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馬玉貞
[摘要] 目的 研究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消化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2級某大學護理本科實習護生128名,按實習時間先后分為實驗組(64名)和對照組(64名),實驗組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帶教;對照組應用傳統(tǒng)方式帶教。結果 兩組護生基礎、??评碚摰梅植町愑薪y(tǒng)計學意義(P<0.05)。實踐操作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習滿意度的比較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 提升自學能力”“ 教學氣氛活躍” 評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皽贤芰τ刑嵘?評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護生學習主動性,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7)06(b)-0094-02
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臨床對綜合素質較高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這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建構主義(Conusrtctvisim)也譯作結構主義,是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一種社會科學理論,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學者將之成功應用于醫(yī)學教育后,即推動了世界各國的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1-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老師在教學中以“意義構建” “情境”“協作”“對話”為手段,發(fā)揮護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目的在于使護生實現對當前知識的意義建構[4]。該研究將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引入消化內科護理教學中,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級某大學護理本科實習護生128名,已經輪轉2 個臨床科室,對基礎護理理論及實踐操作已有了解,按實習時間先后分為實驗組(64名)和對照組(64名),兩組護理課程理論與??茖嵺`技能學習計劃相同,帶教老師年資、職稱、學歷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實驗組應用建構教學模式帶教,在專科理論和護理操作教學中采用建構主義支架式教學法和拋錨式教學法,以消化內科6個主要疾病的護理和10項專科護理操作為教學內容,設立8個教學任務,10個情景。①確立知識框架,由帶教老師向護生講解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病因、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臨床觀察內容、診療方法、用藥,并演示專科護理操作程序,強調注意事項。②設立情景:設立真實診療情境或創(chuàng)設情境階段,真實診療情境指帶領護生到病房參觀、見習真實病例,創(chuàng)設情境是指帶教老師患者代替患者與護生進行互動交流;引導護生進入具體情境,由老師拋“錨”,即提出與情境密切相關的事件或問題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如“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搶救中,最緊急的護理操作是什么”“肝病患者撲翼樣震顫怎么辦”“下三腔二囊管的患者面色發(fā)紫怎么辦”等。③自主學習:讓護生結合已學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激發(fā)護生的求知欲,推動護生進行探索式學習,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在問題的引領下,先由老師啟發(fā)引導并適時提示,鼓勵護生獨立探索,將新知識融入已有框架。④協作學習階段:由高年資護士組織護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相關討論、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開闊了眼界,拓展了知識面,鍛煉了語言的表述能力,達到逐步補充、修正、完善護生對該問題的理解的目的,最終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方式帶教,即由高年資護士為護生講解消化科疾病的特點、用藥、護理等學習內容。
1.3 評價方法
在兩組護生出科時進行基礎理論、??浦R和操作考試,考核內容及方式相同??荚嚲鶠榘俜种疲謩e統(tǒng)計兩組護生單科成績≥90者;科室實習滿意度為護生實習手冊的科室實習滿意度下屬條目,勾選做答,分別對兩組護生做答人數進行統(tǒng)計。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的比較,基礎、??评碚摰梅植町愑薪y(tǒng)計學意義(P<0.05)。實踐操作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習滿意度的比較中,“激發(fā)學習興趣”“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提升自學能力”“教學氣氛活躍”評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皽贤芰τ刑嵘痹u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 討論
建構主義(Conusrtctvisim)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強調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主動探索以及對知識的建構,以提升其獨立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消化內科使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能夠具有以下優(yōu)勢。
3.1 促進護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以往臨床護理工作的傳幫帶教學模式重“理論”“操作”“義務”“責任”,往往把實習護生看成是空著頭腦進醫(yī)院的知識容器,強調在短時間內由臨床帶教老師將??评碚摷皩嶋H操作技能進行填鴨式灌輸,而忽視了實習護生在以往日常生活及學習形成的即得經驗、心理及社會角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促進了教師角色的轉變,由單純的“灌輸者”轉變?yōu)椤耙氛摺?,尊重護生的已有的知識、情感、經驗累積,強調護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避免以往憑借死記硬背導致的所學知識與護理實踐脫節(jié)的狀況,力求護生不僅學會知識應對考試,并且能夠在實際中做到應用自如,以提升護生自身的自我評價和成就感,激勵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同時,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多媒體及網絡資源的應用,使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實踐能力得以不斷更新與拓展,對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亦有所助益,符合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3.2 易于創(chuàng)建積極學習氛圍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過程是基于現實問題情景下的一種主觀探索活動,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積極地創(chuàng)建貼近臨床實際工作的人文與自然情景,護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應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達到教學目的,以縮短掌握課本知識與解決實際工作問題間的差距。同時,充分利用醫(yī)院環(huán)境的特殊感染力使護生親身感知生命的寶貴與脆弱,激發(fā)護生的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感,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盡快實現其“旁觀者”向“積極參與者”角色的轉換。期間教師通過適當引導護生對不同護理的問題的看法交流與討論,在強化??评碚摷安僮骷寄艿耐瑫r,又能促進學習成員間的合作、互動和交流,培養(yǎng)了護生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精神,并對護生的溝通能力有所提升。
3.3 有助于培養(yǎng)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護理帶教偏重于將既定的護理理論及操作程序灌輸給護生,忽略了對護生的具體應用及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引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后,帶教老師示教操作技能后,通過情境設立、引入個案、確立問題,護生可運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對操作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獨立的思考、討論,在此過程中,將新習得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和運用,并對問題提出假設,然后主動搜集、獲取相關信息進行推理、交流,進而對假設進行驗證。在這一過程中,既提高了護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護生創(chuàng)新及演繹的能力,使護生不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打破以往僵化的識記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實際工作中,中國的護理教育學者應該考慮如何將其與中國本土文化教育有機融合,發(fā)揮其固有優(yōu)勢,為現代護理教學提供更好的媒介。
[參考文獻]
[1] 王兆瑋.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17(12):85.
[2] 蘇瀅,李曉玲.建構主義理論對護理教學的啟發(fā)[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31):3320-3322.
[3] 甘思遠,孫艷芹,趙穎海,等.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病理學實驗課教學實踐與研究[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7):686-689.
[4] 王朝方.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理論導刊,2012(4):88-90.
(收稿日期: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