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霆
摘要:隨著中外交流的加深、鞏固,我國更應注重對漢語國際教育的研究。通過培養(yǎng)學生們得體地使用漢語,進一步思考漢語國際教育中語用修辭教學的重要性。盡管當前漢語國際教育體系中仍存在困擾漢語修辭教學進步的因素,語用修辭教學地位失去了突出位置,教材中語用修辭知識內容稍顯匱乏,個別老師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對語用修辭教學的應用等。但是加強漢語語用修辭教學的學習,也會扭轉漢語國際教育中修辭教學不平衡的現(xiàn)象,尤其是“一帶一路”思想提出后,中外交往更頻繁了,我們更得堅持發(fā)展自己的漢語言。
關鍵詞:漢語國際 教育教學 修辭
中圖分類號:H1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67-02
古往今來,學者們對修辭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修辭是什么,因為了解了修辭這個基礎才能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修辭的使用是基于場景和人物對象設定的,在人際交流中,雙方的對話在修辭語言中不至于單調無味,它有助于人物更好地表達和理會雙方的意思。
一、對外語用修辭教學的意義
對外漢語修辭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學習工程。在漢語國際教育過程中,留學生由于在語言文化和民族心理特征上對修辭的理解有偏差,這就導致了修辭本身具有一些特性,比如主體的跨文化性,語境手段的民族性等。因此,學習者就有必要從多維度來了解漢語修辭教學模式,更好地去理解文本意思,減少曲解的產生。
修辭與交際、文化、閱讀、寫作等方面都有著聯(lián)系,留學生要想全面準確地運用漢語語用修辭,就要系統(tǒng)地學習并掌握漢語語言文字的本質。無論是簡單的語音、詞匯,還是復雜一點的語法、文字結構,學習者都應該秉著謙遜的姿態(tài)去吸收其他文化的內涵,使自己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在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下得到熏陶。
(一)對外漢語修辭教學包括的內容
依據(jù)留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來看,對外漢語修辭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兩種技能的提升,一是要把語言要素轉化為言語技能,二是把言語技能轉化為言語交際技能。而言語交際技能是我們最終要實現(xiàn)的目標。
第一,注重詞、句式、段落、篇章的修辭。留學生在用漢語與他人交流時,要加強自我對漢語修辭的訓練,從小的詞語出發(fā),并延伸到整篇章的學習。第二,使用修辭格,要具有常規(guī)性,多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辭格,比如我們常見的對偶、雙關。第三,語體、語言風格和語境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要逐漸培養(yǎng)留學生對語境文化的認識,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相同的文字是代表不同意義的。同時,留學生還要分辨種類眾多的修辭方式,如比喻還細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將語義與說話場合相適宜,樹立一定的修辭意識。
(二)對外漢語修辭教學的兩大要求
第一是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在完成交際言語能力的學習課程后,能夠準確、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是與教學目標是相一致的。
第二是各級各類教學大綱和漢語水平考試HSK大綱的要求。言語活動要具備漢語的特性,即規(guī)范性、準確性和得體性。由于地域環(huán)境的不同,留學生與當?shù)厝说奈幕町惐阃癸@出來了,在溝通的過程中會對語言產生一定的分歧,但是有漢語水平等級標準這一統(tǒng)一性的要求,這會使人們逐步建立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關系,雙方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分辨出對方的本意。
二、漢語國際教育中語用修辭教學的理念、原則和方法
運用修辭的目的是讓交際更有水準,不斷提高學生們正確使用修辭的能力,在交談中雙方能領會彼此的意思,在漢語運用上有自己的見解。教師在漢語教學中,應該注意自己的表達技巧,將修辭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并給學生提供一定實踐鍛煉的機會。同時,教師應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在學生練習中逐漸幫助他們找到學習上的誤區(qū)。對某類語用修辭現(xiàn)象,要借助注釋進行補充說明,在實際練習中反復鍛煉。
在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實行階段性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修辭能力。在學習階段的初期,老師更加側重學生思想觀念上的轉變,讓學生時間從心理上接受認可修辭這一概念,再慢慢地強化這一意識。在后來的教學練習中通過設置語境環(huán)境來達到教學目標,恰當?shù)亟虝W生了解語用修辭的特點。
三、漢語國際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有些留學生順利掌握了應有的基礎技能,但是他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細節(jié)性的錯誤,嚴重情況下會鬧出笑話。
(一)漢語國際教育語用修辭教學存在的不足現(xiàn)象
隨著教師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和學習,我們從留學生身上也得到了這樣的反饋:留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通過自我認知掌握漢語的相關知識,他們的語感得到了增強,詞匯量也增加了,在與他人面對面交談中也能順暢地進行。但缺少了活潑靈動性,表達事物時或出于理解的深度不夠,或出于情緒的波動,他們的表達顯得生硬,在交流上有一定程度的障礙。
有些留學生分不清字句適用的場合,在正式場合錯用了口語化較濃的話語,在非正式場合反而用了正式文體。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不懂、不會漢語的語用修辭表達方式,留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出現(xiàn)表達困難的現(xiàn)狀。而我們在漢語國際教育教學實踐中除了注重教材中的語法、詞匯的講解和練習。[1]還要加強對語用修辭知識內容的擴充,提高留學生在生活中實際交往的能力。
(二)在漢語水平考試中體現(xiàn)出的語用修辭知識的不足
僅僅是了解了詞語、語法而沒有深入地去挖掘文本意義,沒有系統(tǒng)地去學習語用修辭知識,就無法準確地理解話語結構的具體內涵,就導致理解層面上出現(xiàn)文字歪曲的現(xiàn)象,就在運用修辭的過程中無法感受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傊?,對漢語語用修辭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已成為漢語水平考試中的一大難點。[2]
(三)留學生在日常交流中顯現(xiàn)的修辭困難癥狀
在日常交往過程中,留學生能夠使用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句子,但是卻很難依照語境的變動舉一反三,我們不能下結論說他們已經(jīng)充分掌握運用各種修辭格以及其他修辭手段和修辭方法,擁有了建構各種風格特征句子的能力。[3]
四、留學生漢語語用修辭技能處于劣勢的原因分析
(一)漢語國際教育修辭教學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卑微
由于人們對語用修辭的誤解,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修辭教學成為學生們無關緊要的課程。語用修辭處于弱勢地位,沒有明確的地位,更不別提突出位置了。這主要是因為學者對修辭的不重視造成的。他們將修辭作為人際交流的輔助性手段,很少將注意力停留在對修辭教學的研究上面。
(二)語用修辭教學在漢語國際教育教材中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
此外,雖然教學大綱中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要掌握一定的修辭知識,但是在有關教材中,我們卻很少看到專門介紹修辭的章節(jié)內容,這大大影響了學生們對漢語修辭的
全面了解。
(三)教師自身對語用修辭教學的忽視
教學與實際、考試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僅限于以聽、說、讀、寫為課程內容,一方面,留學生在訓練練習過程中能夠掌握語言規(guī)則,但另一方面也對修辭內容的重難點部分有所忽略。
(四)學生的回避策略也影響了對漢語修辭的學習
在漢語國際教育語用修辭學習過程中,個別留學生出于畏懼心態(tài),在言語交際中會選擇避繁就簡,試圖通過一些簡單的語言文字符號完成與他人的交流溝通。這也局限了他們的進步空間,學生們無法深刻體會出漢語文學的魅力以及修辭所帶來的樂趣。
五、結語
目前,中外溝通的橋梁越來越多,漢語橋節(jié)目的播出便是一大體現(xiàn),中外學生建立在漢語國際教育語用修辭的學習基礎上,以包容共進的心態(tài)去學習外來文化,我們相信我們的漢語語言會有突破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文博.關于漢語國際教育語用修辭教學的思考[J].雙語教育研究,2014(1):61-67.
[2]秦惠蘭.也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修辭教學[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06(9):95-97.
[3]侯穎.漢語國際教育中的修辭教學[J].海外華文教育,2012(1):17-23.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