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君
摘 要:目前,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所有教師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努力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zhuǎn)化為有效教學的具體行為,尋求一種既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又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適合學生自主發(fā)展需要的教育教學方式。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途徑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不僅僅在于教師有沒有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而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很好的發(fā)展。政治對于絕大部分學生而言,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所謂的知識,不過是教條式的背誦記憶。因此,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掌握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接受和掌握相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功利主義的影響,思想政治課長期得不到重視,特別是高中文理分科后,理科中政治是非高考科目,只是簡單的開卷會考,對學生來說,沒有任何的挑戰(zhàn)性,純粹是一種無聊的應付,所以,學生更不愿意學,這也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欠佳。因此,要求政治教師在平時要切實地把有效教學的理念貫徹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那么,如何減少課堂教學中“非有效性”現(xiàn)象,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學,筆者認為,作為政治老師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有效的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實效的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要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造高效的教學活動,課前有效的教學設計是前提條件。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應該有自己特有的基本規(guī)范和規(guī)律,是一種精心策劃和編排的活動,需要教師事先周密的計劃安排和課堂上高水平的組織。
在做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緊扣教材,并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努力做到“形脫而神不脫”。在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設計應緊扣教材,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開展有效的備課工作,這樣才能真正解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備課組團體協(xié)作,編寫校本教材,充分發(fā)揮校本教材的作用;二是了解學情,備好學生。教學設計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所以在設計之前,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能力基礎、知識儲備、興趣愛好、課外閱讀等方面的情況,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既不能過高估計學生的能力,提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不出而使課堂教學活動陷入被動;也不能低估學生能力,否則,激發(fā)不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的思維活動將陷入“鈍化”狀態(tài),課堂氣氛也將由此而凝固。
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增加課堂教學實效的動力
思想政治教材的內(nèi)容一般比較抽象,尤其是高中政治,理論性、知識性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感覺晦澀難懂、枯燥無趣。無趣就難以有效。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某一門課程不感興趣,不僅會抑制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會直接影響教學的實效。就我們目前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仍然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方法是可以以教師的個人魅力作用于學生,感染學生,讓他們喜歡你,以至于喜歡上你的課。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學生對某位教師感情越好,就越愛聽某位教師的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相反,學生和某位教師有隔閡,有矛盾,就會討厭這位教師,同時也可能會討厭這位老師所教的課。因此,每位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真正關心愛護學生,了解學生,尊重他們的需求,把握他們的脈搏,抓住他們的興奮點,就一定會使教學活動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然,這就對政治老師如何塑造好個人形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三、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根本
在新課標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手段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著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效。作為政治教師,應拋棄那種為應付考試而教的思想,不要讓學生記條條框框,不要老是靠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及一張嘴來講課??际裁淳徒淌裁?,老師絕對權威的“灌輸”式教學是極不負責任的,徹底忽視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性”這一根本性質(zhì),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
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為了使思想政治課“活”起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在教學中,尤其是導入部分,創(chuàng)設歡快和諧的情境特別重要。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與學的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一個輕松、寬容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其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學實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好處是教師教活了,書本用活了,學生學活了,教學過程中的育人功能也就充分體現(xiàn)出來了。這樣能使學生快速地、比較穩(wěn)固地培養(yǎng)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從而給刻板的教學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最終能夠更好地進行有效教學。
2.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政治課走進生活
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jù)高中生認識發(fā)展的特點,引導他們密切關注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從中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并與實踐相結(jié)合,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基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書本理論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觀察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還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提高,使他們自覺指導自己的行為,達到知識、能力、覺悟和行為的統(tǒng)一。更重要的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夠讓學生覺得政治課有用,政治課就是他們的身邊生活,這樣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生動活潑地學習,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這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原則與方法的目的與歸宿,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也是進行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
3.注意教學過程中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主要的課堂交流活動之一,也是增強學生課堂學習效果和幫助教師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巧妙的課堂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首要途徑。心理學上講,“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币驗閱栴}能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產(chǎn)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從而誘發(fā)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從實質(zhì)上來說,教師的教學就是一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提問的藝術性,注意提問的有效性。
四、有效的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藝術。”我覺得此話不無道理。當完成某一課時的教學任務后,總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方面,這就需要及時不斷地反思。比如,反思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又如何發(fā)展?反思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符合本班實際,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反思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恰當?其實,反思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yǎng)反思的習慣。有效的反思應注意兩點:
1.反思失敗之處
上完課后,有時總會感到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課甚至是以失敗告終。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善于從自身找出失敗根源的人,才能走上真正的成功之路。因此,教師要敢于反思,要勇于正視教學上的不足,發(fā)現(xiàn)存在的各種矛盾,不僅要及時將問題記錄下來,還要積極地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并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2.反思收獲之處
通過反思思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啟迪是否深入,活動是否有效,練習是否及時,教學目標是否達到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取舍,能使之成為日后指導教學的借鑒,對教師來說,這就是一種收獲、一筆財富。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亟須我們?nèi)嵺`、去創(chuàng)新、去積累,長此以往,聚沙成塔,必將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鄒麗,朱寧波.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4).
[2]高慎英,劉良華.有效教學論[M].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湛蓊才.課堂教學藝術[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4]王克亮.建構(gòu)有效課堂教學[N].教師報,2007-01-2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