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田野調查與實驗語音學的研究方法相結合,針對浙江江山方言的單字調與雙字調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結果顯示,江山方言有8個單字調;雙字調原調式一共有64種組合,其中共有38組發(fā)生了連讀變調,存在5種調位性變調。
關鍵詞:浙江江山 吳語 方言 單字調 雙字調
一、引言
浙江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江山方言雖屬吳方言上麗片中的上山小片,有吳方言的共同特點,但受到閩方言和贛方言的影響,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是吳方言中很有特點的次方言。雖然已有學者對江山方言進行過研究探討,但是前人對于江山方言的研究多在音韻層次上,還沒有學者專門針對江山方言的聲調進行系統(tǒng)研究,因而本文將對江山方言的單字調和雙字調進行研究。
二、江山方言
江山方言,也叫江山話,通行于浙江省江山市全境,但因地理差異,部分地區(qū)的江山方言略有區(qū)別,但并不影響彼此交際。江山方言與典型吳語相差甚大,這是因為歷史上,江山人口主要是殷朝時從山東曲阜古奄國遷移而來。由于地理等原因,江山方言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古音,語音系統(tǒng)較為復雜,江山方言有29個聲母(包括零聲母)、50個韻母、8個聲調[1]。聲調上保留了“中古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各因聲母清濁分為陰陽”的特點。
也有學者研究過江山話的單字調,都確定是8個單字調,但調值卻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雖然兩種聲調調值稍有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江山方言中有8個單字調,其中有2個入聲調,且陽平與陰上都是三莫拉結構。在確定以上共同點后,本文將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對江山方言的單字調和雙字調進行實驗研究。
三、實驗設計
本文通過參考前人的方言聲調歸類例字,設計了單字調及雙字調的讀例,制定了字表與詞表。在安靜的室內,使用Praat收集了6位發(fā)音人的音頻資料,其中6位發(fā)音人包括了2位女發(fā)音人及4位男發(fā)音人,年齡均在45~70歲之間,是土生土長的江山人,平時均使用江山話進行日常交際,發(fā)音受普通話影響小。通過Praat軟件,對這6位發(fā)音人的音頻進行標注,編寫腳本獲取每一讀例的基頻,再通過制表軟件Excel進行整合。在獲取雙字調的過程中,通過再添加感知聽辨實驗確定是否存在變調。
四、實驗數據的提取及歸一化處理
(一)標注
本文參考《語音學》[3]進行聲調的標注。聲調承載段為去掉“彎頭降尾”的基頻部分。將各個聲音文件導入Praat中,對單字和雙字的讀例一一進行聲調段的切分和標注,使用“音高提取腳本”提取每個聲調的市場和十個采樣點的基頻值以及每個聲調的時長。
(二)歸一化處理
本文進行的歸一化參考了羅婷[4]的處理方式。歸一化處理能最大限度減少不同發(fā)音人之間在錄音時所呈現出的風格差異,而最主要的目的則是減少個人特性[3]。為了能對實驗結果進行較為客觀的對比,可通過Z-score法[3]對發(fā)音人的語音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基頻歸一化公式為:
其中,yi=log10 Xi,Xi是每個采樣點的基頻F0值,my是yi的算術平均值,yi(i=1,2,…,n)是基頻F0的對數值,sy是yi的標準差。因此,my是基頻F0值的對數平均值。
數據經過歸一化之后,得到了LZ值,再用T值公式[5]進行五度轉換。T值公式可轉為:
其中,max表示所有采樣點的平均值對數最大值,min則表示所有采樣點的平均值對數最小值,X表示某一個采樣點的對數值。得出結果T值0~1為五度值1度;T值1~2為五度值2度;T值2~3為五度值3度;T值3~4為五度值4度;T值4~5為五度值5度。
同時五度值的確定還參考了RD法[6]:
其中,C表示一個人最大的LZ值的絕對值,RD值為0~1.1為五度值1度;0.9~2.1為五度值2度;1.9~3.1為五度值3度;2.9~4.1為五度值4度;3.9~5.0為五度值5度。最終可結合T值法、RD法及聽感,確定五度值。
五、實驗結果
(一)江山方言的單字調
綜合考慮聲調的系統(tǒng)區(qū)別性,陰去與陽去應當分別存在互補分布情況,人耳才能區(qū)分聲調。因而將陰去51調整為53,與陽去31形成對立;此外,陰上在聽感上為升調,如若表征成231,底層調會存在被分析成降調的可能性,因而將該調值換為周建紅[1]的243更為合適。此外,陰上213應為低平調,雖然是凹調,但正如普通話的上聲214,調尾的3只是語音現象,不具有音系學意義。綜上得出下表7的江山方言單字調。
從上表7及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在江山方言中,有3個平調:44,33,213,其中213是低平調。一個升調243,兩個降調與兩個入聲調。
(二)江山方言雙字調
江山方言有8個單字調,因而雙字調應有8×8=64種組合,但完成兩字組連讀變調后,剩余的調型卻遠遠沒有那么多。由于計算數據過多,此處只展示調查結果。
綜合上表,可得出以下變調情況:
前字變調:
1)44→35/_(213/33/53/31/4/2)
2)213→33/_T
3)243→33/_T
4)53→44/_T
5)31→33/_T
6)2→3/_T
后字變調:
7)44→33/(213/243/22/53/31/4/2)_
8)53→42/T_
9)31→42/(44/213/231/22/53/31/4)_
石鋒[7]指出在連讀變調的研究中,調類的變化必然是調位性變化,但調值的變化既可以是調位性變調也可以是非調位性變調,應注意區(qū)分調位性變調和非調位性變調。
在陰去53與陽去31的后字變調中發(fā)現都變?yōu)?2,但彼此之間在聽感上并不會發(fā)生混淆,因而屬于非調位性變調,可視為協(xié)同發(fā)音,并非音系現象。同樣的,2→3/_T與44→33/(213/243/22/53/31/4/2)_都應當被視作非調位性變調。
綜上所述,江山方言中僅存在5種調位性變調,如下:
1)44→35/_(213/33/53/31/4/2)
2)213→33/_T
3)243→33/_T
4)53→44/_T
5)31→33/_T
六、結語
本文通過聲學實驗對浙江江山方言的單字調與雙字調進行了實驗研究,確定了8個單字調的調值,對64組兩字組組合的聲調進行了實驗,發(fā)現了江山方言中存在5種雙字的調位性變調,且都是前字變調,無后字變調。
參考文獻:
[1]周建紅.浙江江山方言的音韻特點[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5,(8).
[2]羅杰瑞.江山方言中類似閩語的成分[J].方言,1990,(4):245-248.
[3]朱曉農.語音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羅婷.南寧白話單字調實驗語音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5]石鋒.天津方言雙字組聲調分析[J].語言研究,1986,(1).
[6]曾春蓉.湘語聲調實驗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7]石鋒.天津方言雙字組聲調分析[J].語言研究,1986,(1).
(嚴倩倩 上海 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20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