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梅
摘 要:新課程實施以來,語文教師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改革,以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活動為起點,調整教學關系、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式,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形成了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創(chuàng)新;快樂成長;心德
新課程改革猶如一股清新宜人的風吹入范縣,帶給我們一個明媚的春天,我和其他教師一樣,我對未來的教學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一、師生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是課堂教學成功的起點
新課程改革開展以來,課堂教學的效益得到了明顯提高。新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的效果有沒有提高,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是否建立了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是否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新課標確認語文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平等對話的過程。在實踐中,語文教師確實是把自己從“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權威中轉變?yōu)榕c學生擁有平等席位的對話者,他們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及其對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了傳統(tǒng)意義上把語文教師作為知識權威的認識。顯而易見,新課程改革六年來,對于課堂教學所倡導的起點也就是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真正地發(fā)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師生在教與學中進步,在教與學中體驗到快樂。
二、感受生活,關愛心靈成長是課堂教學的絢麗細節(jié)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體驗給予了抹殺,甚至忽略了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的。比如常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從教學觀念上來看,教師仍然把自己作為教學的中心。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強調學法與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最優(yōu)結合,它真正關注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心靈的需要,從而使教法與學法相得益彰。
為了培養(yǎng)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和條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自主的活動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這充分說明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否則,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勢必助長學生的依賴心理。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才能有針對性地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才能達到自主學習的要求。如何做到這一點呢?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設課堂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例如:在教學《懷素寫字》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預習生字,要求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去識記這些生字,然后在上課前通過對話,交談、討論知道他們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原來他們有的是借助拼音自學認識生的,有的是在家長的幫助下認識,有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并鼓勵他們自學,掌握正確的認字方法,這種學習散發(fā)著互動的氣息,涌動著生命的靈性。學生與自己,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他們互教互學,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再出現問題后,不要急于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這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才能達到或做學習的最佳效果。
學生的素養(yǎng)是他內在心理的寫照,取決于它的心理結構及其質量水平;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就必須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性。新課程的功能定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僅要重視雙基的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促進他們積極的情感和態(tài)度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三、課改讓我贏得了機遇
一打開新教材,我和學生總會被它美麗的插圖、豐富的情境深深吸引??粗⒆觽兡弥聲鴲鄄会屖值纳袂椋也挥赦袢恍膭?,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定要傾注所有的智慧和熱情,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孩子們這份寶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下去。于是教學時我明確新課程的目標,反思過去教學中所忽視的點點滴滴,在反思積累中,找到了新課改的路標;在與專家對話交流聽名師精彩的課堂教學中、與同事組成的學習型團隊的學習、探索中,理解了新課改的內涵,在博覽群書中開闊了視野,教學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我在設計《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時,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采用圖片和歌曲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觀看圖片來了解父親和兒子的偉大之處,使學生學會體驗情感,與人分擔痛苦、分享快樂,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生活中延續(xù)。
四、課改讓我走進了學生的心田
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我煞費苦心,一會兒讓小組進行比賽,一會兒讓孩子搶答拋出的問題。課堂由老師唱獨角戲變成了孩子們展示的舞臺。學習的熱情洋溢在我們周圍,孩子們一個個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就連平日里大名鼎鼎的“睡覺大王”------劉宗凱也沒有了倦意,也積極參與小組的討論中來,并且竟然也能說出點眉目來。
可是我漸漸發(fā)覺,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個別學生積極發(fā)言的局面,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師生關系也非常融洽,我和孩子的心更近了。在這種狀態(tài)下,作為老師的我很是欣慰,在孩子們的討論中我也在成長,就這樣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我們五·三班各項工作走在全校的前列,老師和孩子們心里美滋滋的。
五、課改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新課改讓我認識到:教師應該是“首席奏出優(yōu)美旋律”;教師應該是“配角”,把學生襯托得光彩照人,教師應該是熱線,讓學生感到鮮活于新穎——面對一個個充滿靈性的教育對象,教師應提醒自己與學生平等對話,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實踐,在合作中學,在探究質中疑,致力于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
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在新課改的大潮中學習,我真心感謝課改加快了我的成長步伐,讓我的教學生涯一次次贏得學生的喝彩。展望未來的課改之路,或許我們還面臨許多不可預知的困難,或許我還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與努力,但是我會銘記課改給我?guī)淼倪@一份驚喜與感動,會更加努力地迎接一次次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