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勇
?
上海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白蟻危害與區(qū)域白蟻治理
金 勇
(上海徐房綠化有限公司,上海 200031)
對上海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qū)的白蟻危害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房屋白蟻與庭院樹木白蟻必須進行同步治理。采用以地下型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進行區(qū)域白蟻治理,可逐步降低特定區(qū)域內的白蟻種群密度,達到有效降低整個區(qū)域內白蟻發(fā)生率、危害率。
白蟻;地下型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區(qū)域白蟻治理
上海衡山路-復興路(簡稱:衡復)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qū)是上海中心城區(qū)保護規(guī)模最大,花園住宅最集中,風貌特色保存最完整的區(qū)域。該保護區(qū)建筑年代介于1919年到1941年之間,有950幢優(yōu)秀歷史建筑,1 774幢保留歷史建筑,2 259幢一般歷史建筑,歷史建筑約占全市歷史建筑的40%,擁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是上海城市文脈的發(fā)源地和承載區(qū)(其保護范圍:東界:重慶中路-重慶南路-太倉路-黃陂南路-合肥路-重慶南路;南界:建國中路-建國西路-嘉善路-肇家浜路;西界:天平路-廣元路-華山路-江蘇路;北界:昭化東路-鎮(zhèn)寧路-延安西路-延安中路-陜西南路-長樂路。大致相當于昔日上海法租界1914年的擴展部分,即所謂法新租界)。區(qū)域內的老式建筑多以磚木結構為主,居民家庭裝修也主要使用木質材料,這給白蟻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建筑物通常有庭院,庭院里有大量樹齡60年以上、主干粗大的庭院樹,也給白蟻的繁衍提供了便利。溫暖的氣候,適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成為白蟻危害嚴重的區(qū)域。為了有效控制和治理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白蟻危害,于2016年4月份對其進行了白蟻區(qū)域治理的嘗試。
考慮到淮海中路是區(qū)域內的主要干道,以淮海中路為分界線,把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分成北塊和南塊。根據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的調查,表1為白蟻的具體種類和分布。從表1可以看出,此區(qū)域分布的白蟻為散白蟻()和乳白蟻,在北區(qū)2種白蟻數量相差無幾,南區(qū)散白蟻多于乳白蟻()。
表1 白蟻蟻害申報記錄(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
由于庭院樹木的白蟻防治費用一直不明確,故庭院樹木白蟻防治起步較晚,2015年開始庭院樹木白蟻蟲情調查和部分實施白蟻滅治,目前只發(fā)現有乳白蟻(表2)。表2為庭院樹木白蟻發(fā)生情況。從表2可知,南塊區(qū)域中白蟻多于北塊。
上海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內的住宅、辦公樓、文物古建等被白蟻危害過,部分木構件、門框、踢腳線、木柱等被白蟻蛀食,木地板甚至被蛀食一空。風貌區(qū)內的庭院樹木也遭受白蟻危害,樹干上可見蟻路及危害癥狀??偟膩碚f,白蟻分布普遍且較嚴重[2]。
表2 庭院樹木乳白蟻發(fā)生情況(2015-2016年)
2.2.1 散白蟻
室內黑胸散白蟻(Snyder)蟻巢多建在建筑物內較粗的木構件或地下殘存的木料中,如墻內柱、屋頂梁檁入墻部分、門窗框近地面處。蟻巢外木材表面有泥路與被害物相連。此白蟻可危害3樓或更高樓層的木質材料。
室內黃胸散白蟻[(Oshima)]無定型蟻巢,一般聚集在受害最嚴重的多層相通的蟻路中寬大空間處。通常危害地板擱柵、踢腳線、底層門框等高度2 000 mm以下的木構件,尤以1 000 mm以下受害最重。
2.2.2 乳白蟻
室內臺灣乳白蟻(Shiraki)蟻巢有地下巢和地上巢,蟻巢系統(tǒng)龐大,由主巢和若干副巢構成。地下巢通常在門框腳、木柱復雜,由腳的入土部分,一般入土200 mm以下;地上巢有的在空心墻、預制多孔樓板、吊頂、浴缸、梁、木柱、樓梯等,通常離廚房、衛(wèi)生間和其他水源較近的地方。若巢附近無水源,會在主巢下方修筑汲水線通向有水的地方,以獲取水分。臺灣乳白蟻嚴重危害房屋建筑木構件。
庭院樹木白蟻為臺灣乳白蟻(Shiraki),主要危害楓楊、香樟,通常危害主干粗大的樹木,一般在樹木根部附近土壤或樹干內建巢。管理粗放的樹和靠近老房子的樹木易發(fā)生蟻害。庭院中白蟻危害最多的樹木依次是楓楊、香樟、懸鈴木、水杉、榆樹,以蛀食木質部為主,所以在樹木表面蟻害比較少,但對樹木危害卻很大,直接影響樹汁的輸送和樹木的生長,引起樹木斷枝、倒伏甚至死亡。
上海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白蟻危害之所以嚴重,主要是此區(qū)域具有利于白蟻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且風貌區(qū)建筑物多為磚木結構,裝修中又大量使用了木地板、護墻板等各種木制品,為白蟻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生存空間。風貌區(qū)生長著大量的樹木,土壤濕度適宜,使白蟻具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另外,風貌區(qū)所有建筑未進行白蟻預防處理,使得白蟻隨意蔓延發(fā)展。
由于白蟻具有隱蔽危害,且受到驚擾易轉移的特點,故傳統(tǒng)的白蟻防治模式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且只對房屋內白蟻進行防治,或者使白蟻轉移到附近繼續(xù)危害。即使白蟻被消滅了,庭院樹木上的還會蔓延過來,反過來也是如此。因此必須要有一個雙管齊下的辦法,才能有效地降低區(qū)域內的白蟻種群密度。區(qū)域白蟻治理是在一定區(qū)域內,以地下型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為主,對房屋和庭院樹木同步進行治理的措施。
針對南塊白蟻發(fā)生多于北塊這一特點,筆者進行的區(qū)域白蟻治理先在北塊進行試點。根據以往的白蟻分飛申報記錄,選擇2個白蟻頻發(fā)小區(qū),對房屋和庭院樹木進行區(qū)域白蟻治理。
改變白蟻適生環(huán)境,消除白蟻孽生場所。清除大的枯枝殘樁、廢棄樹根、樹洞,及時修補或涂刷防蟻藥劑。樹木傷口是白蟻的主要入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中耕、整地及其他人為活動中要盡量避免造成大的傷口,對已形成的傷口,應及時作防護處理,減少白蟻的入侵途徑和孽生環(huán)境。
在樹木白蟻防治中經常會出現白蟻危害的樹木無明顯傷口和白蟻危害跡象,外觀與正常樹木無異。白蟻原侵入口已愈合或變小,僅留少量透氣孔、分飛孔,蟻群也不外出蛀食,僅在樹心蛀食,白蟻的發(fā)現,僅靠繁殖蟻分飛或尋找透氣孔和分飛孔獲得。如此尋找白蟻來防治,不僅工作量非常大,成本高,沒有經濟可行性。地下型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是一種新型的白蟻防治技術,其集監(jiān)測與防治為一體,其不僅用于白蟻滅治,還可用于白蟻發(fā)生情況不明時進行監(jiān)測,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Sentrieon Sentrieon(心居康)白蟻地下監(jiān)測餌劑系統(tǒng),對上海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qū)白蟻進行了監(jiān)測、防治。此監(jiān)測餌劑系統(tǒng)所用藥劑為氟鈴脲。在以下3種情況下應用地下型白蟻檢測-控制系統(tǒng)⑴對主干上存在明顯蟻路的樹木安裝地下型餌站[3],觀察到白蟻就投放餌劑進行滅殺。⑵對居民電告有繁殖蟻分飛的樹木安裝地下型餌站,觀察到白蟻就投放餌劑進行滅殺。⑶對有蟻害房屋周邊有明顯異形創(chuàng)面、樹洞的樹木針對性安裝地下型餌站,觀察到白蟻就投放餌劑進行滅殺。
針對疑似白蟻危害部,距樹木的根頸部100~ 500 mm處,安裝地下型餌站。
為了防止室外的白蟻向室內蔓延,室內的白蟻向周邊蔓延,在房屋周邊距外墻500~1 000 mm處,每隔3 000 mm左右安置1個地下型餌站[4],觀察到白蟻就投放餌劑進行滅殺。通過“監(jiān)測-發(fā)現白蟻-投放餌劑-滅殺白蟻-監(jiān)測”的不斷循環(huán),從而達到長期監(jiān)測、控制和預防白蟻的效果[1]。
自餌站安裝好后,5月、10月各全面檢查1次。根據情況作相應的處理:⑴發(fā)現餌木發(fā)霉、腐爛進行更換。⑵發(fā)現有白蟻進入餌站,取出餌木,投放餌劑,并把餌木上的白蟻移入餌劑管中。⑶餌劑投放后,每2周檢查1次,發(fā)現餌劑即將取食完要及時添加,直至沒有白蟻進入餌劑管取食為止,換入餌木繼續(xù)觀察。⑷換入的餌木沒有被再次取食,視該白蟻群體已被滅巢。
表3為安置的地下型餌站誘集白蟻的情況。從表3可以看出,在樹木根部有選擇地安置地下型餌站,其誘集率明顯高于房屋周邊全面布置的誘集率。在庭院樹木防治經費沒有落實的情況下,有選擇地安裝地下型餌站也不失為一種折中辦法。
表3 地下型餌站誘集白蟻情況
通過一年多的跟蹤檢查維護,這2個區(qū)域的白蟻危害得到了控制。周邊安置地下型餌站的房屋,2017年到目前(6月底)只有2個白蟻報治戶,而另有四周全是硬化地面,無法安裝地下型餌站的房屋5個白蟻報治戶。總的報治數量小于2016年同期的11個(表4)。由表4可以看出,安置地下型白蟻監(jiān)測-控制系統(tǒng)后,白蟻報治戶數下降。
表4 白蟻報治統(tǒng)計
有效防治白蟻對房屋建筑的危害就要防止房屋白蟻與庭院樹木白蟻相互轉移危害,要對某一特定區(qū)域內的房屋白蟻與樹木白蟻同步進行防治,也就是要推行區(qū)域白蟻治理,才能持久有效的控制蟻害的發(fā)生。在白蟻可能危害的房屋、樹木周邊埋設監(jiān)測-控制裝置,通過定期檢查了解白蟻活動情況,當發(fā)現餌站里有大量白蟻時,投放餌劑進行滅殺,從而逐步降低一定區(qū)域內的白蟻種群密度,以達到有效降低整個區(qū)域內白蟻發(fā)生率、危害率。
要做好區(qū)域白蟻治理,還應該把行道樹也納入治理范圍,但行道樹屬于園林部門管理,需跨部門協(xié)作才能實施。要跨部門實施,首先要統(tǒng)一認識,調整白蟻防治的傳統(tǒng)觀念,采用區(qū)域白蟻治理的理念、技術措施和管理策略,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行動,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JGJ/T245-2011 房屋白蟻預防技術規(guī)程[S]. 2012-06-01.
[2] 李小鷹, 朱琴芬, 傅士杰, 等. 白蟻區(qū)域治理及其可行性研究[J]. 白蟻防治, 2015(1): 16-24.
[3] 張健華, 劉自力, 杜致顏, 等. Sentricon地下監(jiān)測餌站系統(tǒng)誘殺臺灣乳白蟻的初步研究[J]. 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 22(4): 35-39.
[4] 張睿, 李濮, 黃曉光, 等. 區(qū)域白蟻防治的系列案例-采用餌劑技術治理瞻園白蟻危害[J]. 城市害蟲防治, 2013(3): 12-17.
Termite Damage and Area-Wide Termite Management of Heng Fu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in Shanghai
JIN Yong
(Shanghai Xu Fang Landscaping Co., Ltd., Shanghai 200031,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rmite damage in 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area of Shanghai Hengshan Road and Fuxing Road, and proposes that house termites and garden trees termites must be controlled together.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subterranean termites monitor-controlling system were adopted to manage regional termites, so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ermites in particular area can gradually decrease with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damage of termites in the whole area.
termite; subterranean termites monitor-controlling system; area-wide termite management
10.16201/j.cnki.cn31-1827/tq.2017.05.07
TQ450
A
1009-6485(2017)05-0039-03
金勇(1967—),男,上海市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綠化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Tel: 021-64676845, E-mail: jinyong98@126.com。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