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摘要:“是”、“有”字存在句是現(xiàn)代漢語存在句的下位句式,“都”是范圍副詞,可以放在存在動詞“是”、“有”前,有時用在“有”字存在句中,有時用在“是”字存在句中,有時兩種句式可以互換,有時不行。本文將通過例句和語義分析“是”“有”字存在句存在動詞前“都”的使用條件以及它們的語義差別。
關(guān)鍵詞:“是”字存在句;“有”字存在句;“都”
“是”、“有”字存在句是現(xiàn)代漢語存在句的下位句式,表示某處或某時存在某人或某物,具體形式為:存在處所(時間)+存在動詞“是”/“有”+存在物?!岸肌笔欠秶痹~,表示總括全部。在現(xiàn)代漢語中,“都”放在存在動詞前,可以用在“有”字存在句中,如“上中下都有人?!币部梢杂迷凇笆恰弊执嬖诰渲?,如“耳朵里、鼻子里,都是抵制不了的她?!庇袝r兩者能互換,有時不行。那何時用在“有”字句中,何時用在“是”字句中,二者是否有區(qū)別,使用條件是什么,本文將通過例句對比和分類討論來加以說明。
一、用在“有”字存在句中
(1)上中下都有人。
(2)影壁左右都有門。
(3)每一幢主樓周圍都有一片豐饒富庶的果樹園。
(4)這些山上都有炮群,隨時支援“老禿山”。
范圍副詞“都”用在“有”字存在句中時,做主語的處所詞一般有量的要求,數(shù)量意義必須是二者以上,如上面各例中的“上中下”、“影壁左右”、“每個房間里”、“這些山上”。 因此,如果處所詞沒有出現(xiàn)數(shù)量限制,我們一般將處所理解成兩者以上,如“教室里都有人?!?“教室”被理解成“兩間教室以上”。
范圍副詞“都”語義指向前面的處所詞,是對存在處所范圍的全部肯定,表示存在物所指的情況在“都”所指的范圍內(nèi),無一例外?!岸肌背霈F(xiàn)在“有”字存在句中,只表示在處所詞所指范圍內(nèi),無一例外都存在物,沒有其他語義。
二、用在“是”字存在句中
(5)耳朵里、鼻子里,都是抵制不了的她。
(6)木材浮江而下時,常常半個河面都是那種木筏。
(7)每個房間里都是一個大橢圓形的桌子。
(8)一桌子都是菜。
“都”用在“是”字存在句中,作主語的處所詞一般沒有量的要求,既可以是例(5)中表示范圍的“耳朵里、鼻子里”,也可以是例(7)數(shù)量意義為兩者以上的“每一個房間里”,也可以是例(8)數(shù)量意義限定為“一”的“一桌子”。
范圍副詞“都” 語義也指向前面的處所詞,表示存在物所指的情況在“都”所指的范圍內(nèi),無一例外,即表示在處所詞所指范圍內(nèi),無一例外都存在物。但當“都”用在“是”字存在句中時,有時還表達存在物量多,達到“充滿”的語義。劉俊莉認為,“都”用在“是”字存在句中,強力凸顯與空間對應(yīng)的存在物,強調(diào)存在物對空間的遍布。如例(5),不僅表示“耳朵里、鼻子里”都存在“抵制不了的她”,更進一步表示“耳朵里、鼻子里”被“抵制不了的她”充滿;例(6)不僅表示“半個河面”都存在“那種木筏”,更表示“半個河面”被“那種木筏”充滿。
有時,“都”用在“是”字存在句中,不一定有“充滿”的語義,或“充滿”的語義不明顯,只表達在所指范圍內(nèi)“都存在”某種存在物,和“有”字存在句差別不大,如例(7)。
因此,據(jù)上面的分析,我們認為,“都”用在“是”、“有”字存在句中的具體使用條件如下:
Ⅰ.“都”用在“有”字存在句中時,主語數(shù)量要求是二者以上,因此,當主語限定為“一”時,只能用“是”字存在句,不能用“有”字存在句,如例(8)不能換成“有”字存在句;
Ⅱ.“都”用在“是”字存在句放于存在動詞“是”的前面,有時有 “充滿”的語義,因此,當句子表達“充滿”語義時,只能用“是”字存在句,不能用“有”字存在句,如例(5),“抵制不了的她”,從語義上講,是比較抽象的,表達一種強烈的思念,不僅僅是“存在”于“耳朵里、鼻子里”,更有“充滿”的語義,因此,只能用“是”字存在句,例(6)表達的也是“半個河面”被“那種木筏”充滿,因此也只能用“是”字存在句;
Ⅲ.當句子沒有強烈的“充滿”語義,或“充滿”語義不明顯時,只表示“都存在”的意義時,一般兩種句式都能用。如例(1)、(2)、(3)、(7);當句子既可以表達“都存在”,也可以表達“充滿”的語義時,兩種句式一般可以互換,互換后語義有所差別。如例(5)、(8)既可以說:這些山上都有炮群,隨時支援“老禿山。”表示在“這些山上”,無一例外的存在著“炮群”。也可以說:這些山上都是炮群,隨時支援“老禿山?!背吮硎驹凇斑@些山上”,無一例外的存在著“炮群”外,還可以表示“炮群”多,“這些山上”被“炮群”占滿。
三、結(jié)語
本文通過例句討論分析了“是”、“有”字存在句前使用范圍副詞“都”的條件,但由于研究水平有限,只從例句出發(fā)研究兩個句子的語義對比,例句覆蓋范圍不廣,并且使用“都”后,兩個句子的語用色彩是否不同還應(yīng)該在今后的研究中繼續(xù)討論。
參考文獻:
[1]胡建剛.述語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語義、句法分析[J].暨南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02).
[2]劉富華.“是”和“有”表存在的異同[J].對外漢語研究,2008(01).
北方文學·上旬2017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