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徒偉智
敬老的另一主題
◆ 司徒偉智
此事,理當上上下下都來重視了。
讀了幾個地方的媒體,都看到老年人深陷保健品“忽悠圈”的話題。甚至在杭州,消保委受理的老年人消費投訴中,保健品投訴竟占到40%!在咱們上海呢,人大代表討論修改《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草案)》時反映:“我去社區(qū)聽取居民對這個草案的想法和建議,居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保健品?!蓖晟屏⒎ūWo、打擊保健品欺詐銷售的呼吁處處可聞。
對詐騙行徑不稍寬貸,要取締,要打擊,好。只是還不夠。在下無甚高論,想到的是,一樁詐騙案既有詐騙方,也有被騙方,由矛盾對立的雙方構成。取締詐騙,要研究;預防被騙,也要研究。單打一,只盯前,不顧后,是不完全的,難以有效化解實際問題。國外曾推出一門叫“受害人學”的邊緣學科,研究受害人那一面之所以受害的原由??纯窗?,在我們的城鄉(xiāng),每日每時冒頭的“保健品忽悠”,不是“豪奪”,乃是“巧取”。它總是在行騙者掌握并巧妙地利用了受騙者的心理弱點后,才發(fā)生的。凡此弱點,理當關注,亟待克服。
“這些膠囊能快速治愈糖尿病,我們街坊好多的老哥老嫂都買了,不會差?!惫衷?,難道世上竟有快速治愈糖尿病的“神藥”?有的人,好像頭腦長在他人的肩膀上,只要有那么一批人說是“真的”,他就不敢說是“假的”,考查免卻,疑慮冰釋,乖乖將積蓄多年的幾萬元款子交出去了。結果,照例療效全無,叫苦連天。這叫從眾心理。
“真合算,每次人家上門都是喊爺爺奶奶,送這送那,雞蛋、魚油、鈣片樣樣有。送得多了,拗不過,我就買他幾樣保健品。”也不會思忖一下——“合算”啥喲?小恩小惠,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況且那些雞蛋、魚油值幾何,而你最終買下“幾樣保健品”那可是十倍價格都不止。這叫貪小心理。
還有急躁心理。“我家老伴得癌癥,開刀后仍在擴散,急得我團團轉。聽上門推銷員說這藥丸有特效,我就不管三七廿一,買下吃吃再說?!碧幨乱€(wěn)重,要當心“弦急則斷,事急則亂”。情況紛亂如麻,也得理性思維。為那幾顆來歷不明的藥丸出大價錢,可謂病急亂投醫(yī),到頭來錢被騙了,還耽誤治療。
歸納很多案例來看,一些推銷低效無效保健品的無良人員,乃至少數(shù)涉嫌詐騙的嫌疑人,其手法不見得高明。不高明的騙術卻屢屢得逞,這表明我們許多人的麻痹,只曉得跟著感覺跑。誠所謂 “人中有獸心,幾人能真識”(見孟郊《擇友》詩)。從眾、貪小、急躁,諸般麻痹心理,其本質(zhì)是輕信心理。自然,“輕信是一種最可容忍的缺點”,但是,“可容忍的缺點”畢竟仍是缺點,它特別容易導致受騙的苦果。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提倡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相互信任。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某個并未真正了解底細的人也可以門戶洞開,俯首聽命,奉獻老本。德國電視劇《老干探》中有一句臺詞甚妙:“對于陌生人,你怎么能同對老朋友一樣放心呢?”
嚴懲制造“保健品忽悠”的不法之徒,這是一方面。還須加上另一方面,即多多研究導致某些老人受騙的心理弱點,從而為潛在的被騙者作出心理矯治,強化預防能力。就是要兩面疊加,雙管齊下,讓老年人遭遇欺詐的煩惱少些,再少些。
發(fā)稿編輯/張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