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展訊
地點:柏林文化廣場(Kulturforum) 時間:2017.10.12-2018.01.07
該展是首次在歐洲舉辦的專門介紹中國肖像繪畫藝術的展覽。展出的100多幅肖像畫為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收藏,時間跨越350年。展覽以清朝時期為重點,題材涉及皇室成員以及祖先、英雄、文人和婦女的畫像。
地點: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時間:2017.06.17-11.03
該展以大衛(wèi)·霍克尼(David Hockney)1974年的繪畫《雪莉·戈登法布+格雷戈里·穆索斯基》(Shirley Goldfarb + Gregory Masurovsky)為起點,將題材限定在一對人物肖像畫中。該展不僅僅關注藝術家是如何在繪畫中傳達個體的面貌,還旨在闡述他們是如何選擇和放置模特的位置,以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和心理連接。另有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o)和尼日利亞藝術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等人作品參展。
地點: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Gallery) 倫敦 時間:2017.09.27-2018.01.21
該展對攝影家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的創(chuàng)作生涯進行了總體性的回顧。宇宙、城郊、裸體、烏托邦、災難,這些都是魯夫的攝影所呈現(xiàn)的主題,也是魯夫40余年創(chuàng)作中對當代文化探索的表征。其作品《肖像》系列則同期在英國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展出。
地點:東京都美術館 時間:2017.11.17-2018.01.06
上野,是東京都美術館和東京藝術大學的所在地,培養(yǎng)了眾多的藝術家。該展是“上野藝術家項目”的第一回,展出稲垣考二、巖田壯平、小田野尚之、小森隼人、元田久治等9位藝術家的作品,旨在探討純繪畫領域的“當代寫實主義”。
地點: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紐約 時間:2017.10.11-2018.01.02
拉伯·辛格(Raghubir Singh,1942-1999年)是彩色街頭攝影的開拓者,其創(chuàng)作自上世紀60年代至1999年逝世,被大量地出版與發(fā)行。辛格生于印度一個貴族家庭,曾旅居香港、巴黎、倫敦和紐約,但他的鏡頭始終回望著自己的故國。這次回顧性個展,旨在呈現(xiàn)辛格攝影中對西方現(xiàn)代主義和傳統(tǒng)東南亞生態(tài)進行結(jié)合,以描繪這個世界。
地點:舊金山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時間:2017.06.03-2018.01.01
該展旨在總體回顧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1932-2006年)富有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生涯,通過其與博伊斯(Joseph Beuys)、約翰·凱奇(John Cage)和夏洛特·穆爾曼(Charlotte Moorman)之間的交往,協(xié)調(diào)自己東西方之間的身份,形成了具有個人特色的創(chuàng)作方法與思想。
地點:柏林國立博物館藝術圖書館(Kunstbibliothek) 時間:2017.09.29-2018.01.07
該展展出18世紀的80件展品,生動地表現(xiàn)了此前極少受到關注的中歐文化交流的相互作用。展品中包括北京歐式宮殿的銅版畫和照片、中國風的室門以及中國和歐洲制造的瓷器等。由此清楚直觀地說明中歐兩地深入的交流過程并不僅限于題材方面,而且也包含了材料和工藝領域。
地點: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 時間:2017.10.06-2018.01.07
藝術家讓·馬魯埃爾(Johan Maelwael,1370-1415年)是荷蘭繪畫的奠基者之一。這位林堡兄弟(Limbourg Brothers)的叔叔在1400年左右,曾經(jīng)受雇于王室,是一位多產(chǎn)而又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家。該展還得到了盧浮宮的支持,借到了馬魯埃爾的名作《圣母哀悼基督圓形畫》(La Grande Pietàronde)。
地點:古根海姆博物館(The Guggenheim Museums and Foundation) 紐約 時間:2017.10.06-2018.01.07
該展聚焦中國的當代藝術,尤其是實驗藝術,試圖去解讀其中的來龍去脈,這是北美地區(qū)第一次舉辦關于這一主題的大規(guī)模展覽。展覽按時間順序分為6個主題,涵蓋70多名藝術家約150件作品,媒介涉及電影、錄像、水墨、裝置、土地藝術、表演以及繪畫和攝影等。此外,還展示了一些先鋒派的紀錄片片斷以及其他文獻檔案。
地點:柏林攝影博物館(Museum für Fotografie) 時間:2017.06.03-11.19
該展根據(jù)德國攝影家赫爾穆特·牛頓(Helmut Newton)的遺愿而促成,展出其與摯友馬里奧·特斯蒂諾(Mario Testino)和讓·皮戈齊(Jean Pigozzi)這三位攝影家的杰作。他們的作品既有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和審美,同時也存在一些微妙的關聯(lián)。展出的特斯蒂諾部分,呈現(xiàn)其對性別身份的關注;讓·皮戈齊部分,則選擇其鏡頭下社會名流齊聚的派對。
地點: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時間:2017.09.24-2018.01.28
該展集中展示了藝術家露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的版畫、繪本和雕塑作品。布爾喬亞的版畫創(chuàng)作始于上世紀40年代,總量逾1200件,也是其近20年來的主要創(chuàng)作方向。該展在展示中,力圖將作品融入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語境,為觀眾再現(xiàn)創(chuàng)作的過程。
地點: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時間:2017.08.04-2018.01.22
該展對巴西藝術家安娜·瑪利亞·邁歐里諾(Anna Maria Maiolino)的創(chuàng)作生涯進行了回顧,涵蓋其自上世紀60年代初至今的代表作,媒材涉及版畫、雕塑、影像和表演藝術、素描、黏土裝置等。邁歐里諾的創(chuàng)作以巴西藝術史及戰(zhàn)后諸多運動為語境,圍繞身份(移民、母親和世界公民)主題進行探索。
地點:白立方畫廊(White Cube)倫敦 時間:2017.09.27-11.12
切里斯·懷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的創(chuàng)作,如其自述,借助“折射、并置、疊加、矛盾、阻隔和揭示的策略”,切斷了結(jié)構(gòu)之間的聯(lián)系。展覽如同一場實驗,充斥著得分、索引、導言和圖解。懷恩·埃文斯提出的問題直指實在與認知、感知與主觀。
地點:新美術館(New Museum)紐約 時間:2017.09.27-2018.01.07
藝術家佩特里特·哈里拉(Petrit Halilaj)1986年生于科索沃,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常以自己的經(jīng)歷為起點,呈現(xiàn)其私人和集體共同的記憶。雕塑、繪畫、文本和錄像,哈里拉的作品涉及多種媒介,故鄉(xiāng)科索沃是其中最重要的材料。
地點:美國康州學院(Connecticut College) 時間:2017.09.21-11.07
2008年,藝術家王艾因受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的激勵與啟發(fā),進入紙本創(chuàng)作的實驗,從山水畫的傳統(tǒng)中尋找自己新的風格與方向。該展展出其以“飛越古山水”為主題的一系列新作。在王艾的作品中,古代山水、動物和經(jīng)典文獻斷片的綜合材料,與當代元素并置,在紙上疊加出迷宮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