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談杜甫巴蜀詩中的詠三國詩

2017-11-13 22:21李可欣
杜甫研究學(xué)刊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夔州劉備三國

李可欣

杜甫是中國唐代偉大的詩人,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生活的時代正處于唐王朝“安史之亂”前后的極其動蕩的時代,經(jīng)歷了唐朝由盛變衰的時期,因此,在他的詩中對國家民族的命運、民生的疾苦都極為關(guān)注,充滿同情與關(guān)懷。今天我們在誦讀和欣賞杜詩時,往往會被詩中憂國家之傷、嘆民生之苦的高尚思想境界所折服。今成都杜甫草堂懸掛郭沫若的一副對聯(lián):“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高度概括了杜詩宏大的內(nèi)容和深刻的社會意義,后人贊譽杜甫詩歌為“詩史”,當之無愧,名至實歸。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躲避戰(zhàn)亂的杜甫來到成都,“五載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這是他一生中重要的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因為四川遠離戰(zhàn)亂,生活安定,所以這時期的詩歌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博。游歷行蹤、山川風光、生活情趣、名勝古跡,無不呈現(xiàn)在詩人的詩歌中。除此而外,還有一類詩歌內(nèi)容值得格外關(guān)注,那就是蜀中停留期間,杜甫創(chuàng)作了很多以三國諸葛亮、劉備以及三國遺跡為對象的詩歌,如《蜀相》《武侯廟》《八陣圖》《謁先主廟》《諸葛廟》《古柏行》《詠懷古跡五首》(之四、之五)等,反映出詩人濃厚的三國情結(jié)。以下,本文擇其代表性的詩章加以論述。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前往諸葛亮祠堂拜謁他心中的偶像,創(chuàng)作了千古傳頌的《蜀相》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他以諸葛亮的武侯祠為歌詠對象的第一首詩歌。詩人選擇諸葛亮自然有其深刻的意義。諸葛亮生于漢末亂世,二十七歲前隱居隆中躬耕于野,不求聞達。后受劉備三顧茅廬,出山輔佐。聯(lián)吳抗曹,西取成都,受遺托孤,南征北伐,最后星落五丈原,留下君臣一處共千秋的祠堂令人瞻仰。諸葛亮的遺恨是出師未捷,但在杜甫眼中他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有劉備“三顧”之請??娿X先生曾在《二千多年來中國士人的兩個情結(jié)》一文中指出:有兩個問題經(jīng)常困擾中國古代士人心靈,其中一個就是“求知遇之難與感知之切,”這就是求知音、感知遇。諸葛亮遇到劉備就是求到了知音,為報劉備三顧之恩,實現(xiàn)“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的宏大目標,諸葛亮努力北伐,最后“鞠躬盡力,死而后已”。這是“感知遇”。這種風云際會非常難得,在杜甫看來,是令人欽佩而羨慕的,因為一般的士人大多是失望。杜甫空懷“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理想,沒有遇到像劉備那樣的慧眼識人的明君,加之戰(zhàn)亂而遠離朝廷,壯志難酬。詩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句,表面上看是說丞相祠堂內(nèi)的春草寂靜的生長,被樹葉遮擋的黃鸝鳥空自發(fā)出悠揚的聲音。好景沒人欣賞,好音無人聆聽,實際上這恰恰就是詩人自身生活的真實寫照。落寞、孤寂,難以排解,滿腹經(jīng)綸卻無人賞識。杜甫將心中的憂郁用詩句在諸葛亮的祠堂前予以傾情釋放,所謂借景抒懷自慰也。正如前人所評價說:“真正痛快激昂,八句詩便抵一篇大文字?!?/p>

詩中還有一點是人們常常疏忽的,那就是點明了丞相祠堂的地理位置。成都最早的武侯祠不在今天這個地方,而是位于少城。今武侯祠原為劉備陵寢和漢昭烈廟的區(qū)域。城南的武侯祠是何時何人所建?未見史料記載。但《蜀相》詩首聯(lián)就點明了武侯祠在錦官城外,已然掩映在一片“柏森森”中。柏樹生長緩慢,要達到森森一片,非數(shù)百年不能。于是我們可以推斷出,杜甫所見的丞相祠堂建筑歷史當在南北朝期間。

雖然杜甫從唐肅宗乾元二年(759)來到成都,到代宗永泰元年(765)夏天離開,期間曾到梓州、閬州等地居住,在成都只住了三年多,創(chuàng)作二百四十多首詩歌。除了《蜀相》外幾乎都是歌詠成都風光,花木蟲鳥,名勝古跡,看似暫時忘卻國殤民憂,但三國情結(jié)已然縈繞于胸中難以釋懷。大歷元年(766)杜甫到夔州之后,夔州眾多的三國遺跡使其隱藏于胸中的三國情結(jié)再次張揚出來。

夔州,即三國時魚復(fù)縣。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憤怒興兵伐吳,第二年在猇亭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劉備敗退守魚復(fù),改魚復(fù)為永安。章武三年(223)劉備在永安宮托孤于諸葛亮等人,當年夏四月病逝永安。到唐貞觀二十三年(649)改稱奉節(jié)(今屬重慶),隸屬夔州府。后世為紀念劉備和諸葛亮,在此修建先主廟和武侯祠。夔州的八陣圖遺跡,自然成為激發(fā)詩人感懷的詩興,其中《八陣圖》詩寫到: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短短四句詩,既有對諸葛亮的敬慕,也含對劉備伐吳失利的遺恨。八陣,古已有之?!秾O臏兵法》有《八陣》和《十陣》,所謂“陣”,是冷兵器時代將士訓(xùn)練、扎營、作戰(zhàn)、防御的軍事陣型,或稱陣圖。三國時代,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對古代陣圖進行革新改進,使其更利于訓(xùn)練和作戰(zhàn)。至晉朝,諸葛亮八陣圖依然發(fā)揮軍事作用。《晉書·馬隆傳》記載:羌戎叛軍進犯涼州,殺刺史楊欣,阻斷河西走廊。武威將軍馬隆招募三千五百人自薦出征,得到晉武帝的大力支持,予以三年軍資。馬隆與羌戎軍隊作戰(zhàn)時,“依八陣圖作偏箱車……轉(zhuǎn)戰(zhàn)千里,殺傷以千數(shù)”,最終大獲全勝,打通了向西的道路。這是諸葛亮的八陣圖在軍事上運用實戰(zhàn)戰(zhàn)例,故杜甫云“名成八陣圖”。

夔州的八陣圖遺跡,見于酈道元《水經(jīng)注》,該書卷三十三《江水篇》記載說:“江水又東徑諸葛亮圖壘南……有亮所造八陣圖,東跨故壘,皆累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相去二丈,因曰:八陣既成……今夏水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彼螛肥匪乩眍悤短藉居钣洝肪砥呤涊d:“奉節(jié)縣……本漢魚復(fù)縣也……八陣圖在縣西南七里,《荊州圖記》云: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上,周回四百十八丈中,有諸葛孔明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凡六十四聚,或為人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fù),依然如故?!笔且远旁娪小敖魇晦D(zhuǎn)”之句,此有兩層意思,首先是看到冬水退復(fù)江石猶在的現(xiàn)象,感嘆縱然夏水濤濤難悍八陣圖遺存;其次,亦在說明諸葛亮留下的石頭豈是江水能沖走的?表達諸葛的功業(yè)千秋永存。

與《八陣圖》的思想內(nèi)容相關(guān)聯(lián)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五云: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當年若非劉備三顧茅廬,躬耕隴畝的諸葛亮或許將會是另外一種人生。夔州是劉備托孤的故地,夔州先主廟當然也是杜甫時常拜謁之地,杜甫有《謁先主廟》一首專門描述:

慘淡風云會,乘時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jīng)綸。復(fù)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shù)屯。錦江元過楚,劍閣復(fù)通秦。舊俗存祠廟,空山立鬼神。虛檐交鳥道,枯木半龍鱗。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閭閻兒女換,歌舞歲時新。絕域歸舟遠,荒城系馬頻。如何對搖落,況乃久風塵。孰與關(guān)張并,功臨耿鄧親。應(yīng)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遲暮堪帷幄,飄零且釣緡。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

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和坎坷遭遇,使他對劉備與諸葛亮這樣的君臣關(guān)系非??誓健K錾碛谝粋€“奉儒守官”的家庭,少年時代讀書勤奮而努力,且聰穎過人,“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壯游》)。書以儒家經(jīng)典為主,養(yǎng)成治國安邦的浩然壯志,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政治理想,但是終身都沒有諸葛亮那樣施展的機會。他大半生窮困漂泊中,與下層民眾生活貼近,由此而傷憂國家的災(zāi)難。游歷的生活中所見之先賢祠堂、名勝古跡,成為詩作中常見的題材。不僅如此,在描述古跡同時借題發(fā)揮,三國英雄、三國遺存往往呈現(xiàn)于他的詠古抒懷類的詩歌中。其中尤以諸葛亮、劉備是出現(xiàn)比例最高的,反映出杜甫的三國情結(jié)最為濃重。毫不奇怪,杜甫所詠三國詩中對諸葛亮與劉備知遇以及二人之間魚水關(guān)系贊譽最多,比如作于秦州的《遣興五首》其一:“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痹谄涠袑⒈肀扔鳛闆]有能力的官員,竟沒有將如龐德公那樣的賢能招來為己效力:

昔者龐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陽耆舊間,處士節(jié)獨苦。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舉家依鹿門,劉表焉得取。

杜甫的巴蜀詩歌中為何創(chuàng)作了不少有關(guān)三國,特別是諸葛亮的作品呢?余以為有以下原因:首先,巴蜀地區(qū)是蜀漢舊地,三國遺跡眾多,有成都的武侯祠,夔州的諸葛廟、先主廟、八陣圖、白帝城等蜀漢歷史遺跡。每當詩人游歷后,都會觸景傷情,詩興大發(fā),這些蜀漢歷史遺跡于是便成為了詩人感時傷世、撫今追昔的吟詠對象。

其次,杜甫和諸葛亮等三國英雄所處的歷史時代有著相似之處。諸葛亮等三國英雄生活于漢末的亂世,群雄割據(jù),天下紛爭。杜甫不僅經(jīng)歷了大唐盛世,還經(jīng)歷了唐朝的“安史之亂”,戰(zhàn)亂迫使杜甫一家旅居蜀中,輾轉(zhuǎn)西南。但其憂國憂民的情懷仍然一以貫之,“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謁先主廟》),于是,年老體衰的詩人通過詠懷三國英雄人物及其遺跡將其一腔憂國憂民之情形諸詩篇,希冀有劉備那樣任人唯賢的明君,期待英雄輩出,平息戰(zhàn)爭,使國家太平。

其三,杜甫與諸葛亮在思想深處上是息息相通的,均具有拯世濟民的遠大抱負和憂國憂民之志。諸葛亮年輕時常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具有輔佐君王的雄心壯志。杜甫也自謂“竊比稷與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希望自己像堯舜時的賢相稷、契一樣能夠輔佐君王,實現(xiàn)致君堯舜的志愿。因此,杜甫對諸葛亮非常傾慕,視諸葛亮為自己心中的政治偶像。

其四,杜甫的人生經(jīng)歷與諸葛亮截然不同。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幫助劉備建立和鞏固了蜀漢政權(quán)。他一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杜甫在至德二載(757)時,曾經(jīng)被唐肅宗授為左拾遺,似乎有機會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但很快就因疏救房琯之事被貶,從此受到唐肅宗的疏遠,遠離了朝廷,自己的政治理想也隨之而永遠地破滅了。因此,一生仕途坎坷的杜甫,羨慕劉備與諸葛亮君臣相契的魚水之情,敬佩諸葛亮等人的豐功偉績,他只能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借歌詠諸葛亮等三國人物來安慰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受傷心靈。莫礪鋒在評價二人時說:“雖然諸葛亮是功業(yè)彪炳的千古名臣,而杜甫卻是窮愁潦倒的一介文士,兩人的人生遭際相去甚遠,但是他們在人格上卻達到了同樣的高度?!?/p>

總之,杜甫在巴蜀地區(qū)生活期間,成都和夔州的三國遺跡往往使他觸景生情,于是創(chuàng)作了很多以諸葛亮、劉備以及三國名勝古跡為對象的詩歌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對諸葛亮的敬仰和對劉備、諸葛亮君臣二人融洽關(guān)系的羨慕,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唐王朝“安史之亂”后現(xiàn)實政治的極度憂慮和深切關(guān)懷,以及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復(fù)雜心態(tài)。至今,我們閱讀杜甫巴蜀詩中的詠三國作品,仍然能夠感受到杜甫對三國英雄的深厚情結(jié)。

注釋

①繆鉞:《二千多年來中國士人的兩個情結(jié)》,《中國文化》第四期,第927頁。

④(清)楊倫:《杜詩鏡銓》卷七,中華書局1962年版。

⑥(唐)房玄齡等:《晉書·馬隆轉(zhuǎn)》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555頁。

⑦(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十三·江水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0頁。

⑧(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轉(zhuǎn)引自《四庫全書》第469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463-597頁。

⑨何紅英:《試論杜甫詠贊諸葛亮詩的影響和作用》,《杜甫研究學(xué)刊》2015年第2期,第109頁。

猜你喜歡
夔州劉備三國
杜甫詠諸葛亮詩略論
淺談杜甫《孤雁》之“孤”
杜甫夔州詩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悲劇
唐五代時期夔州軍事初探
三國亂談(1)
相面
徐庶以馬試劉備
劉備的江山不是哭出來的
版三國之回到過去教自己
南陵县| 平阴县| 高要市| 马山县| 吉林省| 江油市| 北川| 闸北区| 南江县| 福贡县| 邮箱| 东山县| 余江县| 阜阳市| 含山县| 景德镇市| 胶州市| 齐河县| 溧水县| 西和县| 兴国县| 台东市| 化州市| 中阳县| 富宁县| 赤壁市| 延长县| 南汇区| 信宜市| 镇雄县| 大同市| 泰安市| 剑阁县| 长阳| 盘山县| 台州市| 胶南市| 英吉沙县| 马公市| 周至县|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