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萍
【摘要】 目的:對比分析無痛胃鏡及普通胃鏡檢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試驗組(40例,采用無痛胃鏡檢查)和對照組(40例,采用普通胃鏡檢查),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變化情況及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升高,心率相對于檢查前顯著升高(P<0.05)。試驗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等指標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血氧飽和度變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惡心嘔吐(5.0%)、緊張(25.0%)、嗆咳(5.0%)、疼痛(17.5%)等不適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2.5%、90.0%、10.0%、77.5%),兩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痛胃鏡檢查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更為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更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關鍵詞】 無痛胃鏡檢查; 普通胃鏡檢查; 對比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3-0053-02
胃鏡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上消化道疾病最為安全可靠,也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但是因為其屬于侵入性操作,因此很多患者容易出現(xiàn)疼痛、嗆咳、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而且患者檢查過程中會出現(xiàn)恐懼、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為此很多患者拒絕檢查,這樣甚至都會導致診斷和治療延誤[1]。無痛胃鏡檢查技術在胃鏡檢查的過程中靜脈滴注適當鎮(zhèn)靜麻醉藥物,這樣可減少患者的刺激反應,使患者能夠在無痛苦、舒適、鎮(zhèn)靜的情況下完成胃鏡檢查,患者更容易接受[2]。為了進一步探討分析普通胃鏡檢查、無痛胃鏡檢查的優(yōu)勢,本文對比分析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同時排除了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精神系統(tǒng)疾病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患者、肝胃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及存在麻醉藥物過敏史患者?,F(xiàn)將80例患者根據(jù)隨機抽簽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試驗組中男23例,女17例;
患者年齡40~90歲,平均(30.6±5.7)歲;合并高血壓者
2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齡40~90歲,平均(31.1±5.9)歲;合并高血壓者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醫(yī)護人員應向試驗組受檢者詳細介紹麻醉風險及可能出現(xiàn)的其他并發(fā)癥,待患者簽署無痛胃鏡和麻醉知情同意書以后,一定要叮囑患者于胃鏡檢查前禁飲、禁食8 h。胃鏡室應準備好呼吸囊、氣管插管器械、多功能監(jiān)護儀、麻醉機及其他必備的急救藥品等。本次采用的設備為OLYMPUS GIF-V70電子胃鏡(由日本公司生產(chǎn))、CMS-9000多功能心電監(jiān)護儀。具體檢查操作方法如下:胃鏡檢查之前5~10 min應給予10 ml鹽酸達克羅寧膠漿口服,使患者咽喉部得到局部麻醉,患者取左側臥位,使頭部稍微向后仰。進行無痛胃鏡檢查前應先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給予鼻導管吸氧,控制氧流量在每分鐘4~5 L,進行常規(guī)心電監(jiān)護。檢查的過程中,麻醉師應給予丙泊酚靜脈滴注,按照2.0~2.5 mg/kg的劑量推注,注藥速度控制在每10秒40 mg左右。麻醉師應根據(jù)患者的體重靜脈滴注利多卡因維持麻醉前鎮(zhèn)痛。麻醉師給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等到患者入睡,肌肉松弛,而且咽部反射、睫毛反射消失,呼叫患者也沒有反應的情況下,及時暫停給藥。然后操作醫(yī)師插鏡進行檢查,檢查的過程中可根據(jù)患者的反應適當追加20~40 mg丙泊酚。檢查的過程中假如患者的呼吸頻率低于10次/min,血氧飽和度低于90%,應將下頜抬高,并且給予面罩吸氧。若患者心率下降60次/min,應給予1 mg阿托品靜脈滴注;血壓降低30%的情況下,給予10 mg麻黃堿靜脈滴注。結束胃鏡檢查后,操作者應仔細詢問患者的感受,留下來觀察15 min后等患者完全清醒,由醫(yī)師檢查確定各項生命體征沒有異常后就可以離開。但是一定要囑咐患者家屬結束檢查1h后才可以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
對照組患者給予胃鏡潤滑膠漿口服后就接受常規(guī)的胃鏡檢查,不采用鎮(zhèn)痛鎮(zhèn)靜藥物,其他的操作和無痛胃鏡檢查一致。
1.3 觀察指標
檢查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同時應詳細記錄受檢者完成胃鏡檢查的情況,檢查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躁動、緊張、難受、惡心嘔吐、嗆咳等不適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選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變化對比
對照組收縮壓、舒張壓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升高,心率相對于檢查前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等指標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檢查后基本恢復正常。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血氧飽和度變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患者惡心嘔吐(5.0%)、緊張(25.0%)、嗆咳(5.0%)、疼痛(17.5%)等不適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2.5%、90.0%、10.0%、77.5%),兩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endprint
3 討論
胃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操作,目前主要用于十二指腸、食管等疾病診斷中,普通胃鏡檢查只是在表面麻醉下操作,置入胃鏡時會對患者胃部、食道、咽喉等處造成強烈的刺激,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躁動、緊張、嗆咳、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甚至還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紊亂、血壓升高、心肌梗死等并發(fā)癥,大大降低了胃鏡檢查質量[3]。無痛胃鏡技術應用于臨床后,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痛苦,檢查成功率也大大提高。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普通胃鏡檢查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升高,心率相對于檢查前顯著升高(P<0.05)。試驗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等指標檢查中相對于檢查前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檢查前、檢查中血氧飽和度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和張玉龍[4]研究報道基本相符。雖然無痛胃鏡檢查中心率、血壓都有會一定降低,但基本上變化平穩(wěn),普通胃鏡檢查心率增快較為明顯,變化波動較大,很容易導致死亡,由此可見無痛胃鏡檢查的安全性更高,患者更容易耐受。其次,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無痛胃鏡檢查患者惡心嘔吐、緊張、嗆咳、疼痛等不適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和佘樹松等[5]研究報道基本一致。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采取了麻醉處理,受檢者的耐受性大大提高,可有效避免由于患者躁動、無法配合而降低檢查進程的情況發(fā)生,而且整個檢查過程會更加有條理性、計劃性,這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全面性[6]。
無痛胃鏡檢查中會應用多種靜脈麻醉藥物,芬太尼是一種合成的強效麻醉性鎮(zhèn)痛藥物,而丙泊酚是目前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快速短效全身麻醉藥,兩者聯(lián)合應用可起到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可讓患者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陷入無意識睡眠狀態(tài),緩解患者檢查過程中的痛苦,減少麻醉藥物的給藥劑量,從而降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應用丙泊酚的過程中,因為大腦迷走神經(jīng)緊張的影響,加上外周阻力和交感神經(jīng)的抑制,很容易導致心動過緩或暫時性低血壓[8]。為此筆者認為,無痛胃鏡檢查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患者的呼吸管理及循環(huán)管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時準備好患者所需的各種急救藥物及急救設備,一旦發(fā)現(xiàn)血氧飽和度下降,應及時進行面罩吸氧。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檢查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更為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更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曾慶新,邱鋒,伊振華.無痛胃鏡檢查對老年患者血壓、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4(1):62-64.
[2]季國增,張紀兵,楊軍華.無痛胃鏡檢查552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yī)藥,2010,15(2):19-20.
[3]陶英歌,陳燕,張紅梅.無痛胃鏡檢查的臨床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9):1495-1496.
[4]張玉龍.芬太尼與丙泊酚應用于無痛胃鏡中的體會[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6):2375-2376.
[5]佘樹松,楊洪干,文廣,等.380例無痛胃鏡檢查臨床效果觀察[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5):231-233.
[6]林鮮珍.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檢查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比較評價[J].護理研討,2014,7(10):976-978.
[7]陳劍翩,徐莉,阮巍山,等.超細胃鏡,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62例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7):18-20.
[8]石亮,滕亮,李建業(yè).普通胃鏡與無痛胃鏡檢查173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4,29(11):1290-1291.
(收稿日期:2017-04-12)endprint