右著道義的規(guī)律,這是絕對的正義”!電影就是他的槍。下面,我說說《站立》的故事,它從《馬》里的賣馬肉者和胖女人開車離開巴黎開始。他們的生活,并沒有像男主人公設想的一樣,重新開始,而是陷入了一種原有的矛盾。直至,男主人公連續(xù)幾拳打在胖女人的肚子上,如旁白所說:“現(xiàn)在孩子只剩下一堆爛肉!”之后,他帶上槍(加斯帕·諾的武器)逃離現(xiàn)場,流落到巴黎鄉(xiāng)村。他并未愧疚打死了肚中的孩子,而是認為“孩子沒有見到他母親丑陋的臉是幸福的”。
看《馬》時淤積下來的對結尾的期待,延續(xù)至這部長片。旁白講述與聳動樂聲,讓我想起帕索里尼對“詩電影”的定義,這部電影是加斯帕·諾寫的一首“惡之花”,更是一部徹底的男性電影,它的港名叫“我企硬”,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男人那東西,如果能不堅硬地挺起來就得不到尊重。”為獲尊重,或者說到了巴黎鄉(xiāng)村后,他直接面臨如何活下去——一個曾經(jīng)的馬肉店老板現(xiàn)在必須四處尋找工作,并且碰壁。于是,憤怒充滿影片的后半部分。完全可以說《站立》是“底層敘事”,你看社會蕭條,失業(yè)者眾,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艱辛,不是底層是什么?記憶猶新的是片中一個老人對主人公的話,故事在這里出現(xiàn)升華,一己之情逐漸暗淡,隨著主人公難以排遣的無奈,一種大環(huán)境的無望彌漫開來。老人在四十二分五十八秒時,側對鏡頭說:“我的一生一直在奮斗,可是我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除了救濟金?!蹦兄魅斯妥谒麑γ?,手里攥著僅有的硬幣。在女兒出生的旅館小房間里,父女相對,父親卻偷偷摸到了早已備好的槍……然后,一槍打在了女兒的脖子上,另一槍打在了掙扎的女兒的頭上,還有一顆子彈留給了他自己。旁白(自言自語)越來越咄咄逼人,槍還是響了。還好,殘酷僅持續(xù)八分十秒,并且是在男主人公的想象中。他在下一分鐘將槍放回原處,然后父女相擁痛哭流涕。這時,全片最溫馨的音樂想起,一切恢復正常。其實,男主人公的手又伸向了另一個地方,他要從女兒的兩腿之間開始完成他一直以來的愿望,哪怕入獄,按他的話說,又不是末日??傊?,他要完成片尾的那句話:“你是我的女兒,我要讓你活得像個女人?!边€好,加斯帕·諾把鏡頭從旅館的窗口搖向了空曠的街道,街道上正有一個小孩無憂無慮地跑過來。他不知道,身邊這個樓上發(fā)生了什么。電影只是電影,現(xiàn)實不只是現(xiàn)實,“愛一個人永遠都不是一種罪過,愛得太多卻是一種罪過”。
電影的背景是一個動蕩的社會,沒有陽光,沒有工廠,沒有人群——即阿多諾(Adorno)所謂的“世界的客觀畫面”成為一個標志。有人把這個作品翻成“孤軍作戰(zhàn)”也很對。在這種“客觀”的矛盾面前,孤獨成為了我們沒有拐上意義歧途的證明,并影響著我們對不同事物的理解(或者說,不斷與我們的世界觀形成關系)。當生命來到五十歲,大多數(shù)人已對于生活習以為常。然而,我們看到的是這個馬肉販子對女兒病態(tài)的愛。這種病態(tài)來自個人,更來自周圍環(huán)境對其的重壓,難怪有人說:“這是一個屠夫的生存日記?!边@樣的故事是否也曾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加斯帕·諾用電影回答了我們,用劍走偏鋒的“愛”告訴了這個世界,將電影賦予某種直接而莊重的氛圍。并在這種態(tài)度的驅使下,其作品憑借邊緣化主題進入我們的視野。還有,我忽然想到加斯帕·諾身上某些“破壞性”元素。
“破壞性”是埃里西·弗洛姆(Fromm Erich)“逃避自由”中的一種心理機制。破壞性背景,即摧毀外在的東西,消滅對象。這一點多像加斯帕·諾電影中的那些人物啊,從馬肉販子到強暴者、雞奸狂,再到癮君子。他們破壞了我們對美好的印象。后來,弗洛姆又說:“這根源于個人的無力感和孤獨感。與外界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一旦消滅外部世界,個人也就從這種無力感和孤獨感中解脫出來了。”這段話讓我想起馬肉販子一個人坐在電影院里的獨白。
“如果他有足夠的耐心,就會等到有一天,反對他的人向他投降?!碑斈甑挠^眾就是這樣評價安東尼奧尼的。很多人一時無法理解這類電影,就像無法接受某些后現(xiàn)代藝術作品——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不愿接受由藝術加工出來的“現(xiàn)實”。加斯帕·諾從未渴望觀眾,他甚至在作品中以字幕的形式提醒觀看者離開——很多人說他裝腔作勢、故意挑釁,我倒覺得這是他的個性使然。他給出了絕望的消息,讓我們心灰意冷。但又想,世界如此,人生悲涼,在槍聲的切換背景下,活下去是唯一的理由。影片通過主人公獨白講述了他的人生(如父親的死去、妻子的離去、對女兒的愛護等等)正如“殺馬這種工作不是為了快樂,而是為了冷卻神經(jīng)”。我想加斯帕·諾拍電影不是為了追求藝術,而是為了冷卻我們被喧嘩搞得炙熱不堪的神經(jīng)。冷卻下來,我們才能看清世界到底發(fā)生著什么。
城市之光
我心中的利物浦城來自導演特倫斯·戴維斯的紀錄片《時間與城市》。這個披頭士的故鄉(xiāng)居然饋贈了我一段“記憶”。時常因為類似的光影想到它,記憶真奇妙,它被激活的剎那,就像真的,這是一段傷感而深刻的記憶?
所有光都有一個光源,電影是光。記憶由黑暗中誕生,讓人產(chǎn)生鄉(xiāng)愁?!懊恳粋€愛看電影的人心中一定有一座城?!彼酥?,說中了我心。
看電影的人和不看電影的人區(qū)別大么?首先,前者和后者比起來沒什么了不起!其次,不看電影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在他們身上電影與城市的關系變成了戀人與小鎮(zhèn)、仇人與他鄉(xiāng)的關系。我其實是在說,本質沒有變。引用我之前的一段話:《卡薩布蘭卡》之于摩洛哥,每個小酒吧想象成愛情起點;《東京日和》之于東京,除歷史還要在愛情和責任間選擇;《長恨歌》之于上海,一切悲歡離合統(tǒng)統(tǒng)塞進十里洋場的喧嘩;《愛情是狗娘》之于墨西哥,愛恨交雜……有些電影成了一部分人對一座城最初的了解。
我對意大利的印象源于地攤上買來的一張意大利電影的光碟,封面是一個女人側面的全裸。追憶昔日選它的原因,我想肯定不是為了看西西里島的夕陽,及廣場上騎車經(jīng)過的少年。彼時,我和那些孩子差不多年紀,我們追逐的不是情懷,他們看到少婦被海風掀起的衣裙,屏息凝視。就跟我買了的碟片迅速裝進包里,想逃離人群一樣。
“我騎上車拼命地蹬,就像要逃離我年少純真的感情,后來,在我的一生中,愛過很多女人,在擁抱中她們問我會不會記住她們,但我最愛的那個女人,卻從來沒有問過我那個問題?!逼驳倪@幾句話沒法忘記。自己當年在他人的眼中也留下過相似的背影。
長大后,我成了一個電影愛好者。長大后,我告訴自己什么時候看什么電影。來一部鬧劇。于是前仰后合,找一部藝術片,于是冥思苦想。這就是我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的人生。有人指責我在挑選電影時的挑剔?,F(xiàn)在,回味彼時挑剔,確有選擇障礙的成分,遠非某些電影不好,而是人懶。
記得某年意大利影展在北京和上海,我的很多影迷朋友找我一同去看電影。我就在想三十多部片子得遇上多么挑剔的人?
意大利電影幾乎都很好。這也是實情。
蜂擁而至的電影愛好者,沖《西部往事》里年輕王子愛上卑微農(nóng)家女的“白雪公主”式的愛情也好,《意大利式婚禮》里的索菲亞·羅蘭也罷,當然,都會享受到那份異國情懷,或說哲學童話。不過,我選擇追憶自己觀影記錄的方式——以前看《意大利式婚禮》,至今認為這是60年代片子里的另類。名字與火爆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句式接近,故事相反。說索菲亞·羅蘭演的這個電影另類在于它超出我們對結婚之喜的想象?!敖Y婚”是線索,關鍵在嬉笑中,導演重新發(fā)現(xiàn)了愛與包容——這是真感受。
我認為,兒童電影在各類影展上都有眼緣。張元的《看上去很美》參加國外影展時,國外觀眾也有一部分是這個想法。兒童稚嫩可愛,不受控制,自然不懂大人強加給他的意義,更不會像索菲亞·羅蘭似的把一句話控制得張弛有度。孩子戲難拍,見功夫,張元說:“以后不拍這種片了?!辈还苁亲猿埃€是別的。這戲像極了功夫茶,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來感覺”。不“來感覺”,沒意思。
意大利的兒童電影非常厲害,比如《天堂電影院》。我的評價就是“來感覺”。也說不清到底是什么。讓這通俗的三個字概括也好。視角獨特么?記得加布里埃爾·薩瓦特瑞斯導演的《我不怕》,里面講一個小孩如何面對和處理一件自己根本無法理解的事。忘了情節(jié),那個個子不高的孩子的眼神還記得,透過那種眼神看到的成人世界的污穢與罪惡也還記得。那孩子的夢在電影結束處醒了。也許,道理深奧?一言以蔽之:“孩子過早看到了世界,而世界如你想到,還沒準備好?!币彩撬酥?,而世界也是個光源?;蛘?,光影如詩?記得法國影展上放映的《地中?!穼а菁硬祭锇枴に_瓦特瑞斯善用那種徐徐道來式的鏡頭。對于他來說,電影只能寫成詩。好像意大利除了詩人,沒有電影導演。好像一些作家寫了一輩子都是在寫詩。
“捕捉時間在城市身上施給的魔法,用珍貴影像回溯這個城市的歷史?!蔽覐臅锟吹竭@樣一句話,由此導出兩個問題:電影中有沒有歷史?電影中有沒有現(xiàn)實?不知如何回答自己。只知道,薩瓦特瑞斯,或多納托雷這些電影人不斷地描述著我們心中的意大利。也許,這并不是歷史中的意大利,不是現(xiàn)實中的意大利。對這座城的印象,在許多年后,愛看電影的人和不愛看電影的人坐下來聊天時,逐漸還原了一幀幀的電影畫面,我將其稱為一種奇妙而新穎的建筑形式?!敖ㄖ笔俏耀I給這篇陳詞濫調唯一生動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