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金平 潘海濱 鄭本寶
【分類號】G886.1
摘要
拳擊是一項對抗性強的運動項目。近些年來,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觀念、意識也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到這項運動項目。上海市女子拳擊在我國處于中上游水平,但是,高水平運動員稀少,社會關注度不夠,后備力量不足。
關鍵詞:女子拳擊;青年拳擊;上海
前言
拳擊,是古老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其對抗性比較強。是指運動員雙方通過兩只拳頭的對抗,進行體能、技術和心理的較量。隨著近幾年我國運動員在國際拳擊比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拳擊項目在我國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上海市女子拳擊在全國比賽中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培養(yǎng)出張琴等全國冠軍。2010年9月,上海市體育局設立拳跆中心,由前任國家隊主教練張傳良任中心主任。2013年,上海市開始舉辦青少年拳擊錦標賽。時至今日, 已舉辦兩屆。但是,女子拳擊的發(fā)展還是相對緩慢。本文以上海市兩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的女子青年組的參賽情況為研究對象,對上海市青年女子拳擊的發(fā)展進行探究。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參賽情況
1.2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方法。
2、結(jié)果與分析
2.1 2013年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比賽參賽情況分析
2013年12月,上海市舉辦首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本屆錦標賽女子青年組共設46-48kg、51kg、54-57kg、60kg、64-69kg和75kg六個級別。其年齡段設定為1995年9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之間。各級別報名情況見表一:
根據(jù)調(diào)查,本屆錦標賽女子青年組的比賽,除46-48kg級別3人、64-69kg級別4人參賽外,其余級別參賽人數(shù)均在2人。各參賽隊員賽前體檢、稱重均為合格。由表一可以看出,2013年,首屆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的參賽人數(shù)共計15人,除46-48kg級別和64-69kg級別外,其余四個級別直接晉級決賽。由2013年上海市拳擊錦標賽可以看出,上海市女子拳擊方面,參賽運動員甚少,后備人才嚴重不足。
2.2 2014年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比賽參賽情況分析
2014年4月下旬,上海市舉辦第二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暨2014年上海市市運會拳擊選拔賽。所設級別與2013年首屆上海市拳擊錦標賽相同。年齡段設定在1996年9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間。各級別參賽情況見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本屆錦標賽女子青年組共31人參賽。與首屆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相比,在參賽人數(shù)上較首屆多出一半。調(diào)查顯示,本屆比賽的參賽隊員在賽前的體檢、稱重出現(xiàn)不合格者。其中,46-48kg級別1人、51kg級別1人、54-57kg級別3人、60kg級別1人、64-69級別1人、75kg2人稱重均大于所參賽級別。教練員賽前對運動員的體重及身體條件方面缺乏了解,同時運動員對自身體重的控制認識程度不高。比賽過程中,除46-48kg級別外,其它級別均出現(xiàn)棄權(quán)情況。但是,與首屆上海市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的比賽相比,本屆比賽參賽運動員的水平較首屆錦標賽有所提高。
上海市已舉辦兩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通過對比兩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女子青年組的比賽成績,可以看出,拳擊這項運動項目,尤其是女子拳擊在上海市的受重視及關注程度較低、群眾基礎薄弱、后備力量不足。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部分運動員并非是拳擊專項,其專項有摔跤、柔道、散打,甚至還有田徑運動員。而且,運動員家長對拳擊的認識程度不夠,認為其實一項野蠻的運動,對子女從事拳擊項目的訓練表現(xiàn)出反感的態(tài)度。從事專項拳擊的運動員,對其退役后的工作及生活問題有所顧及。
3、結(jié)論與建議
上海市女子拳擊在全國處于中上游水平,但是根據(jù)2013和2014年兩屆青少年拳擊錦標賽的參賽情況來看,上海市拳擊項目的后備資源不足,社會對其關注程度和認識程度較低,群眾基礎比較薄弱。這些情況阻礙著上海市女子拳擊的發(fā)展。
為促進上海市拳擊運動的發(fā)展,要加大對拳擊項目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拳擊的認識程度;建立健全的訓練及保障體系,對運動員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尤其是退役后的運動員。同時,提高女子拳擊教練員的水平,教練員要運用科學的訓練手段,針對運動員的自身素質(zhì)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
參考文獻:
[1]王連方,胡賢豪.從第4屆世界女子拳擊錦標賽看女子拳擊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中國教練員,2007
[2]甘剛.淺談我國女子拳擊運動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06,(11):61-62
[3]何正方,王連方.女子拳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