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深
【摘 要】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地應用到各學科課程的教學中去,是近年來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就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傳統(tǒng)教法;教材的整合力不強;學生自信心不足;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以及信息技術給中學英語教學帶來的策略:教師隊伍的建設;創(chuàng)新教法和學法;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學生興趣;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等。以此提幾點意見,來探索更高層次的教學之路。
【關鍵詞】 信息技術;中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7)15-0-01
一、引言
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目前教學改革起到的良好推動作用,并全面提高各學科的教學技能,以達到預期的良好教學效果。我就當前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某些問題并結合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些自己的粗淺看法,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存在問題
1.新教材,老教法。不少英語教師對新課改理念說起來也知道一些,但在課堂教學上基本是一講到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偏少,一節(jié)課留給學生自主學習或進行語言交際實踐活動的時間甚少,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2.對教材內容的整合力不強。有些教師過分迷信教材,不敢對教材內容作適當?shù)恼?,也不注意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補充與課本內容難度相當?shù)恼Z言素材讓學生學習和訓練,影響了學生語言技能的進一步提高及文化知識視野的拓寬。
3.學生缺乏興趣和信心。每個學生剛接觸英語時,總是充滿興趣,充滿熱情的。但隨著詞匯、句型、語法知識的增多,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的提高,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就有了畏難情緒,導致“怕”英語而不敢或不愿學英語,自然就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甚至放棄學習。
4.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我們的學生,特別是農村中學的學生,由于升學考試不含口語測試。平時舍不得花時間練習口語,一味的背單詞、語法。加之我們的學生接觸真實英語交際情景的機會非常有限,他們的語言學習主要環(huán)境只有課堂。也即便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交流英語的環(huán)境,但學生對開口說英語總有一種懼怕心理,怕出錯,怕受老師責備,怕被同學取笑。最后,無形中為學好英語埋下了“絆腳石”。
三、應對策略
1.造就一支具有較高信息素養(yǎng),能適應現(xiàn)代教學需要的教師隊伍。教師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中,能熟練掌握現(xiàn)代信息操作技術,學會多方面獲取信息知識的能力,如,能熟練使用Word,Excel,Author ware,Power Point等應用軟件,會制作并使用CAI課件等。此外,為適應現(xiàn)代教學需要,教師的教育理念、科研意識、信息素養(yǎng)等也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2.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創(chuàng)新英語學科的教法和學法。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茂等一系列的功能為一體,事先利用軟件制作好課件,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認知。比如在教授某些地點名詞,Post office,market等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計一些真實畫面,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然后再根據畫面和相對應的單詞進行匹配教學,無形中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了教法。而學生在面對這些枯燥無味的單詞學習時,能在形象、逼真的畫面中寓樂于學,在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中情理交融,有張有弛地感知所學知識,這不正是多媒體課件所帶來的創(chuàng)新學法了嗎?
3.利用信息技術對教學進行電子備課,整合內容,師生交流。教師可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備課,教研,上網查詢資料,編寫電子教案,利用目前流行的教學軟件,如Power point,3D,Windows等多媒體制作工具,綜合利用各種教學素材,編寫演示文稿或教學課件。通過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媒體的形式呈現(xiàn)教學信息,有利于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這一形式是整合的最低層次。還可以通過網上論壇,聊天室,BBS,E—mail等形式,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使交流具有間接性,獨立性,靈活性,多樣性和可拓展性,這種整合形式,超越了時空界限,對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輔導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也有利于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和互動學習。
4.多媒體課件貼近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在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要選用貼近中學生心理特征的多媒體素材和情景設計,以引起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給學生適當?shù)拇碳ざ龋S持有意注意,這也是學生高效學習的關鍵因素。比如在教季節(jié)的單詞時,本人就預先利用計算機制作了大量有關季節(jié)及其相關天氣的圖像與音樂,并先進行播放,讓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的過程中,喚醒他們對美的追求,并抽學生分別說說本地區(qū)各季節(jié)的天氣狀況,然后就點擊相關的單詞:Spring(春天) Summer(夏天) Autumn(秋天) Winter(冬天)。同時讓學生大聲地朗讀,最后還進行抄寫,自然而然地引領學生參與并融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從而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5.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有機結合。在我們的課程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性,并非一味強調多媒體技術的作用。一方面,課堂設計遵循學生循序漸進,從易到難的學習規(guī)律,做到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另一方面,利用計算機集成處理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模仿、操練、實踐的全方位英語口語學習的交互環(huán)境。兩者有機結合,學生的能量就慢慢被激活起來,膽量也隨之增大。一個師生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平臺無形中已經構建起來。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終極目的是促進學習。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能給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能豐富教學形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激發(fā)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以創(chuàng)新性的理念去挖掘、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我相信,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今后英語教學中的前景會更加燦爛。
主要參考文獻:
【1】常汝吉.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蔡賢偉.英語學習輔導報——英語教研[J].海南:南方出版社,2008.
【3】黎加厚.教育技術教程——教育信息劃時代的教與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徐曉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與實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