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梅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自主學習知識、全面掌握閱讀技能是必須掌握的學習方法之一。尤其是閱讀興趣的形成和提高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受到閱讀能力帶來的樂趣,同時讓學生的語文能力能夠適應社會、適應生活。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yǎng)成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的有效途徑和有力保證??稍谡Z文學習過程中,它是小學生的弱項,老師盡管花費了不少心血,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他們被繁重的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只把閱讀當成一種任務,致使閱讀能力偏低,從而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下面就這一問題,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不斷反思、研究、總結,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以閱讀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犯急于求成的毛病,采用種種“變戲法”即“談談,議議,講講,練練?!苯處熋Φ臐M頭大汗,學生搞得暈頭轉向,看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聽、說、讀、寫”都得到訓練,其效果如“蜻蜓點水”,作用不大。我們知道,閱讀不單單是為了讀,而是通過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些課文的關鍵句子在文中起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去比較,去思考,從中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從而發(fā)展思維。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地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學這一句時可通過比較,討論兩個“幸?!钡牟煌x。問題可以這樣安排:
1.兩個“幸?!钡暮x有什么不同?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進行描寫的?
3.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提出問題后,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隨后小組合作探究,教師再適時點撥,學生對以上問題會迎刃而解。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考,會有不同的思維,從而大大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
二、以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自制力較弱,學習中往往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和隨意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并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極為重要的。它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和學習的情趣,是發(fā)展智力的必要條件。教師要在課堂中設計趣味性的疑問,安排智力性習題,找準針對的故事導入課文,以現代教育手段中的多媒體,引起學生的聯想,找變化多端的小實驗,讓他們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獲得知識。在閱讀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設積極、寬松的課堂氛圍,還要真誠地鼓勵、表揚學生,讓人人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之源。一個人對他感興趣的事和物是熱衷于去做和高度關注的。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小學生?小學生接受和感知知識最簡單的方式來自于他對此類知識的感性認識。如果他對一類事物、一個東西甚至一門學科感興趣,那么由此而反饋到他大腦里的相關信息幾乎就是永久性的,反之則不留痕跡。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語文閱讀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多么的重要。
三、以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痹谡Z文教學中,必須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通過反復閱讀,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理解,喚起他們敬佩、喜愛、悲傷、憤怒等心理體驗,在學生之間組織交流。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那么語文課堂教學會枯燥無味。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充滿著濃厚的情感。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教師應出示兩個句子:
1.他挖了好長時間,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2.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通過學生閱讀、體會。理解和比較兩個句子表示的意義是否相同。那就是,作者不厭其煩地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羅列出來,從中可以體會到這位父親為了救兒子,挖的時間之漫長,過程之艱難,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當時的情況危險等,從而感受他堅定的信念和偉大的父愛。還要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地震中的視頻,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中體會人物當時悲痛的心情。課堂中,我還抓住了觸動學生心靈的語段,引導他們動之以情地讀,動之以情地想,曉之以理地說,發(fā)自內心的寫,無不讓學生從父子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親的堅定不移,兒子的堅信不疑,感受到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四、以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學,教師只進行一些閱讀方法的傳授和針對不同個體進行分類指導,以培養(yǎng)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來促使其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長期培養(yǎng)這種自主性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自覺性,也會逐步培養(yǎng)形成個體獨立處置事務的能力。所以,小學語文中隨著閱讀教材的進度,還應堅持“一篇帶多篇”、“以文帶單元”、“一本帶多本”等多項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這樣一來,就會形成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就會把課外閱讀內容作為課內知識來擴充。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獨立閱讀的方法,再在課外閱讀中豐富語文材料,擴大知識面。這樣做,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有效地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總之,閱讀能力對小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它也是我們不斷提升自我,培養(yǎng)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就要從小學生開始倍加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準確的感知此階段學生的特點,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層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這樣,才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