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卓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藥物性肝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
何啟卓
目的 觀察多烯磷脂酰膽堿與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治療藥物性肝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 88例藥物性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 各44例。治療組接受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 對照組接受多烯磷脂酰膽堿單藥治療, 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 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尿黃、皮膚鞏膜黃染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納差、乏力改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谷氨酸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水平顯著降低, 且治療組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 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發(fā)生1例過敏性皮疹,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7%, 未經特別處理于1 d后癥狀消失。結論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可改善藥物性肝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肝功能, 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故為本病的較理想治療方法, 值得推廣。
藥物性肝炎;多烯磷脂酰膽堿;茵梔黃口服液;療效;不良反應
在全部住院肝病患者中, 藥物性肝炎占比1%~5%, 但近年來隨著藥物種類的逐漸增多, 本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1]。對于輕度藥物性肝炎患者, 可于停藥后自行恢復, 而對于重度患者, 可能出現(xiàn)死亡, 導致醫(yī)療糾紛發(fā)生, 因此, 積極對藥物性肝炎進行救治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文對部分藥物性肝炎患者實施多烯磷脂酰膽堿與茵梔黃口服液聯(lián)合治療, 取得較理想治療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8例藥物性肝炎患者納入此次研究, 均有肝損害性藥物服用史, 患者均有尿黃、納差、乏力、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 排除其他肝炎等所致的肝損傷患者。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 每組44例。治療組男24例, 女20例, 年齡32~75歲, 平均年齡(49.65±15.23)歲。對照組男23例, 女21例, 年齡33~77歲, 平均年齡(49.76±15.1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保肝治療,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接受多烯磷脂酰膽堿單藥治療:465 mg多烯磷脂酰膽堿+25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合靜脈滴注, 1次/d;治療組接受多烯磷脂酰膽堿(方法同對照組)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 10 ml/次, 口服, 3次/d, 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尿黃、納差、乏力、皮膚鞏膜黃染)、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AST、ALT、TBIL)及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乏力、納差等癥狀消失, 檢測肝功能顯示正常;有效:患者乏力、納差等癥狀緩解, 檢測肝功能指標降低30%~60%;無效:患者癥狀無改善或繼續(xù)加重, 檢測肝功能異常??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后, 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后, 治療組的尿黃、皮膚鞏膜黃染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兩組納差、乏力改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肝功能指標 治療前,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AST、ALT和TBIL水平顯著降低, 且治療組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AST(U/L)ALT(U/L)TBIL(μmol/L)治療組44治療前127.85±24.62118.45±23.36 67.74±11.23治療后 43.16±8.37a42.09±7.84a16.15±2.39a對照組44治療前128.03±24.49118.62±23.18 67.52±11.68治療后 68.14±12.9267.43±9.3627.87±4.71
2. 4 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期間, 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發(fā)生1例過敏性皮疹,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7%, 未經特別處理于1 d后癥狀消失。
藥物性肝炎為藥物毒性作用、變態(tài)反應所引發(fā)的肝臟損傷可導致肝細胞損傷、壞死, 影響肝代謝過程, 從而導致患者發(fā)生黃疸、惡心、乏力、納差等癥狀[3-7]。多烯磷脂酰膽堿為一種磷脂, 由大豆中提取而來, 是細胞膜、亞細胞膜的組成部分之一, 其結構和內源性磷脂相同, 為重要的肝細胞保護劑[8]??商岣呒毎さ耐暾约胺€(wěn)定性, 修復、再生及穩(wěn)定損傷的肝細胞膜, 并可抗脂質過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減少肝臟的慢性損傷, 故肝臟保護作用較強[9]。
茵梔黃口服液是由茵陳、梔子、金銀花及黃芩組成的中成藥物, 方中茵陳清熱利濕, 梔子利膽退黃, 金銀花清解血毒, 黃芩燥濕泄熱, 全方共奏清熱解毒、退黃利濕等功效,可有效緩解藥物性肝炎的臨床癥狀;同時茵梔黃口服液服用簡單、方便, 可減少患者的治療費用[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治療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5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的尿黃、皮膚鞏膜黃染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兩組納差、乏力改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AST、ALT、TBIL水平顯著降低, 且治療組降低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 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發(fā)生;對照組發(fā)生1例過敏性皮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7%, 未經特別處理于1 d后癥狀消失。
綜上所述, 藥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肝功能, 且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趙冬, 李洪璐, 刁振瀛, 等. 141例藥物性肝炎患者的臨床分析.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2013, 7(2):262-265.
[2] 張東萍, 肖招英, 巫愛峰, 等.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護肝片治療藥物性肝損傷療效觀察. 中國藥師, 2014, 17(9):1524-1525, 1528.
[3] 楊伏萍, 雷敏. 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藥物性肝損傷的療效觀察.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4, 35(14):1952-1953.
[4] 劉曉波, 孟凡軍, 王太斌. 268例藥物性肝炎的臨床分析. 肝臟, 2015(5):399-400.
[5] 洪金鵬, 王兆林, 王俊科, 等. 異甘草酸鎂治療藥物性肝炎過程中IL-6和PCT的變化.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 24(5): 547-548.
[6] 胡紅鋒. 異甘草酸鎂注射液治療藥物性肝炎后患者的臨床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標變化.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5(1):125-128.
[7] 劉慶瓊. 復方甘草酸苷治療藥物性肝炎的療效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5(4):31.
[8] 楊瑩. 抗結核藥所致藥物性肝炎應用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的療效.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4, 11(11):81-83.
[9] 方偉文, 吳銳城. 雙環(huán)醇片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治療藥物性肝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4, 8(11):53-54.
[10] 王會鋒, 楊國鈞, 袁麗霞, 等.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lián)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藥物性肝炎臨床分析. 河北醫(yī)藥, 2011, 33(17):2651-26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64
2017-04-01]
510000 廣州市番禺區(qū)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