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純
摘要:以《董逃行》、《王子喬》等詩歌為例,闡述樂府古辭游仙詩的影響及文學價值,如促成反游仙詩產生、影響隱逸文學創(chuàng)作和同題樂府詩創(chuàng)作等。
關鍵詞:樂府;古辭;游仙詩
游仙詩是中國古代道教詩詞的一種體裁形式,其內容多為歌詠仙人、仙境,或是幻想遨游天地之景,而古辭游仙詩不僅為游仙文學中的審美傾向定型做出了貢獻,保留了古代神話傳說,還影響了相關文學題材、文學思想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
一、促成反游仙詩產生
在求仙問道成為一股浪潮的同時,還有一些人對此并不認同,因而創(chuàng)作了一些反游仙詩,這是游仙詩泛濫促成的結果。在樂府古辭中,這類詩歌與游仙詩相伴而生,反游仙詩多言求仙之事縹緲不可尋,但現(xiàn)實社會中又有許多不如人意的事情發(fā)生,所以不如沉醉酒鄉(xiāng),聊以解憂。例如古辭《驅車上東門行》所言:“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盵1]889
古辭中也有消極中又帶著積極因素的反游仙詩作品,如《西門行》中說“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钡髡卟⑽匆驗殡y以預料的人生而心灰意冷,他說“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而夜長,何不秉燭游?!盵1]549以黑夜比喻未知的將來,告訴人們,雖然長夜漫漫,但我們仍然可以秉燭夜游,作者選擇用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積極尋找突破障礙的方法。
這類詩歌表現(xiàn)了古人在面對不可預測的命運和壽命時做出的不同選擇,是追求虛無縹緲的成仙之路,亦或是縱情度日,雖然以今人的眼光來看,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逃避思想,但在古代卻是為文人提供了一個放松心神的文學空間。
與此類似的還有古代文學中常見的隱逸主題文學作品。
二、影響隱逸文學創(chuàng)作
古辭游仙詩表達了渴望脫離人的自然生理條件和世俗社會約束的想法,《王子喬》敘說王子喬成仙后乘白鹿遨游四方,從此“三王五帝不足令”[1]437,自由的生活令人向往。這樣的思想感情也影響了后代文人的隱逸情懷,為抑郁的文人找到了一種精神上的寄托,例如郭璞在他的《游仙詩》中說,“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盵2]157這便直接將隱遁山林和蓬萊仙山等同了起來。古辭游仙詩和后代文學作品中的隱逸情節(jié)有著許多共通的地方,例如兩者的都根源于對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場所選擇一般都是高山等人跡罕至的地方,在精神境界方面追求清靜無為等。虛幻的游仙與現(xiàn)實的隱逸就這樣逐漸糾葛在一起,兩者的界限逐漸模糊,時常相互結合、相互影響,到了明清小說時期,游仙題材文學如《西游記》等故事中也加入了世俗倫常,現(xiàn)實主義文學如《紅樓夢》等,故事的背后也有神仙在推動。
三、影響同題樂府詩創(chuàng)作
古辭游仙詩為后代作者提供了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素材,一些后代文人想要描寫的內容或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樂府古辭相似時,便會選擇創(chuàng)作同題樂府詩,例如《王子喬》的同題樂府詩多屬于此類,主要表達作者的羨仙之情。據(jù)劉向《列仙傳》記載,王子喬出身高貴,是周靈王太子,他成仙的過程也是輕而易舉,在他離開人間之前還回到家鄉(xiāng)與親友告別,很具有傳奇性[3]60。在同題詩中,梁代江淹云“子喬好輕舉,不待煉銀丹??佞Q去窈窕,學鳳對巑岏。”[1]438高允生談論自己關于修仙的看法,說“仙化非常道,其義出自然。王喬誕神氣,白日乎升天?!盵1]438還有后魏高允幻想王子喬在天上遨游的瀟灑快樂,唐代宋之問感嘆王子喬升仙后世間物是人非。詩仙李白以古辭《善哉行》首句“來日大難”為詩題,在《來日大難》詩中描寫自己的想象,“道長食盡,苦口焦唇”[1]540,也是承襲《善哉行》詩句“口燥唇干”[1]537,繼而繪有仙人攜之遠游,并贈以神藥金丹,也是對古辭《善哉行》游仙內容的改寫又加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還有一些同題樂府詩與古辭相比,詩歌描寫內容和表達感情有所改變。同樣以《善哉行》為例,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收錄同題詩12首,比較而言,古辭《善哉行》描寫的是在一場宴席上主人勸酒,說人生多艱,“歡日尚少,戚日苦多”,應當“今日相樂,皆當喜歡”,并祝愿貴客得道成仙,“參駕六龍,游戲云端”[1]537。詩歌雖以勸人飲酒忘憂、及時行樂為主旨,但對于人生苦難敘說不多,感情更傾向于對仙人王喬生活的向往,較為樂觀和積極。而《善哉行》的同題詩內容大多不再與游仙有關,僅有晚唐僧人齊己作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濁心昏信生死。愿除嗜欲待身輕,攜手同尋列仙事?!辈糠衷姼璞A袅斯呸o《善哉行》中勸人及時行樂、飲酒忘憂的內容,如魏文帝曹丕詩云“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其馳”[1]537;謝靈運“歡去易慘,悲至難鑠。激涕當歌,對酒當酌?!盵1]539還有一些詩人,僅取“善哉”二字之意,在詩歌中描寫自己以之為“善”的東西,如魏武帝曹操作《善哉行》抒發(fā)自己的理想,詩中羅列古代賢者先輩的事跡,從而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1]536;魏明帝曹叡則作詩“赫赫大魏,王師徂征”,“彩旄蔽日,旌旒翳天”[1]539,歌頌魏國將士在戰(zhàn)場上的勇猛。古辭游仙詩為后代文人提供了靈感上的啟發(fā)和創(chuàng)作素材,讓后代文人得以吸收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郭茂倩.樂府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1月第一版.
[2]焦泰平著.漢魏六朝詩三百首注評[M].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7.04.
[3]滕修展等注譯.列仙傳神仙傳注譯[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11.endprint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