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肇寬
摘要:“互聯網+”教育是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的實踐成果,對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將“互聯網+”教育模式更好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組織過程當中,實施“互聯網+”教育模式組織教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本文將對此一一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聯網+ ;教育模式
二十一世紀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為教育模式的變革帶來福音。隨著校園網的逐漸覆蓋,“互聯網+”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必然趨勢。作為義務教育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的小學數學教育,應當主動調整教學模式,以適應互聯網時代對義務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互聯網+”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途徑
在探討“互聯網+”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本文將從教學活動的三個階段:備課、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具體討論如何實現“互聯網+”教育。
1、教學之前:互聯網+備課
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的備課活動對于教學活動的最終呈現具有重要意義。在以往備課活動當中,由于教育技術的局限,教師難以獲得海量優(yōu)質教育資源,“閉門造車”的直接結果就是“出門不合轍”?;ヂ摼W具有資源共享、實時互動、超越時空的資源優(yōu)勢,信息化是互聯網的天然優(yōu)勢,這為教師實施備課設計提供了巨大便利。
第一,教師可以在教育論壇和教育網站上進行資源檢索,為課件制作、教案設計搜集資料;第二,在教育論壇和教育網站瀏覽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育界的新教育理論、新教育技術,了解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并在備課過程中引入這些新教育理念;第三,教師在備課過程當中如果遇到疑難問題,可以在教育網站、教育論壇上進行請教,與同行實時互動,群策群力,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
2、課堂教學:互聯網+教學
(1)互聯網+課件,直觀展示
互聯網技術集強大的文本、聲音、色彩、圖像功能于一體,形象性較強。在教學那些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之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化靜為動,為學生直觀立體地展示抽象文本內容。
例如在教學《旋轉、平移和軸對稱》知識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采用制作課件的方式,動態(tài)展示直升梯、電風扇等事物的運動過程,要求學生找一找哪些現象屬于圖形的旋轉,哪些現象屬于圖形的平移。幾何畫板是最常見的互聯網技術之一,教師還可以在幾何畫板當中為學生展現原始圖形旋轉、平移、軸對稱之后的樣子,加深學生對圖形旋轉、平移和軸對稱之后形狀、大小等基本性質的認識。
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發(fā)放12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教具,引導學生將手中的小正方體擺成各種不同的長方體。學生動手實踐之后,教師再利用投影設備,將學生擺放的不同長方體有序演示,使學生直觀明了地看到,無論將這些小正方體如何擺放,所拼成的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個數始終等于每行擺放的個數(長方體的長)、擺的行數(長方體的寬)與擺的層數(長方體的高)之間的乘積,進而從中抽象得出長方體體積公式=長×寬×高。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尚處于成長階段,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明顯感覺到學生對于抽象數學概念理解愈發(fā)吃力,尤其隨著年紀的逐漸升高,學生開始學習平面圖形、小數等知識,課堂教學頻頻遭遇挑戰(zhàn)。借助于互聯網+文本、聲音、色彩、圖像這一強大功能,教師得以將數學教材上那些晦澀難懂的問題直觀形象展示出來,學生親歷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理解那些抽象概念就容易得多了。
(2)互聯網+拍攝,反饋互動
PPT、flash等課件的使用為小學生獲得數學知識與技能提供了便利,但由于課件當中的預設內容較多,因此互動性不強。現代互聯網技術種類多元、手段豐富,除以上提到的PPT、flash、幾何畫板技術之外,還包括電子白板技術、通信技術以及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在實施“互聯網+”教育模式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教學需要以及學生課堂表現情況,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使用,以使“互聯網+”教學發(fā)揮最大效益。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使用平板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實時拍攝學生動手實踐活動場景,然后利用無線網絡上傳到觸摸屏一體機,結合全班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研究成果進行反饋互動,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為獲得更多教學反饋信息,教師可以將所拍攝的本節(jié)課教學視頻上傳到公共論壇上,供眾位教師指正分析,為下次組織教學活動提供科學指導。
在當今“互聯網+”大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新教育技術、新教育手段開始進入教育工作者的視野,數學教師可以采用的互聯網教學產品也日益豐富。為進一步強化教學效果,在應用互聯網技術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注意技術手段的多元化,盡量使用符合教學需要、能引起學生新鮮體驗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結束語
互聯網技術時代的帶來,為教師實施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機,但是另一方面,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應用互聯網技術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和本學科教學規(guī)律,適度適量使用,嚴防為了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為了改革而改革等濫竽充數教學現象的出現?;ヂ摼W技術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fā)展,教師應當把握互聯網技術發(fā)展動態(tài),因時制宜,有效組織教學。
參考文獻:
[1]朱亞群:小學數學教學的科學性[N].連云港日報,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