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蒿
[摘要]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寫作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利用教材中出現的短語、句式以及教材中文章段落的構成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引導。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教材;牛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7)22003102
當前,不少英語教師對于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反響比較大,認為在教材中找不到英語高考命題的影子,因此“被迫”放棄了基于教材的教學或不重視教材教學,轉而運用更多的課外閱讀材料,以求教學質量的提高,其實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 本文將結合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探討。英語寫作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筆者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重點思考寫作前的準備工作。
一、理清實用性詞匯有效輸入和可理解輸出的關系
Krashen指出,足夠的有效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關鍵和外因。同時,語言的輸入必須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語言的輸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應的超語言信息才能被理解。Swain認為,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卻是不夠充分的。如果學習者希望自己的目標語既流利又準確,不僅需要可理解的輸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輸出,他們需要有機會在有意義的語言交際中使用自己的語言知識。因此,有效輸入和可理解輸出是相輔相成的,可理解輸出既是有效輸入效果的最好檢測,又能推動更好的有效輸入,二者都有助于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筆者認為,作文中有效輸入和可理解輸出的關系具體體現為:有效輸入(基礎知識講解與積累)→吸收內化(加工、記憶)→可理解輸出(寫作)??梢姡硐氲恼Z言輸出必須以充分、完整的語言輸入為基礎。有效輸入其實就是寫作前的準備階段,但這個準備階段包含了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過程,教師在平時上課疏通教材的時候,要有目的有步驟地剖析相關詞匯、短語、句子或段落在該文章中的作用,講清學生在模仿時應該要注意哪些環(huán)節(jié)。筆者想通過牛津高中英語第九和第十模塊中的基礎句子并結合高考試題詳細地談談操作技巧。例如:
in a gesture to(Module 9 Unit 2,P19)
in a bid to control the problem(Module 10 Unit 3,P35)
in an effort to (Module 10 Unit 4,P53)
Personally,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2014年江西卷)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課本中熟悉的短語,嘗試將2014年江西省的高考書面表達范文中的句子改為:
Personally, in a gesture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Personally, 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in an effort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
Personally, in a bid to achieve my academic goals,I used to try effective method.
通過句子形式的適當轉換,學生可以將動詞不定式表示目的狀語的內容表達得更清晰、更具體。
由此可見,學生熟練掌握課本中的詞匯(有效輸入)并能夠有效運用到平時的作文中(有效輸出),對優(yōu)化作文的用詞至關重要,這也是提高作文分數的關鍵。
二、模仿課本段落的構成方法
在英語作文寫作過程中,一個段落的好壞取決于段落的三個要素,即主題句、支撐句、結論句。主題句是準確概括段落主要內容的關鍵句,它不但能夠確定該段落主題內容,而且還限定該文段的寫作結構。一個好的主題句的特點是:概括性強,表達到位,精煉。讀者透過主題句,可以預測作者在該段將會討論什么樣的問題。而發(fā)展句則圍繞段落主題句,通過給出一些觀點或舉出相關的例子,對主題句作進一步解釋或說明,從而達到說服讀者的目的。發(fā)展句要求內容充實、重點突出,觀點要鮮明。結論句標志著段落敘述的結束,應做到簡潔和凝練。
1.主題句。通常,文章當中的每個段落都應有一個論述或敘述的要點,而該要點通常用主題句進行表達。主題句力求做到清楚地陳述本段落的信息,并且整個段落都圍繞主題句而展開。例如: Young adults give many different reasons for moving to cities. (Module 10 Unit 2, P19)
但筆者也提醒學生并不是所有的段落都會有主題句,有時下一個段落只是延續(xù)了上一個段落的主題內容。如果前一個段落有主題句,則下一個段落就不一定有主題句,以免段落內容的重復。
主題句通常是放在句首,但在散文、故事或其他一些文體中,主題句則比較分散,為了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和注意力,常常使用一個有趣的事實、一個問題或一段引語,然后再加上適當的主題句。例如:(Module 10 Unit 2, P18)Older Americans are on the move.
2.支撐句。支撐句通常運用一些例子或羅列與此相關的原因對主題句進行解釋或論述。例如:For decades, Florida has been attracting older residents. In fa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opulation survey conducted in 2000, Florida was home to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people aged 65 and older. (Module 10 Unit 2, P18)
段落中的支撐句應該科學使用過渡的詞,將句子與句子有效連接,從而體現段落的層次感。教材中的過渡詞在此不一一羅列。
3.結論句。段落中的結論句不是對主題句的簡單重復,而是對主題句內容的擴展、總結和升華。有時,也可以借助結論句來表達關于主題的想法,也用它來幫助引入下一段的主題,起到過渡句的作用。例如:Across the USA, people are noticing the same thing: young people want to live in cities. (Module 10 Unit 2, P19)
通過課文中部分段落的分析,學生能夠基本掌握英語作文中段落的基本構成。筆者認為,此時還應該加大對學生段落構成的一些基礎性訓練,強化學生的理解,達到讓學生熟練運用的目的。例如:Our life today depends very much on energy. In towns and in villages, on farms and in factories, machines have made life easier than it used to be. The machines use energy, and energy is needed for heating, lighting, communications, carrying goods - everything. Factories and industrial plants use a great deal of energy to make the things that we use and buy and sell.And therefore we ought to save as much energy as we can.
通過對文段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Our life today depends very much on energy.”是該文段的主題句,因為文段中的發(fā)展句都是涉及我們的生活中需要能源的情況,所以這個主題句起到了概括本段落內容的作用。同時段落中也用了結論句“And therefore we ought to save as much energy as we can.”說出我們需要節(jié)約能源。當然,教師在操作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的方式,帶領學生積極參與,說出段落中哪個是主題句、支撐句和結論句。
以上是筆者利用教材中出現的短語和句式及教材中文章段落構成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引導的做法。筆者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應該拋開教材,相反,應該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并且有針對性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寬和加深。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教材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教材的興趣。
(責任編輯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