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甌江流域中上游732個農戶調查

2017-09-26 07:29:11李國志
農業(yè)經濟與管理 2017年4期
關鍵詞:水源意愿補償

李國志

(麗水學院商學院,浙江麗水323000)

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甌江流域中上游732個農戶調查

李國志

(麗水學院商學院,浙江麗水323000)

隨經濟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水資源短缺和水質惡化問題成為制約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因素,水源保護刻不容緩。水源保護具有顯著正外部性,但水源區(qū)農戶利益由此受損,需給予一定補償?;诋T江流域中上游732個農戶調查數(shù)據(jù),利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實證研究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及影響因素。結果表明,97.68%農戶愿意接受生態(tài)補償,參與水源保護積極性較高。家庭成員身份、農戶水源保護認知、農戶政策滿意度等因素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水源保護成本、污染查處力度等因素影響為正;水源保護宣傳力度影響不顯著。政府應通過各種途徑提高農戶水源保護認知水平,同時增強自身公信力,積極探索政府間橫向生態(tài)補償機制。

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影響因素;Cox比例風險模型

一、引言

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水資源短缺及水源區(qū)水質惡化問題成為制約人類健康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瓶頸之一,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水源保護刻不容緩。近年,政府出臺政策法規(guī)保護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取得良好效果,但水源區(qū)農戶失去一些發(fā)展機會,犧牲部分經濟利益,理應獲得一定補償。為提高補償效果、科學制定補償標準、提高農戶參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積極性,必須了解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

市場經濟條件下,生態(tài)補償機制是全球生態(tài)保護領域最有效管理方式。目前,國內外文獻研究居民參與生態(tài)建設受償意愿,主要包括農田、森林、流域等領域。如Kosoy等(2007)、Moreno-Sanchez等(2012)、Beharry(2013)、周晨等(2015)分析流域周邊農戶受償意愿;Kelley等(2013)、李海燕等(2016)、余亮亮等(2015)分析農戶農田生態(tài)建設受償意愿;Lindhjema等(2012)、李榮耀等(2013)、黃麗君等(2011)分析農戶林地管理受償意愿;馮琳等(2013)和朱紅根等(2015)分別研究農戶退耕還林和退耕還濕受償意愿。此外,相關研究還涉及秸稈還田(尹昌斌等,2016)、減畜政策(韋惠蘭等,2017)、耕地損失(文高輝等,2016)、礦區(qū)生態(tài)(李國平等,2011)、節(jié)水農業(yè)(劉軍弟等,2012)等。本文基于甌江流域中上游農戶調研數(shù)據(jù),利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實證研究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以期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論依據(jù)。

二、水源保護生態(tài)補償必要性:消費者剩余視角

水源保護對水源區(qū)農戶生產和收入水平產生直接影響,本文借鑒Hicks等價變化(EV)和補償變化(CV)方法研究消費者剩余與水源保護間關系。假設農戶涉水生產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即污染型和環(huán)保型生產。污染型生產可增加農戶收益,但存在污染水源與安全隱患;環(huán)保型生產可改善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但影響農戶收入。

圖1中,橫軸Y1表示農戶用于污染型生產的要素投入量,縱軸Y2表示用于環(huán)保型生產的要素投入量;P0和P1為農戶生產可能性曲線;U0和U1為農戶效用曲線;h0(P0,U0)和h1(P1,U1)為Hicks補償需求曲線;Y1(P,M)為預算曲線。假定農戶初始福利水平為U0曲線上B點,由于政府要求農戶保護水源,降低污染型生產要素投入,農戶經營收入下降,農戶福利降至U1上D點。由于農戶污染型生產要素投入量從ON降至OM,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其他社會成員福利水平將提高。若使農戶福利水平達到B點,必須給予農戶一定貨幣補償(EV)。因此,EV可度量農戶響應政府號召保護水源且保持自身效用不變時所需最低補償標準,即農戶受償意愿(WTA)。

EV是U1到U0的貨幣等效變化量,根據(jù)Hicks補償需求曲線原理,h0(P0,U0)曲線與縱軸圍成圖形面積SP1A′B′P0可表示福利變化EV,即農戶受償意愿(WTA)。農戶由于保護水源減少的收入可由預算曲線Y1(P,M)與縱軸圍成圖形面積SP1D′B′P0表示。同理,可推導出其他社會成員對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假定其他社會成員最初福利水平為U1上D點,農戶減少污染性生產后,水源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改善,福利水平提高至U0上B點。因此,可用CV度量其他社會成員為提高福利水平愿意支付最高價格,即其他社會成員保護水源支付意愿(WTP),可用h1(P1,U1)曲線與縱軸圍成面積SP1D′C′P0表示。

圖1 生態(tài)補償?shù)难a償變化、等價變化與Hicks需求曲線

由圖1可知,SP1D′C′P0<SP1D′B′P0<SP1A′B′P0,即其他社會成員支付意愿無法彌補農戶保護水源減少的收入,無法滿足農戶受償意愿。政府需通過貨幣補償方式激勵農戶,補償標準至少應達農戶平均受償意愿。

三、研究區(qū)域及樣本特征

(一)研究區(qū)域概況

甌江位于浙江省南部,為浙江省第二大江,發(fā)源于龍泉市與慶元縣交界的百山祖(屬武夷山系洞宮山脈)西北麓鍋帽尖,貫穿浙南山區(qū),流經麗水、溫州等市,干流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 028平方公里,從溫州市流入東海。甌江干流分為三段:自源頭至麗水市大港頭稱龍泉溪,屬上游河段;大港頭至青田縣石溪稱大溪,屬中游河段;石溪以下始稱甌江。本文以甌江中上游(即麗水境內)區(qū)域為研究區(qū)域,主要包括慶元縣、龍泉市、云和縣、蓮都區(qū)、青田縣5縣(市、區(qū))。近年,麗水市出臺《甌江流域麗水段主要水系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麗水市清潔水源行動實施方案》《麗水市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和《麗水市飲用水源保護行動計劃》等系列帶有生態(tài)補償性質的政策文件,采取財政補助、財政獎勵、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形式補償水源區(qū)和庫區(qū)鄉(xiāng)鎮(zhèn)。同時落實《浙江省跨行政區(qū)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管理考核辦法》,建立嚴格流域環(huán)境責任制度。近年全市跨行政區(qū)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地表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水質達標率均在95%以上,全市縣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二)調研方法

本文利用條件價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詢問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實際調研時,利用多界二分選擇法獲取具體受償意愿數(shù)值。即確定一個初始補償水平,詢問農戶是否愿意接受。農戶不愿意接受,則調高補償金額繼續(xù)詢問,愿意接受則結束詢問;若農戶仍不接受,則進一步調高補償金額繼續(xù)詢問,以此類推。反之,農戶愿意接受初始補償水平,則調低補償金額繼續(xù)詢問,不愿意接受則結束詢問;若農戶仍接受,則進一步調低補償金額繼續(xù)詢問,不愿意接受則結束詢問,以此類推。如此追蹤詢問多次,可得出農戶較真實受償意愿值(區(qū)間)。受償意愿為零時,需向農戶了解具體原因。具體步驟見圖2。

圖2 受償意愿詢問步驟

可見,通過多界二分選擇法獲取農戶受償意愿,僅能觀察農戶是否愿意接受補償決策,所得數(shù)據(jù)為一個半開半閉區(qū)間數(shù)據(jù),如(WTA1,WTAu1]、(WTAu1,WTAu2]、(WTAd1,WTA1]、(WTAd2,WTAd1]等,無法直接得出農戶受償意愿確定值。

(三)數(shù)據(jù)來源及樣本特征

由于CVM并未開展實際市場觀察,僅從受訪者回答中得出受償意愿,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需通過精心設計問卷、選取較大數(shù)量樣本、隨機調查等降低偏差影響。為減少偏差,2016年10月1日正式調查前,預調查麗水市蓮都區(qū)60個農戶,通過充分模擬真實市場,修正問卷不恰當提問方式,得到初始投標值預計范圍。

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受訪農戶個人及其家庭社會經濟特征、農戶對水源保護認知、政府政策及農戶滿意度等。二是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僅一個問題:假如政府將您家居住地納入水源保護范圍,您認為每年應補貼多少元較合理?具體調查時,由經過培訓的麗水學院部分大二、大三學生到樣本村隨機入戶面對面調查,歷時近一個月。入戶調查地區(qū)包括62個行政村,涉及小溪、松陰溪、好溪等25條支流,共回收問卷788份,剔除無效問卷,有效樣本數(shù)73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2.89%。樣本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受訪者基本特征

在調查有效樣本中,男性389人,占總樣本53.1%,略多于女性;受訪者中年齡最小21歲,最大72歲,主要集中于31~60歲,占總樣本58.6%;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占36.1%,其次分別為高中(含中專)和小學及以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僅占9.4%;17.6%農戶家庭成員中有干部或黨員;42.1%農戶家庭中農業(yè)勞動力人數(shù)為3~4人,34.0%農戶為5人及以上;家庭人均純收入集中于10 001~15 000元和15 001~20 000元,各占總樣本的34.7%和27.5%,5 000元以下和20 000元以上各占總樣本6.3%和9.5%。

四、模型構建及變量選擇

(一)模型構建

由于農戶受償意愿可能在問卷設計最高值以上,屬于刪失數(shù)據(jù),而Cox比例風險模型具有獨特優(yōu)勢。因此,本文利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及影響因素。其一般形式為:

式(1)中,h0(b)表示所有影響因素均為0時基線風險函數(shù);Xi表示第i個影響因素,βi為相應回歸系數(shù),表示Xi每變化一單位引起相對風險度變化倍數(shù)的自然對數(shù)值;h(b,X)表示在b補償水平上暴露于影響因素向量X1,X2,…,Xm下的風險函數(shù),即農戶受償意愿水平為B的概率是不愿接受b補償水平,而愿意接受(b,b+Δb]補償區(qū)間的條件概率極限。h(b,X)的一般形式可表示為:

假設農戶不愿接受b補償水平,但愿意接受(b,b+1]補償區(qū)間的風險概率為hb,由生存函數(shù)與風險函數(shù)關系可知:

假設農戶受償意愿在(b,b+1]區(qū)間外的概率為1-hb,則第i個農戶在第j個區(qū)間內相對風險度似然函數(shù)為:

以fi表示農戶受償意愿所在區(qū)間特點,若該區(qū)間完整,如(30,40],則記fi=1;若不完整,如(100,+∞),則記fi=0,表示刪截樣本??倶颖鞠鄬︼L險度似然函數(shù)可表示為:

利用迭代法估計式(6),可得各影響因素回歸系數(shù)β。

(二)變量選擇

受償意愿是農戶在家庭收入、要素投入、個人認知等眾多約束條件下對效用(福利)水平變化的反映。作為理性人,農戶行為目標是效用最大化,因此預期成本收益是其行為決策重要依據(jù)。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研究結論及調研過程中農戶反饋,農戶個人及家庭特征、農戶對水源保護認知、政府政策及農戶滿意度等因素會從不同方向影響農戶預期成本收益,進而影響農戶受償意愿。據(jù)此,本文設定模型因變量是水源區(qū)農戶受償意愿值。自變量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受訪者個人及家庭特征因素,包括性別(X1)、年齡(X2)、文化程度(X3)、家庭成員身份(X4)、家庭人均純收入(X5)、家庭農業(yè)勞動力人數(shù)(X6)、家庭水域面積(X7);二是農戶認知因素,包括水源污染危害性認知(X8)、水源保護重要性認知(X9)、水源保護增加成本認知(X10)、水源保護成本承擔認知(X11);三是政策及農戶滿意度因素,包括水源保護宣傳力度(X12)、水源污染查處力度(X13)、農戶對政策滿意度(X14)、農戶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滿意度(X15)。各變量含義及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表2 自變量含義及描述性統(tǒng)計

五、結果與分析

(一)農戶認知及受償意愿調查結果

農戶認知方面,調查結果見表3。關于水源污染導致的問題,259個農戶選擇“危害居民身體健康”,176個農戶選擇“影響居住環(huán)境”;341個農戶認為水源污染危害性嚴重;353個農戶認為水源保護重要;377個農戶表示水源保護增加成本較高,僅76個農戶認為較低;多數(shù)農戶(478個)認為水源保護增加成本應由政府和農戶共同承擔,188個農戶認為應由政府承擔;274個農戶認為政府對水源保護宣傳力度不夠;231個農戶認為政府對水源污染查處力度較小。

表3 農戶對水源保護認知情況

采用雙向式詢價法調查農戶受償意愿。根據(jù)專家意見及預調研結果,將起始補償標準設置為1 000元/年,若農戶愿意接受補償,按200元/年依次降低補償標準,至農戶不愿意為止;反之,若農戶不接受初始標準1 000元/年,則按200元/年依次提高補償標準,至農戶愿意為止。最高值設為2 000元/年,若農戶在2 000元/年時仍不接受,則結束詢問。農戶受償意愿水平總體分布見表4。

表4 農戶受償意愿分布情況

由表4可知,農戶受償意愿集中于800~1 600元/年,占總樣本約51.51%,農戶受償意愿呈明顯正態(tài)分布特征。調查中,17個農戶明確表示受償意愿為0,主要原因是其對政府缺乏信任,認為地方政府不作為和村委會存在腐敗現(xiàn)象,很難拿到足額補償金。

(二)模型回歸結果及分析

利用Stata12軟件,估計構建Cox比例風險模型,結果見表5。模型似然比統(tǒng)計量為173.62,同時在1%顯著性水平通過檢驗,說明模型整體擬合程度較好。

表5 模型回歸結果

1.受訪者個人及家庭特征因素

性別(X1)和家庭農業(yè)勞動力人數(shù)(X6)系數(shù)未通過檢驗,說明兩個因素對農戶受償意愿無顯著影響。年齡(X2)對受償意愿影響為正,可能因為農民年齡越大,越愿意選擇水域養(yǎng)殖等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方式,受水源保護沖擊較大,因此受償意愿更高。文化程度(X3)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可能因為文化程度高的農民就業(yè)選擇和生計模式更多樣化,環(huán)境保護意識更強,受償意愿相對更低。家庭成員身份(X4)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原因是家庭成員中干部及黨員總體政治覺悟較高,其言行受社會廣泛關注,加之水源保護政治屬性,受償意愿更低。家庭人均純收入(X5)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可解釋為農戶收入水平越高,對生態(tài)補償額度期待越低,收入水平低的農戶更希望通過政策補償改善生活。家庭水域面積(X7)對受償意愿影響為正,可能原因是水域面積越大,農戶從事漁業(yè)經營收入越高,水源保護導致?lián)p失越大,受償意愿更高。

2.農戶認知因素

水源污染危害性認知(X8)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主要因為水源污染對農民健康、居住環(huán)境等造成損害,農戶認為危害較嚴重,則會降低受償意愿。水源保護重要性認知(X9)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說明農戶意識到水源保護對自身健康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重要性,受償意愿會下降。水源保護增加成本認知(X10)對受償意愿影響為正,由于水源保護限制農戶農業(yè)(漁業(yè))生產,增加農戶機會成本,農戶認為增加成本較高,受償意愿會提高。水源保護成本承擔認知(X11)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農戶認為水源保護成本應由自身承擔時,受償意愿下降;反之,農戶認為應由政府承擔時,會希望政府提高補償標準以降低自身負擔。

3.政策及農戶滿意度因素

水源保護宣傳力度(X12)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但不顯著,原因包括兩方面,一是政府宣傳力度不夠,或流于形式,農戶知情率不高;二是農戶對政府宣傳缺乏科學認知,以及對政府及當?shù)卮甯刹咳狈π湃?。水源污染查處力度(X13)對受償意愿影響為正,可能由于政府查處力度較大,農戶會產生反感,受償意愿提高。農戶對政策滿意度(X14)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可能原因是農戶對政府政策較滿意,對政府信任度及政策擁護度會提高,因此受償意愿下降。農戶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滿意度(X15)對受償意愿影響為負,可能由于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升,農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關注。農戶若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滿意,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并自覺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償意愿下降。

六、政策啟示

水源保護事關居民生存與發(fā)展,需水源區(qū)農戶廣泛參與。調查結果顯示,水源區(qū)農戶參與水源保護積極性很高,并付出一定成本,因此需給予合理補償標準,激勵農戶自覺保護水源。農戶受償意愿影響因素較多,從政策制定角度看,以下方面值得關注。

其一,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農戶生態(tài)認知。研究發(fā)現(xiàn),若農戶對水源污染危害性、水源保護重要性等問題有正確認知,受償意愿會顯著下降。部分農戶認為水源保護是政府責任,保護水源增加成本應由政府承擔。因此,應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水源保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重要性宣傳,如利用網絡、報紙、電視、雜志等新聞媒體影響力,開設水源保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專題(專欄),幫助農戶建立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意識。

其二,拓寬籌資渠道,提高補償標準。調查發(fā)現(xiàn),農戶受償意愿集中于800~1 600元/年,遠高于現(xiàn)行生態(tài)補償標準,需進一步提高補償標準,提升水源區(qū)農戶水源保護積極性。目前,生態(tài)補償資金主要來源于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導致財政壓力較大且補償標準偏低,應拓寬資金來源渠道,積極探索市場化補償機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捐贈、資助和志愿服務等形式參與水源保護。同時,積極探索政府間橫向生態(tài)補償機制。麗水市政府為保護甌江中上游水源,投入大量財政資金治理水污染,跨行政區(qū)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均為100%,保障中下游區(qū)域用水質量。根據(jù)“誰受益、誰付費”市場原則,中下游區(qū)域理應支付一定生態(tài)補償。

其三,強化監(jiān)督機制,增強政府公信力。調查中很多農戶表示擔憂政府政策執(zhí)行力度,17個受訪農戶拒絕接受生態(tài)補償,原因是對政府缺乏信任。應建立有效水源區(qū)生態(tài)補償資金運作監(jiān)督機制,保證生態(tài)補償資金安全、高效率使用,防止生態(tài)補償資金出現(xiàn)因“尋租”、腐敗或改變用途等原因導致資金運作低效率或無效率。建立包括環(huán)保、財稅、審計等部門在內的生態(tài)補償資金監(jiān)督委員會,建立公眾監(jiān)督制度,吸收利益相關方參與,使資金監(jiān)督社會化、民主化。

其四,充分發(fā)揮特殊群體示范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中有干部和黨員,受償意愿會顯著下降。農村干部和黨員本身思想素質高,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因此應利用農村干部和黨員的影響力,發(fā)揮其示范作用。

[1]周晨,李國平.農戶生態(tài)服務供給的受償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陜南水源區(qū)406農戶的調查[J].經濟科學,2015(5):107-117.

[2]李海燕,蔡銀鶯.基于帕累托改進的農田生態(tài)補償農戶受償意愿——以湖北省武漢市、荊門市和黃岡市典型地區(qū)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4):245-250.

[3]余亮亮,蔡銀鶯.基于農戶受償意愿的農田生態(tài)補償——以湖北省京山縣為例[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5,26(1):215-223.

[4]李榮耀,張鐘毓.基于農戶受償意愿的林地管護補償標準研究——以陜西省吳起縣為例[J].林業(yè)經濟,2013,(10):70-76.

[5]黃麗君,趙翠薇.基于支付意愿和受償意愿比較分析的貴陽市森林資源非市場價值評價[J].生態(tài)學雜志,2011,30(2):327-334.

[6]馮琳,徐建英,邸敬涵.三峽生態(tài)屏障區(qū)農戶退耕受償意愿的調查分析[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3,33(5):938-944.

[7]朱紅根,江慧珍,康蘭媛,等.基于農戶受償意愿的退耕還濕補償標準實證分析——來自鄱陽湖區(qū)1009份調查問卷[J].財貿研究,2015(5):57-64.

[8]尹昌斌,黃顯雷,趙俊偉,等.玉米秸稈還田的受償意愿分析——基于河北、山東兩省的農戶調查數(shù)據(jù)[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6,37(7):87-95.

[9]韋惠蘭,祁應軍.基于CVM的牧戶對減畜政策的受償意愿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7,31(3):45-50.

[10]文高輝,楊鋼橋,趙微,等.農地整理項目農戶耕地損失補償額度的實證研究——基于耕地資源價值與農戶受償意愿[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6,25(8):1292-1298.

[11]李國平,郭江,李治,等.煤炭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的支付意愿與受償意愿的差異性分析——以榆林市神木縣、府谷縣和榆陽區(qū)為例[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J].2011,26(7):98-104.

[12]劉軍弟,霍學喜,黃玉祥,等.基于農戶受償意愿的節(jié)水灌溉補貼標準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12(11):29-40.

[13]Beharry B N,Smart J C R,Termansen M,et al.Evaluating farmers likely participation in a payment program for water quality protection in the UK uplands[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13(3):633-647.

[14]Kelley H,Rensburg T M V,Yadav L.A micro-simulatio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rish grass roots agri-environmental scheme[J].Land Use Policy,2013,31(2):182-195.

[15]Kosoy N,Martinez M,Muradian R,et al.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in watersheds:Insights fro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cases in central americ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2):446-455.

[16]Lindhjema H,Mitanib Y.Forest owners'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for voluntary conservation:a contingent valuation approach [J].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12,18(4):290-302.

[17]Moreno-Sanchez R,Maldonado J H,Wunder S,et al.Heterogeneous user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in an ongoing payment for watershed protection initiative in the Colombian And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12,75(2):126-134.

Study on Farmers WTA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Water Source Area——Based on Survey of 732 Households in Upper and Middle Watershed of Oujiang River

LI Guozhi
(Business School,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China)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water shortage and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had seriously hampered human production and life,and 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was imperative.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xternalities,but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were damaged and should be compensate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732 household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watershed of the Oujiang River,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compensation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armers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7.68%of the farmers were willing to accep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participated in protection of water source with more enthusiasm.Family members' status,farmers'water conservation awareness and farmers'policy satisfaction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WTA, 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costs and water source pollution penalties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WTA,and 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publicit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farmers' awareness of water source conservation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enhance their own credibility,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rgovernmental 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armers in water source area;willingness to accept;influencing factors;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F301

A

1674-9189(2017)04-0071-10

*項目來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5AJY004)。

李國志(1979-),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態(tài)經濟與區(qū)域經濟。

猜你喜歡
水源意愿補償
保護水源
品牌研究(2022年18期)2022-06-29 05:33:24
南水源頭清如許
當代陜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18
無功補償電容器的應用
山東冶金(2019年5期)2019-11-16 09:09:38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解讀補償心理
尋找水源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植物補償和超補償作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離婚時,能否要求家務補償
海峽姐妹(2014年5期)2014-02-27 15:09:41
林芝县| 黑水县| 葵青区| 民乐县| 普格县| 蓬莱市| 永丰县| 彭阳县| 宿松县| 天等县| 山阳县| 金华市| 文昌市| 出国| 河曲县| 光山县| 霍城县| 苗栗县| 庆城县| 灵武市| 个旧市| 米泉市| 龙山县| 商城县| 宁德市| 临猗县| 北京市| 宜宾市| 怀集县| 长岭县| 夹江县| 阿拉善左旗| 襄垣县| 陇川县| 唐山市| 金湖县| 邵阳市| 亚东县| 金塔县| 江口县| 饶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